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有人認為,何需半部論語治天下?半章論語就能拯救中國。哪半章?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句中的敬事而信。

這人是誰?他叫辜鴻銘

他號稱晚清怪傑,他是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士在北洋。

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葡萄牙,馬來亞等9種外語

他有十三個博士學位。這已經前無古人了,至於會不會後無來者,就看大家了

他是第一個把中國哲學介紹到西方並且獲得成功的人

他在國際上的聲譽很高,德國人曾經把的著作譯刊,並且成立專門的辜鴻銘俱樂部研究他的思想

當年來北京的洋人,口口相傳的一句話:到北京寧可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啊。

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辜鴻銘對“敬事而信”這四個字情有獨鍾,尤其是這個“信”字,這裡面還有個段子

當年徐志祥彈劾張文襄,張文襄何許人也,就是著名的張之洞大人。

上書的摺子裡面有一詞兒,叫“起居無節”,意思就是,張之洞工作休息沒有節制。

怎麼聽著跟拍馬屁似的,後來這個摺子被李漢章改了改,又呈上去了。

李漢章是誰?是著名的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大哥。

他這樣說了:張之洞在詢問職責內的事工作到深夜。

這是稱讚張之洞,夜裡還在工作,這是夙夜在公 。

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起居無節是什麼意思?,就是工作休息沒節制,該白天該幹完的事,你丫沒幹完,這是沒有信用,這工作休息沒有節制那就是敬事而無信,這是沒有信用,如果沒有信用那恐怕就肯定一事無成了。

辜鴻銘沒算完,他還認為,西方人之所以能夠各項的政策都被落實,就是因為做到了論語中”敬事而信“,而且深得其精髓。

宋代有個宰相叫趙普,他說:半部論語可治天下,老辜卻說:這半章論語就可以振興中國,哪半章?敬事而信,就這四個字就可以振興中國。

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現在中國官場上上下下,如果能敬事而信。

那麼各個地方官,也就不至於一年365天中有300天都在辦公室裡耗時間,你也不用整面子工程,也不用欺上瞞下了,在我們大辦貪官的時候,也不用害怕,晚上睡不著覺看見媳婦好像看最後一眼,看見孩子好像感覺都完蛋了。

老辜又說了,老辜簡直就是個段子他要是生活在今天微博的時代,那粉絲肯定比明星多多了。

當年的劉忠誠公,也就是劉坤一,他病逝的時候,張之洞就調任了兩件總督,張大人,為了節省經費,命令所有的幕僚,全部自備伙食,不要公款吃喝,都要自己掏錢。

幕僚們都習慣了被養著,有的幕僚就叫苦連天,怨言不止。

完全不懂什麼叫節約,什麼叫光盤行動,什麼叫不準公款吃喝。

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巧了,那年考狀元,會試的考題就是這句:“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於是辜鴻銘這段子手,開玩笑的基因就上來了,就跟同事們開玩笑說:我們大帥張之洞可以算的上是敬事而無信了,而且是節用而不愛人啊,壓榨幕僚也不講究個工作時間,你說別人稱讚我們大帥張之洞學問是貫通古今,是今世之大儒,我辜鴻銘則認為,這大帥的學問,一般般,就算這一章論語,他也只是通曉了一半。

這話說的,那是相當刻薄。好在張大人不在,不然派倆城管就打的他滿地找牙。

西方有契約精神,說白了就是我們說的敬事而信。祖宗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來這個觀點了。

何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半章論語就振興中國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人如果沒有信用,不知道還能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