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無法給員工加薪,員工沒有動力?想要加薪不加成本看這裡!

導讀:很多企業都會頭痛如何給員工加工資?不加,員工離職;加了,利潤下滑;好公司的標準之一:持續有能力給員工加薪!但是,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沒有能力給員工加薪,這又是為什麼呢?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影響加薪的3大問題。

員工都想加薪

加薪難的3大問題

1、不僅缺人才,還人效浪費;

每個企業都覺得自己缺少人才,都希望找到或培養出來適合自己的人才,但往往因為企業沒有自己的激勵機制模式,人才也可能變成了庸才,最後變成庸才當道,把企業帶進了惡性循環。

幾乎所有企業都缺人才,但還有很多企業缺人手,因為沒有人才、沒有人手,就經常濫招員工,多招員工儲備,結果導致了“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明明一個人可以做的事,結果招2個人來儲備,這就是典型的人效浪費。

公司無法給員工加薪,員工沒有動力?想要加薪不加成本看這裡!

2、做事的人很多,對結果負責的人很少;

案例:

有一天,員工向老闆反饋:食堂裡的米飯有沙子。老闆就交待行政經理趕緊把大米換好,不能讓員工吃帶有沙子的米飯,交待完就出差了。

老闆出差15天回來,員工向老闆抱怨:食堂裡的米飯還是有沙子,到現在沒有解決。老闆一聽很惱火,叫來行政經理詢問,行政經理說已經打了申請書交給副總經理審批了;

老闆叫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來了就說已經審核了,已經交給採購經理了,老闆又把採購經理叫來,採購經理說已經轉交給財務,老闆叫來財務,財務說今年預算有限,暫時還沒有想到從哪裡的調整預算來換米,正想著等你回來溝通……

結果:老闆聽完後,立刻電話給大米供應商,讓供應商下午就過來把有沙子的大米換掉,當天晚上員工就吃上了沒有沙子的米飯。

點評:

剛才的案例,很多企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老闆用1個電話約3分鐘就解決了問題,但在企業中流轉了半個月也沒有結果,這就是很多企業目前最大的管理成本之一——人際成本。

總結:

如果企業員工都只是忙於做事,卻不對結果負責,那麼這就是企業最大的浪費之一。如果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企業也為員工付了8小時的薪酬,但是這8小時卻沒有任何的結果,就是企業最大的浪費,這種浪費越多,企業就越沒有能力給員工加薪。

公司無法給員工加薪,員工沒有動力?想要加薪不加成本看這裡!

3、做管理的人很多,直接做業績、面對客戶、生產產品的人很少;

案例

有一家企業,生產工人109人,但品質部居然有42人,這家企業生產工人嚴重不足,經常為了趕貨,要付高昂的費用從外面找臨時工幫忙出貨。

點評

與其養42個品質部員工監督生產品質,不如只留下最優秀的10個品質員工,優化32個品質員,拿出他們30-50%的工資來獎勵給一線生產工人,對品質結果進行重獎重罰。

總結:品質好壞不是監督出來的,是生產出來的,監督的目的只是為了生產出更好品質的產品。


總結

在一家企業中,最需要2種人,一種人是能向客戶收錢的人,一種人是直接能提供(生產)產品給客戶的人,其他部門的人基本上都屬於成本,如果一家企業經營崗位的員工少於管理崗位的員工,基本上是不正常的,這樣的企業管理成本會非常高,註定沒有能力給銷售、生產、研發的員工提供高薪,不能銷售、生產、研發人員提供高薪,自然就會缺人才、缺人手。

解決方案:KSF薪酬模式

KSF薪酬績效模式既找到員工的結果和價值,又讓員工通過創造的結果和價值來獲得更高的薪酬,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確認關聯指標

KSF指標一般6-8個,這些指標都是企業關注和需要的,也是企業目前的重點或問題點,這些指標都是由公司選定的,而不是員工自己選定的;

第二步:找到各指標平衡點

每一個指標找到一個平衡點,平衡點就是老闆和員工都認可的起點,平衡點就相當於是老闆分錢的起點,也是員工受益的起點,也是雙方共贏的基點;

第三步:設置獎勵少發規則

在這個平衡點的基礎上就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就會有少發,最後就是員工自己為自己加薪,只要平衡點合理,員工會接受,員工只要接受,員工就會像老闆一樣來推動企業績效增長,因為企業績效越高,員工薪酬也會越高;

附圖:KSF薪酬績效案例

公司無法給員工加薪,員工沒有動力?想要加薪不加成本看這裡!

生產管理經理KSF薪酬績效方案


私信“激勵”兩字,附贈長達100分鐘的薪酬績效管理內部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