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5.5億美元,為何Google看上的是京東,而不是阿里巴巴?

【ALENG 自媒體】6月19日午間專稿,正像京東董事長劉強東在內部信中所說的一樣:6月18日對於京東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從2018年6月1日啟動的年中購物節,到6月18日24點截止,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達159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7%,與已經取得的實績相比較,同一天,搜索引擎巨擎Google公司5.5億美元入股京東,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伙伴的消息則更加令京東人感到振奮,雙喜臨門,讓京東掌門人劉強東頗感欣喜,在內部信中,他躊躇滿志地說,“生活從不會辜負為夢想而努力的人。”

投資5.5億美元,為何Google看上的是京東,而不是阿里巴巴?

據網絡媒體報道,科技巨頭Google公司日前宣佈戰略投資中國第二大的電商平臺京東,Google計劃投入5.5億美元入股京東,作為回報,Google將獲得27,106,948股新發售的京東A類普通股。作為戰略合作關係的一部分,Google將獲得京東在全球的物流和商品搜索,而京東也將藉助Google的大數據和流量入口,在全球範圍內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京東的618戰績似乎都在預料之中,因此,儘管18天1592億元的驕人成績足以讓世界上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歎為觀止,但是人們更加關注Google公司投資5.5億入股京東的事。在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有人自然而然發起了疑問:既然Google要選擇一家中國電商平臺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為什麼它不選擇作為電商老大的阿里巴巴,而是選擇了作為老二的京東?畢竟,這是一件雙贏的絕好事情,阿里沒有理由會拒絕Google的示好。

投資5.5億美元,為何Google看上的是京東,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Google選擇了京東,而不是阿里巴巴?

作為世界上最大搜索引擎巨擎,Google掌控著全球90%以上的搜索流量。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counter的統計,截止2018年4月,Google全球搜索市場的份額為90.62%,是無可爭辯的市場霸主。全世界數以億計的網民每天在Google上獲取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尋找好看的電影、搜索關注的明星的新聞八卦。雖然如此,但是在另一個領域內,Google的市場份額正在日益減少,這讓這位搜索巨頭倍感焦慮,那就是購物搜索。由於Google自己並沒有電商平臺,因此,大量的網民已經習慣於直接在亞馬遜網站上搜索商品。對於Google來說,越來越多的人轉向電商平臺搜索商品,損失的不是收益,而是數據。多年來,正是依靠掌握的用戶的大數據,Google才能在互聯網的戰場上如魚得水,成為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的巨頭,而隨著網民購物習慣的養成,Google正在失去這一部分價值連城的大數據,因此,選擇一家在世界範圍內能夠跟亞馬遜正面競爭的電商平臺,是Google目前非常緊迫的一項任務,正在佈局全球市場的京東自然成為首選。

投資5.5億美元,為何Google看上的是京東,而不是阿里巴巴?

其次,京東成熟且強大的物流生態也成為Google入股的重要原因。對於Google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購物搜索的渠道,更為重要的是一個成熟且強大的物流架構,這不僅關乎用戶體驗,也是Google探索購物搜索新業態,構建搜索新未來的一個部分。雖然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遍及全球,跟京東相比較,阿里在物流方面似乎更遜一籌。因此,選擇入股京東,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Google入股京東之後,全球譁然,作為競爭對手,亞馬遜老總貝索斯大概失眠了一個夜晚。雖然沒有被Google看上,但是馬雲並不需要為此失眠。阿里移動事業群前總裁俞永福曾經說過,阿里巴巴的業務覆蓋了“絕大多數中國互聯網用戶”,其中電子商務佔65%,視頻覆蓋率達到82%,社交媒體達到35%,新聞採訪和搜索達到30%以上,未來,阿里的目標是全中國100%的網民。

投資5.5億美元,為何Google看上的是京東,而不是阿里巴巴?

外媒在評論Google以5.5億美元入股京東的時候,使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算法:Google+京東=阿里巴巴。Google入股京東是在補齊短板,而不是為了跟阿里巴巴競爭,當然,Google戰略入局之後,京東的全球市場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劉強東所說的建成全球供應鏈服務的美好目標將會更加具體而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