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媒體不行,是你不大行!自媒體2.0時代學會走小路、搶小群

“聽很多老師說完,我都覺得這個行業要涼涼了……”由於近期多家自媒體“猝死”,知名公號也吐槽今年上半年廣告金主投放量減少。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天不是自媒體不行了,是你的自媒體不大行了。”自媒體的春秋時代已然結束,一個強調差異化和附加值的最好時代卻已到來。

創作門檻越來越低

在近日南京舉行的一次內容峰會現場,資深媒體人、新榜營銷總經理劉灝表示,從用戶迭代來看,今年內容市場用戶面臨非常重要的迭代。

其次,用戶構成多樣化,從80後、90後到00後,大家面臨整個用戶群體的跨度之廣在歷史當中是沒有的,所以內容創業的時候,內容創新者要想清楚要獲得哪個群體的用戶。

據其瞭解,目前不少品牌方對內容營銷的領域加大了預算,有很多全球性的快消品牌部都重新做了架構,實施多渠道投放。比如某國際奢侈品,去年專門開設了針對KOL(關鍵意見領袖)內容營銷的部門。

“頭部”也寂寞恐懼冷

對此,湃動傳媒聯合創始人、暢銷書作家沈帥波戲言,“聽很多老師說完,我都覺得這個行業要涼涼了。”他直言,今天不是自媒體不行了,是你的自媒體不大行了。其實,自媒體的春秋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強調差異化和附加值的最好時代到來了。大家的競爭是一樣的,大家在羨慕頭部公號,其實頭部也感到無比寂寞、恐懼,所以要深度垂直化、深度個人化、加速集團化,機會依然很多。

廣撒網不如搶小群

內容生態的變化,直接導致玩法翻天覆地。在活動現場,見實科技CEO徐志斌表示,關注內容產業的時候,有三個市場需要另眼相看:女人、老人、年輕人。你會發現,當年我們是向大型的渠道購買用戶,但今天我們是向用戶購買他和他的好友。比如,當用戶在購買手機的時候,用戶瀏覽手機的信息取決於他好友給他推薦的手機,他購買的手機取決於他好友購買的手機,小群的影響力至關重要。

也就是說,越強的關係正在帶來越強的互動、擴散和關係。只有把握住創業者和用戶的關係,才能把握住當先的浪潮。

寧哲網絡合夥人、區域互聯網發起人卜學強同樣透露,區域互聯網平臺原來的盈利是廣告、引流,現在大家在做電商、做遊戲,從原來的B端(企業)盈利,開始進入到C端(消費者)。事實上,移動支付的變化決定了C端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