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異形》嚇尿無數觀眾,《阿凡達》票房天下第一,《星球大戰》創造了無數神話……聽這些神片的導演聊天,才知道什麼是最牛逼的科幻片。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你還記得自己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嗎?

邪君可沒忘!深受酷愛“美國大片”的老爸影響,邪君人生第一部電影,就是1984年的《終結者》,當時還翻譯成“未來戰士”。

片中光著身子出場的施瓦辛格、激燃的機器人戰爭,至今難忘啊。第一次知道,電影如此帥氣!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因為情懷作祟,《終結者5:創世紀》上映時,還去電影院刷了兩遍,就為了再看一眼年輕時的施瓦辛格,找回當初看電影的感覺。

要說《終結者》系列,絕對是科幻影史上的經典,因為它背後有個神一般的男人:詹姆斯·卡梅隆。大家都親切地稱之為,卡神。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卡梅隆開啟了“砸大錢、拍大片”的套路,《終結者》、《泰坦尼克號》、《阿凡達》……每次出手都讓觀眾為之震撼。

就是這樣一個神,聚集了另一票好萊塢最會拍科幻片的大神,一起喝喝茶神侃一番,就成就了一部超高逼格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先讓我們來膜拜一下這閃瞎眼的大神名單: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即使你不是科幻迷,也應該get到了這些名字的含義。這些大神吼一吼,美國大片抖三抖啊!

畢竟是“神仙”之間的談話,隨便一說,都是乾貨滿滿,解決我們多年來的種種疑惑。

比如,你知道《星球大戰》初衷是拍給12歲孩子看的嗎?“異形”為什麼那麼讓人恐懼?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不知道?那還不快來漲漲姿勢!以後喝酒擼串時的談資就都有了。

是否存在外星生命?

虛實難辨的傳言和撲朔迷離的證據,都讓這個問題更加神秘。

有些人選擇辯證地看待這件事,比如落腳在科學依據上的諾蘭。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而感性派的斯皮爾伯格,不但堅信外星生物的存在,也毫不掩飾自己想要見到“他們”的迫切。

在他6、7歲時,就對宇宙有了濃厚的興趣。他父親會在半夜將他帶到山坡上去看流星雨。

如今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很多人躺在野餐椅上仰望星空。這一個鏡頭後來也被用在他的電影《第三類接觸》中。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那時,小斯就對爸爸說,如果我有機會拍一部科幻電影,我希望那些傢伙是為了和平而來的。他也真的做到了。

作為影史的科幻經典,《第三類接觸》和《E.T.外星人》塑造的外星生物都是“和平”的 ,“溝通”成了這些電影最大的主題。

但也不是在每一部作品裡,外星人都那麼友好。

在電影《獨立日》、《世界大戰》中,他們就是純粹的侵略者。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其實仔細一想,人類和外星生物的關係,很像兩個國家,或者說兩個文明之間的關係。

當另一種比你更先進的文明入侵時,你會有何感受?這不就是人類歷史上的殖民與侵略麼。

與文字描寫帶給讀者最大想象空間不同,電影作為一種視聽娛樂,需要將這種想象力具象化,呈現在觀眾面前。

那麼,大神導演們又是如何創造現實中並不存在的生物形象呢?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在電影《E.T.外星人》中,斯皮爾伯格想要一個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形象。

設計師通過瀏覽經濟蕭條時期的老人照片,再加上一點點愛因斯坦的睿智感,噹噹噹當~影史上最溫情的外星人形象就這麼誕生了。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與斯皮爾伯格不同,在拍攝《異形》系列時,雷德利·斯科特想要創造的,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能夠引起觀眾生理和心理上雙重厭惡與恐懼的怪物。

異形的形象來自於H·R·吉格爾的畫作,它的頭部像一個大大的男性生殖器,而身體卻是雌性動物的特徵。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正是這種雌雄同體的矛盾感,讓人覺得難以理解與控制,從而大大增加了對異形的恐懼感。異形也成為了影史上最讓人恐懼的怪物形象。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其實說到底,怪物來自於人內心恐懼的具象化

人們之所以喜歡這種電影,一方面因為它夠刺激,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在熒幕前,能夠和恐怖的怪物保持距離。

而當電影中的主角打敗怪物時,彷彿自己內心的恐懼也得到了排解。

在探索外星生物的同時,人們也熱衷於探索宇宙。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裡,我們的所在、所見、所知都不過是一粒微小的塵埃。但人類對宇宙的想象力卻從未停止。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其實,很早就有了關於太空旅行的電影。

電影大師梅里愛則是這類電影的領路人。嚴格意義上來講,他是第一個拍攝科幻電影,創造了電影特效的人。

他拍的《月球旅行記》極具想象力。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而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加深,創造的場景也越來越真實。

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但它的內核偏硬,很多地方晦澀難懂。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與此相比,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系列就通俗得多。

在內容上,《星球大戰》有很多借鑑經典的地方,比如片頭的滾動字幕借鑑於1980年的電影《飛俠哥頓》;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片中的動作場面,則借鑑了導演非常喜歡的黑澤明電影。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星球大戰》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科幻片,而是一個發生在太空的肥皂劇,是拍攝給12歲小孩看的。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各位,先別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還有後半句——在他看來,12歲的孩子是最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

他認為,宇宙無限,人的想象力也無限。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跳出固有思維,從零開始,去創造各種可能。

總之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這部紀錄片中的乾貨實在太多太多了。

拍攝《侏羅紀世界》的小插曲;《異形》中關於女權的探討;陀螺鍾情於怪獸的初衷;《阿凡達》的世界觀塑造……

令人驚歎的是,在每一部作品的背後,我們都能看到大神們超凡的想象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從他們的言談中,你不難發現他們對於科幻電影的愛,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與其說這是一次大神們從業多年的經驗交流會,一次價值千億的頭腦風暴,倒不如說,這是所有科幻迷們的狂歡之旅

這不禁讓人想到一個困擾多年的問題:為什麼國人拍不出來優秀的科幻片。我想,這部紀錄片就是一個最好的回答。

此時,邪君不禁想到了我們的《三體》,算了,還是不想了。

這部新片的卡司能創造一個宇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