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昕的侄子,“清代篆書第一人”的書法,名過其實嗎?


享譽“清代篆書第一人”之美稱的錢坫,博學多才於胸,再樹玉筋篆書鳴世,成為跨越時空與李斯、李陽冰直接面悟並將玉筋篆再掀高潮的繼承人。錢坫在中國書法史上的貢獻在於帖碑合璧、推陳出新,將書法藝術的情趣表現及書法家的內心思想表白的淋漓致盡,使藝術真正成為精神世界的寵兒。

錢坫生於乾隆六年,卒於嘉慶十一年。字獻之,號十蘭,又號篆秋、小蘭,自署泉坫,江蘇嘉定人。錢坫是錢大昕的侄兒,錢大昕較錢坫大13歲,是清知名的史學家、漢學家。

錢大昕早年以詩賦聞名江南,乾隆16年清高宗弘曆南巡,23歲風華正茂的錢大昕因獻賦獲賜舉人,官內閣中書,26歲中進士,復擢升翰林院侍講學士,41歲時入直上書房授皇十二子書,參與編修《熱河志》,與紀昀並稱“南錢北紀”。

少年時代的錢坫,在成長的過程中直接受到錢大昕的影響,並將 “學富五車”的錢大昕奉為人生座標,立志要有所作為。自幼聰慧,有過人之資的錢坫,因家貧無力到外面求學,主要靠自己在家中學習,對三《禮》、《左氏春秋》、《史記》、《漢書》、杜氏《通典》等均有涉略。

錢大昕曾將李陽冰《城隍廟碑》送給錢坫學習,錢坫如獲至寶,晝夜臨習,從不懈怠,不久便形神兼備。內閣學士翁方綱觀其玉筋篆書甚為佩服,嘆為神授,遂以篆名天下。

錢坫在嘉慶二年53歲時得了一場大病,右手偏廢不能執筆作書,錢坫極為痛苦,便改用左手寫字,開始每寫一字都很費力,且寫出來的字歪歪斜斜,如小孩一般,在妻子的安慰下,他每天黎明重新開始練字,一練就是幾個時辰,為增強腕力,特意在筆桿的兩端安了幾個大銅錢,苦練了三年多,終於用左手又寫出了非常漂亮的字。

錢坫晚年凡事豁達,自信於胸。左手篆意外的突破以往呆滯的毛病,形成了古茂生動,筆力蒼厚遒勁,氣魄宏大,結體吸收了隸書結構的某些特點,變篆書的長方為扁平,增強了作品新意。錢坫隸書也寫得相當精美,晚年左手寫隸也頗有意趣。

錢坫玉筋篆書寫法多樣,還有一類加入了金文的字形特點,字體瘦長,結構參差錯落,有的筆畫轉折處特意寫出稜角帶有濃郁的金石味道。錢坫晚年以此自負,曾專刻一印“斯、冰之後,直至小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