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好買說

“望正”的意思是“希望正收益”。私募管理人本就是以創造絕對收益為要,真是“人如其名”。

是不是頓時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並沒有。

因為大家壓根就沒想過這個問題。

不過,望正的產品今年以來收益還是正的,能在市場兩次大的下跌中維護住“名”聲,看來也不是什麼問題了,說笑了。

不過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新方程望正的產品成立好幾年了,為什麼2015、2017、2018似乎都能“如願以償”?而唯獨2016年正收益“事與願違”?

箇中原委,聽小買細細與你道來。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2015年,景順長城副總經理王鵬輝宣佈離開自己工作了7年多的景順長城基金,是時,他還給公募投資者寫了一封告別信,摘了幾段跟大家分享一下:

“2007年3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景順長城基金工作,並於當年9月份接任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以及其複製基金的基金經理,當時兩個基金的規模合計195億元。”

“雖然我有超過六年的行業研究經歷,雖然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夠管理一隻基金,但在彼時擔當如此重要一職,超出我的預期。2009年到2014年,兩隻基金收益率超過200%,期間同業排名第一第二。”

“剛開始,能夠總結出一套理論甚至比獲取收益還興奮。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交易的增加,規律不斷失靈,讓人沮喪。”

“一切從零開始,挑選股票的核心規則是能夠為組合帶來收益,而不是符合自己總結的規律。兩隻基金的業績也自此開始有出色的表現。”

“從那之後,我發現自己可以勇敢地構建組合並及時調整它。在波動的市場面前,如果組合不能讓我放心,我的選擇就是賣出其中讓我擔心的股票。”

樸素無華的字裡行間,我們瞭解了他的投資經歷和心路歷程。懷揣著在景順積累下的基金管理經驗,他成立了望正資產,成為新方程望正的基金經理。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2015年6月,產品成立之後建倉,當面臨市場大幅波動,砍倉果斷,輕倉操作,擇股謹慎,主要是尋找有業績的成長股,注重標的公司發展空間與成長性,持股分散。

其實王鵬輝管公募基金時,配置是較為集中的。轉做私募後更加註重控制回撤和應對贖回。

他說“精選個股時要耐心等待,即使等待會錯過很多入場機會,情願錯過也不要做錯。”“即使在劇烈波動行情中硬性的風控制度也是有意義的,也許砍倉後股票迅速反彈,但是保住了本金。”

這個階段,是風控至上,可以說存活比什麼都重要。對望正來說,風控第一,收益第二。

等到十月,倉位加了一些,但是整體還是偏謹慎的,主要在一些主題熱點下精選個股。總體來看,偏向新經濟、創業板。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2016年年初熔斷髮生了。在市場暴跌的大環境下,望正也有所回撤。但這種行情即使很多穩健型私募基金經理都難預料到,望正在回撤後觸發風控及時降倉止損,仍然維持著一貫堅持的謹慎投資風格。經過市場大幅震盪後,望正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低倉位。

他們認為大部分行業景氣度比較低,賺企業增長的錢比較難。在市場不確定的情況下,研究偏向於自下而上的選股,選擇基本面良好、行業景氣度高、進入壁壘高、處於合適價位的成長股。看中個股PEG指標。

另外關注行業增速和市場份額,所在行業的增速向上且市場份額逐漸擴大的公司會重點考慮。如果所在行業增速向下,但市場份額逐漸提高的公司,會謹慎分析。到此為止,望正還是隻做成長股的。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持股週期考慮拉長,中途有短暫做過價值投資。研究團隊試圖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長期持有。所以有一段時間大部分倉位配置了高分紅低估值的個股。但這只是個小插曲。

最終團隊內部的邏輯推演否決掉了這部分配置。主要類比了美國市場和香港市場:美國實行QE政策後,過去6~7年間漲的最好的股票仍然是高新技術成長股,香港市場近幾年分紅率高的股票也沒有跑贏恆生指數。

到了四季度,他們仍然保持低倉位。堅持之前的投資策略,自下而上選股且倉位不高、配置相對分散的情況下,有些個股確實漲幅較好,但很難從淨值上反應出來。

小買給個小結,因為產品成立時就連續遭遇股市大幅波動,望正在16年延續15年的思路:風控第一,業績第二。整體倉位不高,持股也相對分散,在淨值表現上會比較平淡。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到了17年,望正配置的成長股的主要是那些商業模式已經探索出來的一些板塊的龍頭公司。和去年相比,望正策略上有變與不變。不變的地方在於重業績增速,選取的個股業績增速較快。但變的地方在於重估值。去年更加註重行業增速,買入高估值高成長個股,但今年會優選高成長低估值的個股。

此外,優先級也有所改變,開始將業績作為首要追求因素。之前望正一直嚴格限制風控,持倉相對分散且倉位較低,導致淨值一直波動很小。今年著重追求業績,遵循業績放在第一位,波動率第二位,規模第三位的原則。更加註重風險收益比,即夏普比率,而不是單單看回撤。

最重要的變化是,望正摸索出和自己能力圈最匹配的投資思路:“產業研究,二級變現”。研究產業時會做模型評估產業空間、商業化進程以及邊際上的變化,以此來確定產業的可投資性。望正長期看好消費升級、新能源汽車、數據化社會產業鏈,在17年獲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因為一開始看的產業鏈都是從2-3年的維度來思考,尋找的是較長的投資邏輯,所以18年也繼續之前整體的投資框架和邏輯。收益相對較好。

淨值的波動背後表面上看是選股、擇時、倉位控制等方面造成的,但是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差異?我們需要探尋淨值背後的原因,摸清一家機構創造收益的本源。

通過上面的剖析,不難發現,望正也曾遭遇挫折,其投資思路也是在投資實踐中逐步完善、優化的,通過反覆的驗證,望正最終形成了賺取超額收益的成熟、穩定、有效的系統化方法:以業績為核心專注多頭策略,注重行業景氣度;從空間、商業化進程及邊際變化三個維度比較產業並確定產業方向;通過阿爾法貝塔模型精選優質企業;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及估值體系深度分析標的;構建組合;跟蹤、評估並實時優化組合。小買相信,好的收益一定是投資方法的勝利。

最近行情很讓人頭疼,不如來聊聊望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