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純賣苗木,到賣盆景、送服務!花木基地成功轉型案例就在這裡

這兩年,國內花木市場的需求側發生了變化,不僅市場萎縮,而且價格也急劇下跌。你看,將苗木變成小盆景,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買盆景 送服務

從單純賣苗木,到賣盆景、送服務!花木基地成功轉型案例就在這裡

在江蘇省新沂市,花卉種植戶張新振調整了自己的銷售策略,他不僅將自己培育的苗木經過佈局、修剪,按照高矮、粗細等組合成盆景,還有了新的銷售噱頭:買盆景,送服務,結果他的苗木價格翻了10倍、20倍。

而且這種模式不僅整合了網絡資源與電子商務平臺對接,還發展線上線下聯動的新型營銷模式,不失為苗木銷售供給側改革的一個典型案例。

從單純賣苗木,到賣盆景、送服務!花木基地成功轉型案例就在這裡

不僅是盆景 更是風景!

對於農民來說,“創意農業”和“供給側”這些經濟學名詞,有些難以理解。但是,新沂農民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努力提供客戶喜歡的產品,嚐到了實實在在甜頭。僅創意盆栽這一個產品,已帶動了3億元的產業規模,吸納了近萬名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在高流鎮天工園林的基地,鬱金香豔,李花雪白,桃花粉紅……望著一群群徜徉在花海中的遊客,公司總經理魏博笑呵呵地聊起他的經驗:“全靠轉型,激活了花木基地。在外地,看到一些苗木基地利用花卉,搞起了觀賞旅遊,賺錢不少。”魏博說,“這給了我靈感,把原先賣苗木花卉的基地,轉型為賣風景。”

在確定了轉型的目標後,他開始籌集資金,對已經培育起來的花卉苗木基地,按休閒觀光旅遊的要求,進行改造。同時,還建起了花卉餐廳、花卉超市等旅遊配套設施。遊客到基地來不僅能夠賞花休閒,還能夠購買到各類高、中、低檔的盆栽景觀植物、水生花卉等旅遊產品。

從單純賣苗木,到賣盆景、送服務!花木基地成功轉型案例就在這裡

新技術 高價格

對於苗木種植農戶的轉型,種植鮮切花的農民卻走的是另一條道路。在新沂市草橋鎮農民王貴林的連棟大棚裡,一株株菊花被準確地定位在一個個小小的方格子裡,一壟一壟,整整齊齊,每株菊花高度都十分相當。這一個佔地4000多平方米的連棟大棚,一共有21.6萬株菊花。

除了定位格,每個大棚裡都使用水肥一體化的滴灌技術,棚裡還有黃色防蟲板。當然,最先進的當屬植物補光燈和遮黑布。“植物補光燈,主要是控制光源。出口菊花對高度有很嚴格的要求,補光燈就可以控制好菊花的長勢。”王貴林補充說,“這個自動打開收縮的遮黑布,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菊花做蕾、出花,說白了就是控制花期。”

王貴林的鮮切菊花主打高檔出口,他的鮮切菊花恆溫保存可以達到55天,而一般的保存期只有25天。如今,由於品質優良王貴林的鮮切菊花早已打入了韓國和日本市場,平均一株菊花可以賣到2.8元,效益頗豐。

“創意+農業”,現在各地提得很多。如何讓農民真正找到創業致富的“金鑰匙”,卻有講究。農民只有就地取材,緊貼當地農村特色,緊盯著城裡人的需求,接地氣,有新意,自然會叫響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