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民辦院校,全國僅2所,第2所聽起來就像公辦

我國高校的名字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學院”結尾,一類是以“大學”結尾,雖說這兩種都是我們平時所稱的大學,但是“學院”總是聽起來不太好,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也都以“大學”為先(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院除外),眾多以“學院”為民的高校也都費盡心機想要躋身“大學”行列。

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民辦院校,全國僅2所,第2所聽起來就像公辦

但是仔細瞭解我國高校的改名史,我們就會發現,大多從“學院”改成“大學”的都是公辦高校,民辦院校寥寥無幾。目前來看,僅有兩所民辦院校成功從“學院”升成“大學”。一所是仰恩大學,一所是吉林外國語大學。

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民辦院校,全國僅2所,第2所聽起來就像公辦

我們首先來說仰恩大學,這所高校由華僑創建,歷史上曾一度進入公辦行列,不過最終又進入了私有大學的行列。學校原名仰恩學院,後來改名為仰恩大學。學校目前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新生人數不超2000人,招生的省份也比較少,學生大多來在於二本批次(福建二三本已經合併)錄取的福建考生,生源質量一般。值得一提的是,仰恩大學並不是位於福州也不是位於廈門,而是位於泉州,學校的校區位置也不在市中心,是個可以安心學習的好地方。

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民辦院校,全國僅2所,第2所聽起來就像公辦

吉林外國語大學是最新改名成功的一所高校,聽起來像是公辦院校,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外國語院校聽起來也並沒有什麼不同,其實這所高校是個民辦院校。學校原來的名字叫做“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看到這個校名很多人還以為學校和“華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實錯了,校名中是“華橋”而不是“華僑”。這個學校雖然只是一個民辦院校,但是卻已經是吉林省重點大學,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個妥妥的“民辦實力派”。學校現在在全國基本上實現了二本批次招生,和傳統意義上的民辦三本已經大不相同。對於一些對外語感興趣,分數又不高的學生來說,吉林外國語大學值得考慮。

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民辦院校,全國僅2所,第2所聽起來就像公辦

如今學校為了生源各種花式變校名,讓考生防不勝防。民辦院校在改名上更是“發力很猛”,考生在面對學校校名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