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鑑賞題彙總複習,九年級可參考

七年級下冊古詩鑑賞題專練

一、《竹裡館 》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詩歌表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能體現詩人這種思想感情的詞語有哪些?

2、“獨”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或表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傲岸人格,或表達對獨立人格的追求。說說“獨”字好在哪裡?

3.詩歌后兩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象?

4.全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5. 蘇東坡評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 請你發揮想象和聯想,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所展現的畫面。

6.探究“竹”這一藝術形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二、《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 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2.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中“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的畫面。

3.朗讀前兩句,你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哪一個詞,為什麼?

4.詩中的“聞折柳”是什麼意思?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5.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6.關於本詩的“詩眼”,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玉笛 B.春風 C.折柳 D.此夜

7.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暗飛聲”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為何人所吹、從何處而來的意思,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滿”字運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

C.此詩著重在以詩人的感情變化,來表現吹笛人技藝的高超,烘托玉笛聲的藝術魅力。

D.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詩人聞笛後的孤寂心情和鄉思之切。

8.詩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處?全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

三、《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憑君傳語報平安”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3.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一下前兩句所展現的畫面。

4.一二句“龍鍾”“淚不幹”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

5. “雙袖龍鍾淚不幹”中的“龍鍾”是什麼意思?在這裡有何表達效果?

6. 有同學在賞析這首詩歌時將第三句理解為“立刻就會相見了,用不著再寫信了”。你覺得這種理解正確嗎?為什麼? 從詩歌賞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學的理解跟整首詩還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鑑賞題彙總複習,九年級可參考

四、《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1、本詩運用擬人手法有何妙處?

2、本詩的主旨有人認為是勸人珍惜光陰的,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麼?

3一、二句寫出了晚春景緻怎樣的特點?

4詩的三、四兩句意蘊深刻,為歷代傳誦。請對這兩句詩作賞析。

5請說出“百般紅紫鬥芳菲”中的“鬥”的修辭手法,並簡析其妙處。

6請發揮想像,用自己的話描繪“揚花”“漫天作雪飛”的情景。

7.這首詩的語言特點?請分析---運用擬人手法,語言活潑生動有趣。

8.歷來人們對“楊花榆莢無才思”一句的理解頗有爭議,請你結合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談一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9.詩人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晚春景色?

10.詩人用什麼手法來寫晚春景物?取得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11.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12.《晚春》是韓愈詩中頗富情趣的小品,人們對詩意的理解諸說不一。有人認為蘊含了某些生活哲理,請列舉兩點並說明理由。

五、《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請從“古人”和“悠悠”中選擇一個進行解釋。

2、請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個畫面。

3、這是一首弔古傷今,吟詠歎惋的生命悲歌。詩人通過書寫 的感慨,抒發了 的思想感情。

4、“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詩營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5、“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中的“古人”、“來者”具體指代的什麼人?

6、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7、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沒什麼特殊之處,千百年來卻一直不減它動人的力量。試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並分析它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

六、《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本詩作者杜甫是_______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反映現實著稱,因此文學界稱他的詩為“_______”。

2.題目《望嶽》中“嶽”指的是_______,詩中的“_______”是它的另一稱呼。

3.下列對詩歌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以“望”字貫穿始終,有“遠望”,也有“近望”“仰望”。

B.“齊魯青未了”一句寫出了齊魯大地尚未返青、沒有進入春天時的景象。

C.“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山的雄險奇崛,山南山北判若晨昏。

D.詩歌表達了詩人不因挫折而氣餒的蓬勃向上的心胸意氣和豪情壯志。

4.“決眥入歸鳥”一句中“入”字非常傳神,試做簡要分析。

5.“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突出了泰山什麼特點?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但用在這裡卻有深刻的含義。在這裡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請說說你的理解。)

7. 這首詩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景物,其中“鍾”“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8. 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此句寫近望所見,未了,有綿綿不盡之意。

B、“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上句寫泰山秀美,用是虛筆,下句寫泰山的高大,是實寫。

C、“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寫的是實景,乃細望所見。

D、詩人由望泰山而產生登臨意願,於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鑑賞題彙總複習,九年級可參考

七、《登飛來峰》

王安石

1、對《登飛來峰》賞析有誤的是( )

A.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出了飛來峰塔之高,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B.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飛來峰頂尋找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那裡可以看到日出。

C.這首詩的後兩句表面看是寫自然現象,實際暗指社會現象。這裡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遠,不怕阻撓。

D.作者善於把抽象的事理寓於具體形象中,借景抒懷,表明自己不畏艱難,對前途充滿信心。

2、下列各句中的“尋”與“飛來山上千尋塔”中“尋”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B.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

C.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D.掘地深逾尋丈。

3、對《登飛來峰》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出了飛來峰塔之高,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B.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我等上飛來峰頂尋找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那裡可以看到日出。

