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 關注秦朔朋友圈
  •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27篇原創首發文章

從東京“新橋”輕軌車站下車,換乘其他輕軌線再坐一站便能到“汐留(Shio-dome)”站,下車就能看到“東京汐留大廈”——軟銀公司總部

和附近的幾座大廈,比如世界最大的廣告公司電通入住的“電通大廈”、世界最大企業之一的住友公司雄踞一方的“住友大廈”不同,軟銀這家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92位(2016年數據)的企業,並未將大廈的名字命名為“軟銀大廈”。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日本首富入住的大廈

從新橋步行到汐留大廈大約需要10分鐘。

二十年前,筆者在山口縣一所大學裡供職,算是筆者部下的一位副教授在辭職前來說明情況。副教授說,“還是想回東京工作,而且選擇了軟銀公司。

副教授去軟銀工作後,筆者有一次從山口縣晉京,特意到汐留來看望他。

那時新橋正在重新開發,幾座超高建築已經蓋好,但人氣不是很旺。副教授到軟銀後任部長,他的任務是四處招人,幾層辦公樓都需要被填滿。

超豪華的建築,想想租賃費肯定不便宜,招人來填滿辦公室,讓筆者感覺副教授來的這家公司,雖然名聲在外,卻多少有些不靠譜。看著副教授忙裡忙外,比在學校時忙了很多,那時並不知道他今後能在軟銀工作多長時間。

略對企業經營有些瞭解的人,都不會先招人,然後讓招到的人去找活幹,軟銀總裁孫正義在日本當時是有些名氣,但這麼做事,讓筆者這樣在大學教經濟學的人直覺這樣的企業是難以為繼的。

白駒過隙,十幾年過去了,現在那位副教授早已經在公司有了自己的秘書,見面需要事先預約。在汐留大廈最高層的日本料理店裡,他備下簡單而精緻的日餐,和筆者靜靜地坐在小包間裡。望著不遠處的東京灣,商船、客船進進出出;樓下則是川流不息的汽車。問及這些年的變化時,副教授說,

“孫正義在投資規模、對技術的鑑別能力等方面,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用日本媒體最常用的一個詞來形容日本最近的二十年,該以“失落”為主要特點。房價地價這二十年間已下滑到原先的六分之一左右,蓋大樓已經很難招到租住的人,更不用說銷售了。在東京工作的普通公司職員(比較窮的那種),通常會來新橋喝一杯,但絕少有高級感。汐留雖然不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但比新橋又慘了些。

二十年前,幾棟高樓蓋起來了,但肯來這裡工作的人並不多,租房價格也極為便宜。想不到現在這裡竟然也是世界著名廣告公司、日本最大的通訊社、電視臺、大型企業雲集的地方。筆者從料理店往下望去,自然感覺這裡比二十年前繁華了許多。

“孫正義能夠帶出一種氣勢來。”副教授接著說。感覺得出他在向我介紹軟銀為何能成功,實際上也在說給他自己聽。估計當時他從學校辭職的時候,不過是想回東京工作,並未想到會有今天的繁榮。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向孫正義學習

進入5月後,筆者潛水的朋友圈裡,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感覺第二次日本潮已經在悄悄興起。

  • “總理8年首訪,最重大啟示:沉默的日本,被我們低估了20年!”
  • “本世紀最大謊言!日本經濟失去的20年實為創新的20年”
  • “中央高層智囊:深刻認識中國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 “傳說中的日本企業衰落”

等等……

曾在朋友圈中被轉了無數次的文章,再度從朋友圈裡跳了出來。以筆者對日本問題的敏感,朋友圈裡轉發時,文章題目會做一些小的修改,但文章本身幾乎不會改動,傳著傳著,文章作者的名字開始被淡忘,題目則愈發強悍,讓人不能不點進去讀一下。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看看路邊商店的繁華,觀察一下擦肩而過的日本普通市民的穿戴,確實感覺不到這裡的衰敗或者失落,從新橋往汐留走,應該說十分鐘的路程,看到的繁華比北京國貿、上海陸家嘴多出了幾分高級感,幾乎找不到剛剛從外地來到這裡,時裝落後,滿眼新鮮,東看西看的人(筆者除外)。

換個標題,讚美日本社會之文明,感嘆日本企業創新數量龐大,這不足以讓筆者這樣研究日本社會經濟數十年的人感到震撼,真正讓筆者覺得我們一直未看到、說不出來的一句話,也許是

“中國社會缺少孫正義這樣的投資家”

來汐留之前,自然要做一些作業,看看軟銀、孫正義的變化。

筆者看到,按2018年3月6日美國福布斯雜誌發表的世界富豪排名看,第一位是亞馬遜總裁傑夫·貝索斯,個人資產1120億美元,第二位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900億美元),第三是沃倫·巴菲特(840億美元)。孫正義排在第39位(227億美元),其後還有日本優衣庫總裁柳井正(195億美元)。

中國在世界首富中並不缺位,比如騰訊總裁馬化騰排在第17位,阿里巴巴總裁馬雲也在第20位,論個人資產,馬化騰、馬雲都比孫正義要高出很多。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騰訊、阿里巴巴也在國外掙錢,但世界首富首先會從全球掙錢,通過讓全世界的資產變為自己的資產而獲得鉅富,這也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如果只是從一個國家,尤其是首富所在國匯聚資產的話,長期聚集財富的能力就會差不少。

