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漢演義,劉邦何故突然遷都,又是什麼阻礙了他遷都的進程


一日,高祖聽說有個自稱隴西戌卒婁敬的人求見。高足有意求才,便叫他進入殿來。只見那婁敬衣服不華,而形貌獨秀,高祖心裡暗暗高興。

婁敬侃侃而談。他說洛陽地形不好,有德可王,無德易亡,勸高祖遷都關中。那裡負山帶河,四面可守,就是倉促遇變,百萬人都可立辦,所以秦帝素稱天府,號為雄國。高祖聽了他一席話,覺得很有道理,卻又下不了決心。

為此高祖召集群臣會議,群臣多半是山東人氏,不願意背井離鄉到關中去。大家都說洛陽是周朝幾百年的故都,背河向洛,形勢也很好,一致不願遷到關中。

高祖聽著眾議,越弄得沒有把握,就派人去把張良請來。張良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佐漢成功後,就閉門不出,謝絕交遊,雖然如此,朝廷有事,高祖還是時常找他商議。

高祖見了張良,便把婁敬的話和群臣的議論,都敘述了一番,說自己拿不定主意,命張良折中裁決。

張良聽完後,認為婁敬的話有道理。關中左有崤函,右有隴屬,三面據險,交通方便,所謂金城千里,誠非虛言!所以勸高祖聽取婁敬的意見,遷都關中。

高祖對張良是十分信任的,當下便擇日移都,命有司整備行裝,不得遲延。百官雖然不願,也只得遵照辦理。忙了好一陣,期限已到,即排齊儀仗,擺好法駕,請高祖登程,文武百官統皆隨行。

群臣一行來到櫟陽,丞相蕭何聞報,慌忙出城接駕。高祖把遷都之事告訴了他。

蕭何說自項羽入關後,咸陽宮已被毀掉了,剩下幾間屋子,也殘缺不全。他建議高祖暫時住在櫟陽,等他去把宮室修繕好了,再到咸陽去。於是高祖就在櫟陽住了下來。

這時有一個警報,說燕王臧荼造反了。高祖對於臧荼不知感恩反而叛亂,十分惱怒,便決定親自出兵征討。

高祖部署人馬,立即備齊,星夜趲程,迅速的突入到燕國境內。

臧荼方議出兵,不料漢兵已到,急得手忙腳亂,魄散魂馳。高祖親自督兵出擊。臧荼只好冒險出薊城應戰,不及號令,燕兵就潰散了。臧荼也只好逃回城去。

高祖率兵大進,把薊城團團圍住。燕地居民都厭亂思治,不服臧荼,因此城中兵民解體,臧荼父子二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

只用三天時間,薊城就被攻破了。臧荼來不及逃走,就被擒住了。但他的兒子臧衍,卻化裝成老百姓逃了,投奔匈奴去了。

高祖把臧荼梟首示眾,決定另立燕王。他詔命將相列侯,公選一人,暗中卻密囑心腹遍告大眾,叫他保薦太尉盧綰。

盧綰是高祖的同鄉好友,卻沒有什麼本事。大眾明知高祖用人唯親,假公濟私,明明盧綰不配封王,無奈主上偏愛,只好推舉盧綰立為燕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