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教師崔勇評2018浙江高考作文題:基於“務實”的“務虛”

崔勇點評:浙江省今年的作文題,是“務虛”了——基於“務實”的“務虛”,因為要求寫“浙江精神”。“精神”就是“務虛”,它討論的是哲學層面和文化精神層面上的話題,這就是“務虛”;但同時,這個命題本身又是討論哲學層面上的“務實”——無論是古代浙江精神以王陽明心學為代表的“知行合一”或者是黃宗羲為代表“經世致用”,或者是“新浙江精神”的內涵“幹在實處,勇立潮流”,都是“務實的哲學”。所以我說是“基於務實的務虛”。

再則,這個題目“可寫”。學識不高的同學可以寫“浙江故事”——因為題目要求裡可以寫身邊的故事。也就是說,你只要把現實生活中的符合“浙江精神”的故事寫出來,也不會跑題。

當然,這個題目也給那些學識淵博的考生提供比較大的空間,熟悉王陽明黃宗羲等浙江大儒就有很大的便宜了。

這個題目要拿高分,既要有中國新儒家思想的修養,同時也不要忘記新時代領袖的語錄的應用,不僅僅是領袖引用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也要有活潑的口語“擼起袖子加油幹”。這樣才不會辜負這個題目的“策論”面目。

所謂“人生新階段的新體驗”云云,就是指向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也就是說,你要有“大學生活的規劃”——基於“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和“幹在實處勇立潮流”的大學生活的規劃。

從文體上說,帶有“演說”性質的議論文和夾敘夾議的敘事文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考生容易跑偏的地方是“人生階段的新體驗”如果只寫“舊經驗”,不寫“新體驗”,可能會失分吧。

出彩的寫作可以考慮“轉折”——也就是講“務實”也要“務虛”。既要譴責鍵盤俠,也要肯定“精神生活訴求”,也就是“務實”和“實幹”是有“天空星斗”和“內心律令”的指引,而不是隻是埋頭。需要知,才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