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都是記憶高手

算命先生都是記憶高手

算命的分兩派,其一是承傳麻衣相法的,其二是承傳達摩相法的。自古到清會算命的也就那麼些人,也就那麼些書,其說的內容能逃到哪兒去,靠記憶好吧。

在《清明上河圖》風俗長卷中,你就可以看到面相批命的職業形象。宋元時期是我國相術發展的鼎盛時期,一整套的相術理論已係統形成,宋代出現的麻衣道人那簡直就是算命的師爺呀。

傳說麻衣道者是宋僧,善相術。據邵伯溫《邵氏聞見前錄》記載,麻衣道者為一老僧,與陳摶交遊,善相術,曾相錢若水。後人著相書多託名麻衣道者,故相書有《麻衣相法》。宋代相書的種類也不少,據《宋史·藝文志》記載,有《相書》等16部,共40卷。

目前圖書市場上充斥的各種面相書,包括港臺的相書,實際都是在《麻衣相法》的基礎上,揉合了一些新東西而編成的。而民間流行的《麻衣相法》版本很多,但基本上仍是以元代李堅的《麻衣相書》為基礎的。《麻衣相書》其書內容分4卷,卷一為部位圖,卷二為局部圖等,卷三為相法,卷四論氣色等。但其基本內容在唐代已經形成,宋元時期進行了完善充實。

明代重要的相士家是袁珙、袁忠徹父子。二袁好象是浙江鄞縣人,當兒子的袁忠徹哈哈哈在技藝上卻要勝乃父一籌。其實袁忠徹的《袁柳莊神相全編》非常重要,在我看來是集大成的一部作品。和以前的相書比有啥錯誤我先撇一邊再說,只要涉及算命的,它都全了。

一般的說法是,由於封建社會重男輕女,女子地位低下,所以一般相書多以看男相為主(只有敦煌民間相書除外)。但《袁柳莊神相全編》有專章論女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