C.詩人沒有記敘登山的過程,也沒有描繪山中的美景,而是一開始就把自己置於千尋塔的最高層,抒寫當時心中的感受。

D.作者善於把抽象的事理寓於具體形象中,借景抒懷,表明自己不畏艱難,對前途充滿信心。

4、閱讀王安石《登飛來峰》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A、首句緊扣詩題下筆,點明瞭地點,並用“千尋”二字言其高。

B、第二句通過聽說雞鳴時,在塔上可見到旭日東昇的具體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

C、在前兩句鋪墊的基礎上,詩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雲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層的深刻哲理。

D、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人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從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深奧的哲理。

5、對《登飛來峰》賞析有誤的是( )

A.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側重抒懷說理,後兩句側重寫景。

B.“千尋塔”的“尋”是尋找的意思,作者登上飛來峰多次尋找傳說中的塔,因為在那裡“聞說雞鳴見日升”。

C.“不畏浮雲遮望眼”中的“浮雲”常被用來比喻讒佞小人或其它消極事物。

D.最後兩句暗含的哲理是:站得高看得遠;正因為詩人站在朝廷的高位上,所以他無所畏懼。

6、對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畏”顯示出作者的自信,表達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B.“浮雲”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比喻阻撓變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C.詩人登高遠望,似覺天地萬物皆可盡收眼底,“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詩借景說理,語意雙關,既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壯志,又表現出作者歸隱山野的矛盾心理。

7、對全詩理解有誤的一項:( )

A、首句緊扣詩題點名地點。“千尋”二字言其極高,其意為在飛來山上有一座千尋高塔。

B、第二句通過具體描寫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其意為聽說千尋塔上可見到旭日冉冉升起。

C、第三、四句以一、二句的鋪墊為基礎,引出全詩主旨,是前兩句的內容的昇華。

D、末兩句意為觀賞景物站在最高處,就不怕浮雲遮住視野,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8.詩歌寫景部分中運用虛寫的一句是:

9.請根據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創作背景】此詩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縣任知縣期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正值壯年,抱負不凡。

八、《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請說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蘊含的人生哲理。

3.下面對本詩分析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歌首聯寫農家拿雞和魚招待客人,“足”字可見其熱情好客。

B.頸聯中的“春社”和魯迅筆下的“社戲”一樣,都是一種慶祝活動,表達了農民豐收後的喜悅。

C.“拄杖”說明詩人已年邁,加之去職回鄉後的鬱悶,所以詩人不願乘月叩門叨擾人。

D.這首詩記敘村行沿途風光,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流露出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九、《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請找出詩中直抒胸臆的一個短語:_______。

2.詩歌的前兩句包含了兩種情緒,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3.請簡要說說詩中“落紅”有著怎樣的特點,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這首詩抒寫了詩人辭官告別寓居多年的京城、迴歸故鄉時的複雜心情:既有___________,也有迴歸的喜悅,更有_________________。

5. 請你談談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志?

6.選出對這首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

A.“浩蕩”,“浩浩蕩蕩”之意,表明詩人與官場決裂的氣勢。“吟鞭東指即天涯”是說當自己出了北京城門,便從此與朝廷隔絕,也就如遠至天涯。

B.“落紅”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鬥的精神,這句表明詩人要在退出官場後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

C.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即景抒情。

D.前兩句寫離京南歸時的情形,失落與惆悵之情溢於言表。後兩句筆鋒陡轉,以落紅化泥護花作比,形象生動而含蘊沉著。

7. 詩歌首句用“浩蕩”來修飾“離愁”,用“ 白日斜 ”來烘托映襯“離愁”,可見詩人辭官南歸的心情是 。

8.詩歌前兩句既有離別的憂傷,又有迴歸的喜悅,在無限感慨中表現豪放灑脫的氣概;後兩句則運用了 的修辭,表達了作者 的高貴品質。

9.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這首詩的精華所在。請自選一個角度(或語言、或詩意、或情感、或哲理)寫一段鑑賞性文字。(40字以內)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鑑賞題彙總複習,九年級可參考

十、《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請描述“煙籠寒水月籠沙”所呈現的畫面。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詩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3.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_______ ,_______ 。

4.請簡析“煙籠寒水月籠沙”中“籠”和“寒”的妙處。

5.“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猶”字,體現了作者對商女唱《後庭花》一事的什麼態度?請做簡要分析。

6. 首句描寫了煙、水、月、沙四種景物的什麼特點?

