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即使受糧食價格不振、種植成本上漲的影響,農民種植水稻積極性表觀表現都不高,但是,不種水稻種什麼?農民沒有選擇。目前我國水稻種植面積仍然很大,但是,種地農民年齡越來越老齡化,留在農村種地的都是60歲左右的老年人,沒有足夠的人力進行精耕細作。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水稻種植機械有了越來越大的發揮空間,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基本上覆蓋到了大部分水稻區,種植收益不高的前提下,農民只想保產保收就可以。尤其是種糧大戶,更是力求水稻種植機械化,簡化過程,降低成本,保證每畝300—500元的利潤就能接受。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以湖南地區為例,常規的早稻施肥習慣一般是直播田翻耕時施底肥,底肥大多數是15-15-15的平衡性複合肥50斤每畝,噴苗後除草劑一個星期後追肥,追肥用高氮複合肥20斤+尿素20斤每畝,之後就不再用肥。也有用過磷酸鈣每畝80斤做底肥,用尿素40斤+氯化鉀15斤做追肥的,很顯然這種施肥方式不能滿足水稻灌漿後對磷鉀的需求。早稻一般打藥一到兩次。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晚稻施肥基本相同,但由於晚稻生長期間氣溫比較高,病蟲害比較多,一般要打藥三到四次。因為糧食價錢低,農民也不把種糧當重點,所以高產的農業管理技術如果要改變上述習慣,比如施攻穗肥,要增加人工和肥料成本,增產的收益可能還沒增加的成本高,農民也懶得采用。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十多年種植經驗的新農民分享的增產增收技術。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按照原來的生產習慣,該怎麼施肥還怎麼施肥,該怎麼打藥還怎麼打藥,不同的是在用藥時,在噴霧器中另外再加入磷酸二氫鉀和硅肥,按每桶水50克磷酸二氫鉀和液體硅肥20毫升,每畝用兩壺水噴施,增加的成本不到20元。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具體做法是:在藥桶裡先灌進三分之一的水,把磷酸二氫鉀先用水化開,倒進藥桶裡,再把硅肥倒進藥桶,然後依次加水加藥。這樣能保證藥、肥、水充分混合均勻。打藥時最好在早上10點之前或者下午4點之後,每次打藥都加這兩種肥料。(打除草劑時不要加)一般打三次以上效果明顯,早稻每畝能增產5%左右(早稻只打一次藥),晚稻能增產15%到20%。也就是每畝能增產200斤左右。每畝增加成本不到20元,不增加人工成本。

水稻增產10%以上,早用早偷笑

同樣的管理方式,同樣的種植習慣,只要增加25元每畝的成本,就能多獲得200斤左右的糧食。各位種糧戶不妨試驗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