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歷史上有不少關於海眼的傳說。普遍的說法是,大地上有一孔,類似一眼井,水聲潺潺,深不可測,直通到大海底部。當然,地上有井倒是真的,通不通大海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海眼之說大都存在民間傳說中,並且幾乎每個海眼都和鎖龍井扯上了關係。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古人認為,蛟龍就藏於海眼,常常運水為禍人間,為了治理水患,人們便用鐵鏈將蛟龍鎖在海眼處,美其名曰“鎖龍井”。目前,比較有名的有北京北新橋鎖龍井、禹王鎖蛟井、濟南市舜井、重慶市巫山鎖龍村,等等。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鎖龍井我們可以歸結為文化傳說的範疇。可是,事情到了墳村這,海眼卻變成了老人口口相傳、並且深信不疑的說法。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墳村位於北京西南房山長溝一帶。墳村,顧名思義,因墳而成村,村中確實有一座巨大的"韃摩王墳",相傳村民就是歷代守陵人的後代。村民世代守護陵墓,這本身就夠神秘的了,然而在墳村村民的口中陵墓內部卻有更神秘之處。村民們認為,陵墓的主人為韃摩王,墓中的棺槨則壓著海眼,海眼直通涿州連接大海。因為鎮壓海眼,事關重大,如果妄動,則會引起滔天巨浪,從而為禍人間。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韃摩王是誰,為何棺槨又鎮壓海眼呢,沒人能夠說的清。反正因為這個說法的存在,歷史上對韃摩王墳覬覦已久的人都無功而返。

韃摩王墳坐北向南,約有幾百畝,規模很大,而且從地面遺留的石像生來看,此墓主人非王即帝。但韃摩王到底是誰呢?從“韃摩王”發音來看,這應該是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某位王室貴胄,人們初步猜測是金朝的海陵王。海陵王完顏亮弒兄篡位,嗜殺濫淫,後被金世宗貶為庶人,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很不好。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正式考古發掘後,考古人員在墓室的甬道中,發現了兩塊墓誌,其中之一顯示這就是唐朝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的墳墓。劉濟鎮守盧龍二十多年,多有戰功,但諸子不和,最終被次子劉總暗中投毒致死。劉濟一生對朝廷最為恭順,而且實力又強,朝廷極為倚重。他死後,被唐憲宗追贈為太師。劉濟於農歷七月去世,十一月下葬,墓葬僅用4個月時間便倉促建成。這也是我們看到陵墓規模很大,規格很高(棺槨上有四爪石龍,在古代皇帝才有資格使用),而內在稍顯毛糙的的一個重要原因。

村中有古墓,傳說墓棺鎮海眼,動輒浪滔天,墓主身份一度成謎

工作人員進入墓室,發現石棺下面確實有口黑井,這估計就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海眼”。黑井幽深發黑,目不可測。隨著考古的進行,陵墓“海眼”的詛咒也是不攻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