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崑崙山脈(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古代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該山脈幾乎完全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的氣候影響。相反,其卻處於大陸氣團的持續影響之下,引起年氣溫和日氣溫的巨大波動。山系中段最乾燥,而西部和東部的氣候多少緩和一些。該山最乾燥的地區,年降水量在山麓不足50毫米,在高海拔區約為102~127毫米;在帕米爾和西藏諸山附近,年降水量增加到457毫米(18吋)。在山(與北部平原交界的山)的低層,7月平均氣溫是25~28℃,在1月不低於-9℃;然而在山的上部和西藏邊界,7月平均溫度低於10℃,在冬季則常降至-35℃或更低。崑崙山北坡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降水量小;隨著海拔的增高,暖溫帶荒漠過渡為高山荒漠,降水量隨之增加。雪線在海拔5600~5900米,雪線以上為終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國的大冰川區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國幾條主要大河的源頭,包括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和塔里木河。

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喜馬拉雅山脈 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500km,寬200~350km。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是藏語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達8844.43米。據最新測定數據表明,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釐米。

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一個影響空氣和水的大循環系統的氣候大分界線,對於南面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由於位置和令人驚歎的高度,大喜馬拉雅山脈在冬季阻擋來自北方的大陸冷空氣流入印度,同時迫使(帶雨的)西南季風在穿越山脈向北移動之前捐棄自己的大部水分,從而造成印度一側的巨大降水量(雨雪兼有)和西藏的乾燥狀況。南坡年平均降雨量因地而異,在西喜馬拉雅的西姆拉和馬蘇裡為2米,在東喜馬拉雅的大吉嶺則達4米。而在大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在諸如印度河谷的查謨和喀什米爾地帶的斯卡都、吉爾吉特和列城,只有0.1~0.2米的降雨量。

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平均寬250—350千米,最寬處達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天山呈東西走向,綿延中國境內1700千米,佔地57萬多平方千米,佔新疆全區面積約1/3。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托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天山。

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天山是全球唯一由巨大沙漠夾持的大型山脈,以深居內陸的地理區位、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山盆相間的地貌格局、眾多的冰川河流、絕妙的自然景色、特殊的生物區系和生態過程等諸多自然特徵,成為全球溫帶乾旱區大型山地生態系統的最典型代表。新疆天山擁有全球溫帶乾旱區最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反映了溫帶乾旱區山地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生態過程受海拔、坡向與坡度的水熱空間變化影響的分佈特徵和變化規律。天山山地氣候年中明顯分成冷、暖兩季。冷季天氣多晴朗,3000米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積雪深厚,且多霧霜。暖季(夏季)海拔3000米以上多雨雪。3000米以下氣候涼爽。在天山山地,特別在天山西段,冬季往往形成明顯的逆溫層結。逆溫產生於10月,消失於翌年4月。

世界上三座長度超過2500公里的山脈,全部位於中國

天山山地的年降水量,同一山坡自西到東,逐漸減少;山地迎風坡(北坡)多於背風坡(南坡);山地內部盆地或谷地少於外圍山地。位於天山內部的巴音布魯克海拔2438米,年降水量僅2762毫米,比同高度的山地少。天山北坡的年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是中國乾旱區中的溼島。其中以西段的中山森林帶最多,競達1139.7毫米(1970年記錄)。海拔接近海平面的托克遜年降水量最少,只有6.9毫米。降水季節變化很大,最大降水集中在5、6兩月,以2月份最少。天山南麓和北麓的植被分佈不同,北坡由山腳至山頂植被依次為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針葉林,高山草原,高山墊狀植物,積雪冰川。南坡由山腳至山頂依次為:荒漠、荒漠草原、乾旱山地草原、山地草原、剝蝕高山、積雪冰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