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風口來了,是賺錢的好機會嗎?

獨角獸最容易滋生毒角獸,變成一臺臺靠故事支撐起夢想的收割機。在經濟學領域,從來都不缺動物,2016年有黑天鵝,2017年有灰犀牛。到了2018年,最火的動物莫過於獨角獸。

因為在國內,企業上市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滿足最近3個年度連續盈利,這幾乎把所有的獨角獸都攔在上市的門外。比如說獨角獸BATJ中的J,京東創業至今20年,連續虧損18年,直到2016年才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如果放在國內,上市連1%的成功概率都沒有,但是在美國卻上市成功,如今市值也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對於大部分獨角獸而言,創新的成本投入遠遠大於營業收入,所以不虧錢都不敢說自己是搞創新的。虧錢卻能活著,到底是什麼樣神奇的操作?獨角獸前期要想活下去,幾乎只能靠燒錢,燒完自己的錢就燒別人的錢,也就是投資者的錢。不賺錢又想讓投資者買單,怎麼辦?當然是讓他們看到企業賺錢的前景。

一旦打動了投資人,各種融資ABC輪就紛至沓來,最後甚至可以實現敲響上市大鑼的夢想。說句大白話,有些獨角獸其實就是開局一張圖,故事全靠編。當然了,資本也樂於這麼幹,有時候資本並不關心你賺不賺錢,他們更關心的是不是故事能夠吸引更多的錢進來。

因為一旦獨角獸上市,資本就能賺個盆滿缽滿,豪賭這個詞就經常出現在獨角獸身上。就像當年豪賭馬雲的孫正義,在阿里巴巴敲響上市大鑼的時候,孫正義的投資回報高達2900倍。在金錢和豪賭面前,人總是抵擋不住誘惑。

如今獨角獸新經濟跑步進場,資本一個個在摩拳擦掌想分一杯羹,另一邊的傳統經濟卻在默默地哭泣。

在經濟學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做「虹吸效應」。獨角獸便是如此,當所有資本都在追逐獨角獸新經濟的時候,傳統經濟自然會受到冷落。更恐怖的是,獨角獸都是估值特別大的企業,如此一來對資本產生的虹吸效應就更大。單單是BATJ四個在海外上市的獨角獸,總市值就超過6萬億元,還有最新估值過萬億的螞蟻金服,估值過千億的小米。

獨角獸風口來了,是賺錢的好機會嗎?

CDR是海外上市獨角獸回國的一種存託憑證,把獨角獸在海外的部分股份通過銀行託管,發行一種人民幣計價的替代憑證。本質上CDR就是股票,價格會波動,並不是固定收益產品。CDR的買賣方式和股票也是一樣,直接通過證券賬戶進行操作,CDR上市就等於是新股上市,上市後在交易市場上交易。而最近所謂的凌晨4點加班加點趕進度的,則是CDR戰略配售基金,本質上就是投資CDR的基金產品。

CDR戰略配售基金的前3年是封閉式基金,只能申購不能贖回,如果期間想要賣出,只能通過指定交易市場轉讓給其他人。3年封閉期過後,才能上市成為開放式基金。當然了,CDR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資本的衝擊,3年時間太長了,股市總是風雲莫測,走完一輪2015年的牛市也不過短短1年時間。特別是國內資本熱衷於割韭菜,沒有多大耐心和你瞎扯,資產一輪急速膨脹之後往往都是幾年低谷。所謂的三年封閉期,多少是學著凍結樓市那一套。說白了,不管是CDR還是CDR基金,其實都是新瓶裝舊酒,風險和機會都有。就像獨角獸360迴歸,市值翻了7倍造富多少人?

獨角獸風口來了,是賺錢的好機會嗎?

對於股權投資有興趣的投資者,抓住這個風口,必能讓閒餘資金增長。搜索QQ群合夥吧,加入群即可免費獲得最新股權投資項目,我們已幫助3000餘投資人成為螞蟻金服、京東金融、360金融,騰訊遊戲、微眾銀行,順豐速運等獨角獸企業的股東,所投項目均已大幅盈利,順豐速運已上市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