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也不錯,混的也挺好,怎麼就把自己剩下了?

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中國的剩男剩女,有一個趨勢,就是剩男大多數是社會底層,剩女往往到混的還行。

誰說的?我也不清楚。

我想大家身邊總有這樣的姑娘,長的也不錯,混的也還行,就是把自己剩下了。為什麼?

長得也不錯,混的也挺好,怎麼就把自己剩下了?

她們也很難受啊。

首先是社會原因,你會發現,在現在社會,人們通過婚姻所能獲取的產品越來越少了。

比如性,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需要結婚去獲取性了。

在比如生活資源,現在社會隨便打一份工幾乎就可以養活自己。何況混的還不錯。

長得也不錯,混的也挺好,怎麼就把自己剩下了?

再一個就是獨立性,人越來越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而不是一個家族的附屬品,包括馬克思都說,要實現個人價值。

越來越多的東西都從婚姻裡剝離出來了,婚姻裡越來越難提升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自然而然想走近婚姻裡的人就會減少,婚姻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總結起來,一個現實就是社會變了,所謂的剩男剩女並不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問題,也不是我們經常說的,眼界高,比較挑,或者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並不是這樣的。

在中國生活的男人好像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你不可以按著自己的性子來,你必須要有更崇高的目標,完成更重要的任務。他天然性的壓抑,永遠對18歲的小姑娘感興趣。其實這就是社會性的心理畸形。

姑娘人家也只有一生啊,為什麼人家不可以在事業上有追求,無論是創建公司,畫畫,寫作,做產品,追求人生,追求一種存在的價值。這些不是婚姻可以填充和替代的。

長得也不錯,混的也挺好,怎麼就把自己剩下了?

請輸入圖片描述

有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就是有錢的男人可不可以不那麼淺薄,沒錢 的可不可以不要那麼自卑。如果有錢的不那麼淺薄,沒錢的不那麼自卑,我想剩女們是有點希望的。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並不是單單個人的原因,雖然我們都要反求諸己,但是這種事沒必要賴自己。

這其實是一個湊活還是不去湊活的事,是你內心裡想要怎樣的人生,是一生的追求,是一生的努力就為換一個自己怎麼都不舒服的的人陪我過下半生?

如果你可以自己一個人有滋有味的度過每一天,一天是這樣,一生是這樣,那麼所謂的婚姻,就是一個人加上另外一個人,1+1不大於1,那又是何苦來哉?

長得也不錯,混的也挺好,怎麼就把自己剩下了?

當然也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父母是真心希望自己過得好,過得開心。結婚生子,總是有個照應,然後這樣過完一生,不然總覺得對子女不放心。

父母輩的觀念很難改變,最可怕的是,即使能夠改變,可能,對於為人子女的角度來說,未嘗不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至少給我們一線希望吧,絕大部分父母是很真心的希望他的子女孩子,一輩子真的過的很開心,不管是什麼原因,是否在能力範圍以內,他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一輩子過得不開心,窩心。

這就像人生的選擇題,要麼湊活的人,湊活的過,你半輩子堅持的價值觀要去違心的自欺,然後日日夜夜如鯁在喉。

要麼呢就是受那種所謂的不湊活的苦,不是孤獨,因為你一個人可以過的很開心,很豐富。實際上是總有一種人你不忍心傷害,你甚至不願意去改變他們的價值觀,比如我們在一生彼此笨拙的愛著的自己的父母。

自己先搞清楚自己的觀念,然後搞清楚自己,能不能把自己哄的很開心,知不知道要怎麼度過一生,而我們在意的人,無論我們的父母,親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勇敢的為了我們雙方的理解和共同的目標,互相體諒一下,深入溝通一下,至少你要向他們證明,你一個人可以的。

長得也不錯,混的也挺好,怎麼就把自己剩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