那些強調低估了日本能力的文章、吹噓日本企業創新高明的大作,都自覺不自覺地淡化了日本資產家財富的聚集能力。比如孫正義、柳井正,他們的財富絕大部分來自國外,孫正義這些年在投資方面的號召能力尤為巨大。中國不缺有錢人,中國的鉅富應該也要能走出國界,從世界各地賺取財富,這方面我們該向孫正義學習。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一分鐘掙10億美元

來汐留大廈之前,有一條舊聞讓筆者印象深刻。

2017年3月27日孫正義在紐約拜會了沙特王國的皇太子,會談時間45分鐘,從皇太子那裡獲得450億美元的投資。換句比較俗氣的話說,孫正義一人一分鐘就能掙到10億美元。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 英國《經濟學人》2018年5月12日

當然孫正義本人、軟銀集團都很有錢,但能夠在自己資金實力之外,拿到一大筆投資,這需要看孫正義個人魅力及其朋友圈的實力。孫正義的個人資產、軟銀的資本實力在世界上絕對擠不進前30,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則遠遠超過了其本身所具有的規模。孫正義有軟銀公司做實業,但更多的是投資,慧眼識企業。跟著孫正義去投資,應該能有不錯的回報。

幾個屬於老生常談的故事,筆者比較熟悉。

以孫正義的精明、信息之靈通,美國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微軟等等,自然也進入到了他眼中,但孫正義最終未能投一分錢,“對方盤子太大,我太小,和技術上的巨人站在一起時,我就更小了。”孫正義曾經對周邊的人說。

但那些盤子小、技術水平不一定高的企業,投資會有較大的風險,需要在較早階段投資,能決定這樣的投資需要有特殊的判斷能力。比如孫正義向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如今其保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價值應該在2000億美元上下。這還是在孫正義已經賣出大約1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後,剩下的餘額。投資阿里巴巴,獲得千倍以上的回報,這徹底改變了孫正義的經營模式。有過一次這樣的投資上的成功,讓孫正義以後具有了向其他領域投資的基礎。

讓2000萬美元的投資,最後保有2000億美元的時價;通過45分鐘會談獲得450億美元投資,孫正義的投資原則是什麼?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孫正義曾經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說過這樣三個原則:

  • 第一,只有鉅額資金才能創造出新的產業。
  • 第二,把資金投向印度及東南亞各國,同時投資歐洲國家。
  • 第三,建設跨越國家與產業的“家庭”。

孫正義併購英國著名半導體電路設計企業ARM,證實了他的第一個原則。如果ARM公司不肯接受軟銀的併購,很有可能讓軟銀的鉅額資金流向同行企業,真的出現那樣的結果,將讓ARM從此一蹶不振。現在孫正義從十幾年前注重中國市場,投資阿里巴巴等企業,轉向去印度等地投資。以印度等地的現有經濟發展階段,複製在阿里巴巴那裡的成功是有可能的。孫正義現在在通訊、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半導體、電動汽車、新能源等數個方面投資,這些將能夠構成孫氏家族的新大家庭成員。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中國缺孫正義這樣的投資家

在汐留大廈最高層的日本料理店裡,海闊天空地聊著聊著,便忘卻了這裡是軟銀的所在地。我和副教授談到最近這二十餘年,日本大企業四平八穩,和中國國有大企業愈發相像了起來;談到日本的企業家除了已故的松下幸之助之外,能夠為企業經營提出新概念的已經不多;還談到投資領域日本也就出了一個孫正義,即便孫正義對日本的投資也不是很多,儘管日本有新能源、IoT、AI等新業務,但真的可在日本投資的項目少之又少。

“中國豪商鉅富,擦肩接踵,數不勝數,但好像還沒有一位在國外特別知名的投資家。”因為副教授身邊就有孫正義,相比之下他很容易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筆者想把馬化騰、馬雲等在國內的投資者細數一遍,但在軟銀這樣的企業面前,那些基本在中國國內的投資、在中國國內的業務拓展,說出來也依舊讓人感覺蒼白。畢竟騰訊、阿里巴巴在日本用得還不多,目前可以在全球通用,但遠沒有像臉書、亞馬遜等企業那麼有影響,尤其是出了中國一下子就難以與美國等國的企業競爭了。

但是和日本比,中國至少還有騰訊、阿里巴巴,日本則在產業、IT方面能夠影響世界革新的幾乎一個也沒有,便是那些高聲為日本企業唱讚歌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點。他們最該讚美的是孫正義,因為他手裡有半導體業務、有通訊手段、正在推進新能源項目,這些能保證軟銀今後有持續的收益能力。此外,千億美元的願景基金,讓孫正義及軟銀名聲在外。世界有相當多的資金願意加入到孫正義麾下,希望通過孫正義的運營獲取更大的效益。只可惜想掀起一股日本潮的大咖們,對此實在不太清楚。

現在,中國富人已經在資本上有了充分的積累,至少在福布斯世界富豪名單中,中國人的數量已經相當的多,但我們目前還缺少孫正義這樣的投資家。北京的中關村、廣東的深圳,創新創業已然成為一種大潮,感覺在投資本國企業方面,中國已經出了一批投資家。在投資本國企業成功後,會有去國外投資的意願,孫正義該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很好的對象。

像孫正義那樣著名的投資家,在中國何時才能出現呢?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 執行院長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瞭解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後,感覺中國少了這樣一位投資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