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65種傳銷幣,15653622人次,10060846440元!

2009年,一個叫中本聰的人在互聯網上拉開了比特幣的大幕,一時之間去中心化、區塊鏈、ICO都成了最時髦的概念。

那麼什麼是去中心化呢?

那麼這個中介自然會產生龐大的經濟效益和用人成本,浪費了很多資源,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最後還是消費者來支付。

但是有了區塊鏈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轉錢這個操作就會變成,海外君在整個互聯網大喊一聲:我要給我朋友轉錢啦!然後每個人都會記錄下這筆操作,不需要所謂的中心來記錄,也沒有人會耍賴。

這一下子節省出來的資源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區塊鏈、比特幣也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去年玩比特幣的也都發了一筆橫財。

觸目驚心!65種傳銷幣,15653622人次,10060846440元!

加密貨幣雖然提供了改變世界支付方式的可能,但是在過去的九年裡,因為缺乏監管,逐漸成了互聯網“一夜暴富”的新渠道,也成了很多上不了檯面的金錢的好去處。

特別是很多不法之徒利用ICO的熱度,製造了一些巨大的騙局。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直譯為首次幣發行,說白了就是幣圈的眾籌,和IPO之於股票是一樣的。

通常就是一個公司對幣圈高喊:我們公司要推行一個區塊鏈項目,老好了,回報率老高了,大家快點來投錢啊~

但是ICO並不是IPO,ICO沒有承諾企業在未來一定會創造良好的收益,投資者把錢投給他們的時候往往全憑自己的信念.....

特別是一些可能連ICO都算不上的傳銷幣,更多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成為了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一個巨大惡性腫瘤。

觸目驚心!65種傳銷幣,15653622人次,10060846440元!

“普洱幣”3000多人被騙三億

普洱幣,號稱“全球首個本位制數字貨幣”,是普銀集團以10億優質藏茶作為原發本位資產,經由三方倉儲、鑑定、評估、確權後,通過數字加密技術將藏茶資產寫入區塊鏈併發行的本位制數字貨幣,後更名為普銀幣。

普銀幣宣稱其與藏茶實物資產對應,流通價值高,增值前景廣闊。

且普銀集團母公司已開始籌備上市,並得到國際認可,2016年9月在韓國平臺首發,未來將會在新加坡、日本等平臺陸續上線。

這些誇大的美好願景,讓大批投資者蜂擁認購。

幾個月後,有群眾舉報稱普銀幣涉嫌非法集資,隨後深圳警方開始對此事展開調查。

收到風聲的投資者們開始驚慌,他們找到普銀的辦公地,這家公司幕後老闆已經消失,辦公室裡只有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在撐場子,已經形同停業。

“普銀跑路”的傳聞開始四起。

到了2017年年底,貼吧裡討論的熱點逐漸變為了“普銀錢包裡的幣能不能找得回來”。

經過警方調查發現,所謂買賣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操作實現的,一度將普洱幣的價格從0.5元拉昇至10元。

實際上,該公司只有少量的庫存藏茶。

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

直至今年5月案情破獲,涉案金額已經超過了3億元,3000多名投資者的錢都打了水漂。

至今在P2P網站“趣銀網”上還掛著“普銀幣”的介紹。

觸目驚心!65種傳銷幣,15653622人次,10060846440元!

傳銷幣亂象愈演愈烈

而在中國,這樣的虛擬幣、傳銷幣亂象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多。

澎湃新聞曾通過裁判文書網,以“虛擬貨幣”+“傳銷”為關鍵詞,對2014年以來由各地判決的141起刑事案件進行分析總結。

發現至少出現了65種“傳銷幣”騙局、337名傳銷頭目被判刑、數千萬投資者被騙、涉案總額高達10060846440元,平均每種“虛擬貨幣”背後的傳銷組織非法斂財約1.547億元人民幣。

這些案件雖然看起來名目繁多,但是套路卻如出一轍:大家快來看看我們的XX幣,我們可是在外國成立的公司,馬上就要上市了,我們這個返利特別高,穩賺不賠,你要是能給我們拉來新人,馬上給你返錢!

拉人頭、返錢,刨去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的外衣,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傳銷麼!