7.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 詩中的弦外之音是什麼?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9. 請簡述最後一句的《後庭花》的相關典故,並分析作者指責商女的用意。

10.下面是對杜牧《泊秦淮》的有關分析,把不正確的一項的序號勾選出來。

(1)、A.首句表現了一種空寂冷愁的情調,隱含著詩人的弔古傷今的特殊感受。

B.次句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還讓讀者看到了燈紅酒綠、顧客顛狂暴飲的“酒家”。

C.“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句從字面上看是批評歌女,實際上是批評的是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頹靡世風,沉溺於歌舞昇平、不理朝政的上層統治者。

D.這首詩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內容深厚,感情深沉。

(2)A.首句寫景,次句敘事。寫景,連用“籠”的疊字說出夜色的迷茫,敘事把“近酒家”放在句末,為下句的“商女”作了暗示。

B.詩中描繪了秦淮迷朦清寂的寒江夜色圖,寄寓詩人的憂愁和傷感。

C.詩人寫商女熱衷於歌唱《後庭花》之類的靡靡之音,既批評了她的幼稚無知,又抒發了自己憂時傷世的感慨。

D.全詩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語言簡練,活用典故,是唐詩絕句中的優秀之作 。

(3)、A.詩歌表達了詩人目見燈紅酒綠,耳聞靡靡之音之後,對統治者荒淫腐敗的憤慨。

B.詩人在詩歌中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南朝統治者。

C.詩人描寫秦淮河的特殊環境,是為了後兩句鋪勢,也是“觸景生情”。

D.結尾兩句,既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也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的憂慮。

(4)A、第一句互文見義,“煙”和“月”既“籠寒水”又“籠沙”,兩個“籠”字連用,將四種景物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冷清的景象。

B、從第二句中“夜”字可知時間,“泊”字告之詩人是乘船而來停在此處,“秦淮”“近酒家”五字曉知秦淮河畔為燈紅酒綠之地。

C、第三句批評歌女縱情聲色,醉生夢死,沉湎於歌舞昇平,不知國之將亡而唱亡國之音,詩人耳聞目睹,心中激起無限的憂憤。

D、第四句裡一個“猶”字意味極其深長,令人發歷史的聯想,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5)A.首句貼切傳神地勾畫出淮河兩岸朦朧泛清的景象.

B. “秦淮”“近酒家”五字,可知秦淮河畔為燈紅酒綠之地.

C.本詩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

D.詩人的本意是在批評商女唱這首亡國之音.

(6)A.首句寫景,二句敘事、寫景連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為下句“商女”、“亡國恨”、“猶唱後庭花”作鋪墊。

B.詩中描繪秦淮迷濛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詩人的憂愁和傷感。

C.全詩表現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愁,語言清新洗煉,化用典故,是唐詩絕句中的優秀詩篇。

D.商女熱衷歌唱《玉樹後庭花》靡靡之音,詩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無知,又抒發了自己憂時傷世之感慨。

(7)A.首句兩個“籠”字將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描寫了一幅朦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種悽清的氣氛。

B.第二句承上啟下,網絡全篇。“夜泊秦淮”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國恨”、“後庭花”。

C.“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些達官貴人。“隔江猶唱”的“江”是指長江。

D.本詩表達詩人對國事懷抱隱憂,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的寫照。

十一、《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可憐”的意思是什麼?“可憐”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說說“可憐”一詞的表達效果。)

2.這首詩在行文結構方面有什麼特點?請作簡要的賞析。

3.賈誼得到皇帝的賞識,作者對此持何態度?

4.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5.這首詩中,詩人選取了哪些情節作為這首詩的題材?

6.詩中,“虛前席”生動描繪了孝文帝怎樣的情狀?

7.簡要評析這首詩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十二、《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

1.“賺得行人錯喜歡”一句,有的版本作“賺得行人空喜歡”,“錯”與“空”哪一 個字更恰切?請說明理由。

2.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感悟?請簡要說明。

3.末句的“放過”和“攔”用得精彩,為什麼?請簡要分析。

4.本詩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哲理?是怎樣來表現這個深刻哲理的?

5.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本詩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

6.這首詩表達了一個怎樣的生活哲理?又是怎樣表達的呢?

十三、《約客》

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1.詩歌的前兩句都運用了疊字,請從內容方面談一談疊字運用的作用。

2.“閒敲棋子落燈花”是一處精彩的細節描寫,請你進一步發揮想象,描繪主人公當時的動作、神情和心理。

3.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描寫了“閒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閒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4.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麼心情?是通過什麼表現出來的?

5.“閒敲棋子落燈花”中“敲”字用得好,請簡述理由。

6.詩歌前兩句寫的是什麼季節?烘托出什麼樣的氛圍?

7.對“黃梅時節”所表明的時令,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8.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品味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前兩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以“熱鬧”的環境來反襯雨夜的“寂靜”。

B.第四句“閒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閒適、散淡、喜悅的心情。

C.第三句點題,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了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9.用自己的話描述本詩優美的意境。

10.末句中的“閒”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麼?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鑑賞題彙總複習,九年級可參考

如需答案,關注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