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氣死的滄州人,生前是第一,死後若干年再度成“第一”

提起滄州,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如果你的認知還停留在“林沖發配”或籃球孫悅上面,那說明你對滄州文化的瞭解太過膚淺了。滄州曾經被稱作“武術之鄉”,那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像霍元甲這樣的武術高手在滄州比比皆是,他們的智商也絕不能以一介武夫來評價,更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漢,他們都是很有血性的漢子!

今天介紹的這位,也是武林中人,他有多牛,同時代沒有人能跟他比,因為他是“第一”。

一個被氣死的滄州人,生前是第一,死後若干年再度成“第一”

影視圖片霍殿閣

生前就是第一。

這位鐵漢,是名副其實的老鄉。他老家是南皮,我也是。先說說他在當時武林中的表現,這當第一的資本,再說說有多少影視明星都因他而紅。

好了,閒話少敘,讓我們的主角閃亮登場吧!

他叫霍殿閣,生於1886年,清末。老家在滄州市南皮縣小集,職業武師,著名八極拳拳師“神槍”李書文的開山弟子,八極門第六代宗師。

這裡提到了他的老師李書文,因為他老師也是牛人。李書文,滄州鹽山人,因其槍法、拳術天下無雙而得“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之美譽。他幫助鄉親收糧時,背對裝運糧的大馬車,用腳勾起80斤重的糧袋,挑過頭頂,甩到大車上。他幫助鄉親們蓋房上大梁時,用大槍將一棵棵檁條挑到房山上。曾殺死三個袁世凱衛隊的武術教官。這三個教官系日本人,都是頂尖高手,比武決鬥中非常輕蔑他,他在憤慨中不多功夫將三人全部殺死,得到袁世凱的賞識。

常言說:名師出高徒,而霍殿閣正是李書文的高徒。他跟李書文苦練十幾年,功夫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20年代跟隨許蘭州將軍。在瀋陽遇一仙道高真人,武學淵博,有異術,知人生死。許蘭州將軍請家供養,許讓霍氏叔侄與他們父子同練。霍殿閣所吊之活球,每個重50餘斤,死球每個重70餘斤,功力極大。

天津紫竹林租界,達官顯貴在禮拜天集會,許蘭州將軍多帶霍殿閣師徒前往。友人慫恿霍殿閣露幾手,盛情難卻,霍殿閣隨意練幾下,稍用力跺碾鋪地薄石板應聲破碎。練寶劍穿劍一勢,寶劍飛出,霍殿閣八步趕蟬,將寶劍抓回來。練六合大槍之“蘇秦背劍”一式接偷步跳躍,一擰腰竄出丈餘,即“前竄一丈後跳八尺”之功,在場達官顯貴及所帶武師,無不讚嘆其神功。

溥儀退位後,要習武強身,學習祖先當馬上皇帝。1927年,許蘭州將軍向遜帝溥儀推薦霍殿閣師徒,溥儀聘霍殿閣為他的武術教師,高香亭、霍慶雲、邊廷傑、魏鴻濱、劉子鳴為他的貼身護衛。

溥儀赴東北當日本的傀儡皇帝,霍殿閣、孫桂林、霍慶雲、高香亭、劉子鳴、邊廷彬、劉金山、李子昆等隨至長春。日本人為了牢固地控制溥儀,也想擊敗溥儀身邊的武士。多次派劍道、空手道、柔道高手來偽皇宮比武。

有空手道高手三人,限制霍殿閣不許擊打,霍殿閣應允。比武時霍殿閣如鷹行、豹旋,日本空手道高手每次進攻都難擊其身,最後霍殿閣伸指一按,對方應手而倒,大汗淋漓。日本人進偽皇宮,無視溥儀存在,將轎車開到溥儀辦公樓前。

霍殿閣欲為皇上爭“面子”,一次日本人開車欲進,霍殿閣不讓進,日本司機強行駛入,霍殿閣右手一提轎車尾部,轎車後輪懸起,難以前進,霍殿閣為溥儀爭了點“面子”。

霍殿閣慫恿弟子打日本兵,給溥儀出氣。1937年6月,“大同公園事件”霍殿閣之護軍弟子和日本士兵打鬥,踢死日本狼狗,打傷10餘日本兵。日本人乘機迫使溥儀趕走霍殿閣的護軍弟子,解除護軍大刀片、長槍,霍殿閣也遭到處置,政治失意。

由於“大同公園事件”,日本人趕走護軍弟子 ,霍殿閣遭受沉重打擊,從此氣急生疾。1942年,霍家連續發生喪事,一個月內霍之大夫人、二夫人、霍殿閣本人相繼逝世(關內老孃親也同月病逝), 靈柩發回滄州小集。

死後若干年,又成為第一。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劇的產量還沒有達到氾濫的程度,而劇情也還沒有出現“手撕鬼子”一類的滑稽場面,盛行一時的武打片讓當時的觀眾大飽眼福。而此時的一部電視劇《康德第一保鏢》紅極一時。為什麼紅,紅到什麼程度,可以說它是當時的第一!而這第一的功勞還要歸於病逝了四十多年的滄州大俠----霍殿閣。

他只是武林中人,無緣影視。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的形象搬上 了舞臺。隨著電視劇的播出,一大批影視演員、歌手、編劇、導演都成了明星,難道不是奇蹟嗎?

齊鐵雄,影視作家。應約創作武俠小說的創作,他找到霍殿閣的後人,瞭解關於他的故事,而後成功完成創作,而這部作品就是《康德第一保鏢》。經過一段艱難的經歷後,這部劇竟然成了萬人空巷的熱播節目,隨後,跟這部劇相關的人物都很快進入了觀眾的視野,從而成為知名人物。

這一切,都應歸功於這位滄州老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