然而,大量抱著“發財夢”的群眾仍然對這些所謂的虛擬貨幣趨之若鶩,最後能夠賺到錢的都是金字塔的上層,大多數底層人員血本無歸。

根據裁判文書提供的數據,有的傳銷頭目能賺取50多億元“人頭費”,而有的受害者因購買“傳銷幣”傾家蕩產,更有殘疾人被騙後生活難以維繫。

而在案件破獲後被公安機關追繳、凍結、扣押的金額僅為涉案總金額的三分之一。

全球最大ICO騙局:3萬越南人被騙42億元

當然了,這些惡性傳銷幣案件在世界各地都在不斷刷新著大家的底線。

今年四月,外媒爆出越南一家主導發行兩個ICO幣的加密貨幣公司Modern Tech捲款跑路,涉及金額6.6億美元(合約人民幣41億元),涉及投資者人數3.2萬人。

這場平均下來每人被騙近13萬元的ICO騙局,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大的ICO騙局,這兩個所謂的加密貨幣名為Pincoin和iFan。

觸目驚心!65種傳銷幣,15653622人次,10060846440元!

一些投資者在這家公司空空如也的辦公室外抗議

在Modern Tech的宣傳中,PinCoin是一個加密代幣程序,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球社區的在線協作消費平臺,以共享經濟、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原則為基礎。

而IFan對外宣稱,是用於連接世界各地的粉絲社區並儲存藝術家的創意產品的平臺。

可是這兩個項目打著為明星與粉絲之間提供服務幌子,除網站外沒有任何實質進展。

Pincoin和IFan都曾在越南河內、胡志明市以及另外七個地區舉辦宣傳會議,以固定月息高達48%,並能在投資4個月之後收回全部本金為誘餌吸引投資者。

此外,項目方還給出了用戶每介紹一名新會員進入,就能得到8%的佣金回報的承諾。

可以看出來,這兩個項目所有的宣傳獎勵方式與國內的傳銷並無二致,都是通過虛假宣傳的人頭獎勵的方式來達到非法集資的目的。

如何辨別傳銷幣

自從比特幣成功進入公眾視線並逐漸吸引一大批玩家之後,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看上了“虛擬貨幣”這棵搖錢樹。

那麼在巨大紛繁的誘惑之中,如何能分辨正規的加密貨幣和虛假的傳銷幣呢?

觸目驚心!65種傳銷幣,15653622人次,10060846440元!

首先,他們的發行方式就不一樣。

拿比特幣來說,能夠成功打響虛擬貨幣的頭炮,是因為比特幣本身的合理性。

總量有限(2100萬個)、源碼開放,每一個比特幣都是通過計算產生,過程完全透明,任何人都不能私下操控。

這樣公平公開的造幣環境既保證了比特幣的稀缺性也保證了它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

可是很多傳銷幣並不具備這種特性,雖然他們都宣稱自己採取的是和比特幣一樣的方式,但是他們通常不開放源碼,傳銷幣的數量通常可以由平臺隨意操作,只要開發者願意,就可以無限超發。

這樣的貨幣自然不存在所謂的稀缺性,更不會產生什麼收藏價值,最後只會淪為一場互相圈錢的鬧劇。

其次,他們的交易方式不同。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前期都是市場自發形成的零散交易,慢慢形成規模後逐漸由第三方建立交易所來擴大規模。

但是傳銷幣往往上來就是某個公司獨立發行的,並且交易平臺也是由該公司自己操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受益方式有根本的區別。

比特幣等正規虛擬貨幣主要是通過挖幣和幣價上漲獲益。

而傳銷幣為了鼓勵更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參與其中,往往會許諾高昂的投資收益以及通過拉人頭的方式進行瘋狂推廣。

推薦一個人多給一份錢,這本質上已經和傳銷沒有什麼區別。

這類貨幣往往運行週期很短,一般6個月以內到了返錢高峰期就會直接關網跑路,然後換個名稱捲土重來。

當然了,雖然傳銷幣層出不窮,但是並非所有的ICO都是一丘之貉,互聯網去中心化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來看待這個世界。

一些新領域也許需要更多的法律制度來規範,也需要大家更仔細的甄別。

雖然很多犯罪分子藉此潮流牟取暴利,但是犯錯的並非技術而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