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1.陂(bi)

水邊,水岸;客家語“陂塘”泛指各種水池、水岸。如梅州興寧的黃陂鎮、大埔的高陂鎮,還有許多村莊叫低陂、矮陂、水陂、乘糧陂等。

2.壩(ba)

水邊;客家語“河壩”是指河流、河邊,“堤壩駁”是指田邊隆起的堤。如五華下壩。

3.塘(tong)

水池,堤岸;客家語“塘水”指池塘。如興寧黃陂陶塘村。

4.溪(kai/hai/kei)

如平遠的湍溪村,興寧黃陂的龍溪村,大埔的青溪鎮、豐順縣潭江勝溪村。

5.坑(hang/kang)。

水溝、山谷。廣東豐順的湯坑鎮(湯指溫泉)、梅縣的石坑鎮。還有村莊名芹菜坑、陳坑、興寧粒坑等。

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6.圳(zhun/zun/jun)

田邊水溝。如蕉嶺的三圳鎮。

7.瀝(lak)

河流、水溝。

8.潭(tam)

最有名的是蕉嶺的長潭。

9.湖(fu)

寬闊水域;客家語“湖窟”是坑的意思。

10.洋(iong)

客家語“湖洋”是沼澤的意思。如梅縣的竹洋、五華的棉洋鎮,上杭的湖洋。

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11.坳(au)

山水彎曲轉角的地方,山谷間平地;客家俗語“阿孃過矣坳”比喻事情已經晚了,來不及了。又如舐嶺坳、伯公坳。

12.排(pai)

山腰或山邊較大的坡地。如油柑排(油柑指餘甘子)、猛排,又如杉樹排、煙坑排、田排等。

13.寨、磜(cai)

如和平的林寨鎮、五華的水寨鎮、蕉嶺的南磜。鵝寨、十二寨、七寨。

14.肚(du)

裡面、內部。如村莊名煙坑肚。

15.背(boi)

背面、反面、後面。如興寧崗背鎮,大嶺背、塘背。

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16.唇(shun/sun)

邊沿。如村莊名黃塘唇。

17.圍(vui/vi)

像圍龍屋一樣圍著。如刀石圍、八圍坳、矮圍、坪地圍、雞公圍。

18.徑(gang)

小路。如興寧黃陂徑口村。

19.窩(vo)

如糞箕窩。

20.埔(bu)

山間的的小平原,水田為田,旱地為埔。如廣東的大埔縣、上田埔、魚塘埔、牛屎埔等。常寫成錯別字“布”。

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21.屋(vuk)

同宗族的人聚居的一塊地域,多冠於該宗族姓氏後面。如於都的段屋鄉。又如繆屋、鄭屋。

22.圩(hi/xi)

集市。

23.窟(fut)

小坑,客家語“屎窟”是肛門的意思。如蓮塘窟。寫成錯別字“忽”。

24.崗(gong)

高起的土坡。如興寧崗背,羅崗鎮。

25.嶺(liang)

如廣東的蕉嶺縣、五華岐嶺鎮等。

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6.山(san)

如麓湖山

27.洞(tung)

以附近的巖洞命名。又如黃山洞、下洞、廖洞。

28.髻(gi)

比喻山峰像髮髻一樣高聳著。如阿婆髻、雙髻山。

29.寮(liau)

小屋。如廣東大埔的湖寮鎮、

30.田(tien)

興寧的龍田鎮。還有赤米田、坑背田、車田等。

這33個帶有強烈客家特色的 “地名用字”在梅州農村太常見了!

31.坪(piang)

平坦場地。如興寧的大坪,坪洋等。

32.畲、輋(sha/sa/cia)

山坡地,可能與畲族有關。如梅縣的畲江鎮。

33.塱、朗(long)

江、湖邊的低窪地。如大埔的楓朗。

另外還有:莞(一種水草)、洲(小灘)、川、埠、前、墩(四周環水,以舟橋進入之地)、心(中央)、角、頭、口、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