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超13萬個村組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19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中央農辦副主任韓俊在會上表示,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對完善農村治理、保障農民權益、探索形成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3萬個村組完成改革,確認集體成員超過1億人。

此外,按照中央有關“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決策部署,今年繼續擴大改革試點覆蓋面,已發文確定吉林、江蘇、山東3個省開展整省試點,河北石家莊市等50個地市開展整市試點,天津市武清區等150個縣開展整縣試點,目前中央試點單位共涉及1000個縣左右,約佔全國總數的1/3。同時,政府也鼓勵地方在抓好中央試點的基礎上,自主安排地方試點,結合實際擴大試點面,全國已有18個省份自主確定了266個省級試點縣。

韓俊表示,為了推進上述改革,目前組織了三批試點。三批試點加起來,共涉及縣級行政單位1000個左右。

韓俊說,下一步,將在繼續做好已有試點的基礎上,逐年擴大試點範圍,不斷推動改革在面上推開。同時,鼓勵地方結合各地實際自主擴大地方試點,確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韓俊還透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的起草和制定也已經在計劃之中。他表示,去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民法總則》已經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列為特別法人,這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人大都頒佈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為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提供了有益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