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方:扶貧路上不停歇

張家村共12個村民小組,348戶,1529人。截止2017年底,全村還有貧困戶39戶,127 人,其中兜底4戶9人,低保13戶30人,大病和常年受病3戶14人。這20戶,53人今年要脫貧,是向東方最惦記的也是最放不下心的。

自去年3月初進駐張家村以來,為了實現“戶脫貧、村退出”的目標,年初駐村工作組就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並按計劃逐步實施幫扶工作。一談到此,向東方就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村子基礎建設差,但是勝在有良好的自然資源,都是原生態的!所以我們第一個搞的,就是養蜂。”說到養蜂,向東方更來精神了,“去年我們已經給村子發展了中蜂100箱,單憑這個,村集體經濟每年可收入2萬元!”向東方很肯定地說道。

交談中,向東方還告訴我們。針對政策要求,他們來來回回走了幾遍張家村,最後決定因地制宜來發展農業產業。他先是發動貧困戶種植紅薯100畝,預計每戶年增收可達3000元以上。後來,又發動貧困戶養殖生態黑豬,由本村生態黑豬養殖合作社無償提供給每個貧困戶仔豬3-5頭,育肥後合作社回購,此項可使每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在做完前兩件事後,向東方揮起了他扶貧的第三面大旗---生態經濟。“生態生態,什麼是生態?老百姓生活環境好了,衛生乾淨漂亮了,那才叫生態!”為此,縣教育局投資5萬元,購買櫻桃苗1100株、黃桃苗900株、奈李苗100株分發給農戶,種在自家院前屋後。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收入。受益後預計每戶年增收可達3000元以上。

“扶貧是說不完的,只有多做!”向東方意味深長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