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去庫存的目的真達到了嗎?

這輩子07:55
房子去库存的目的真达到了吗?​這兩年,人們普遍感覺到一種現象,一方面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手段不斷,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另一方面不少大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卻越調越高,讓剛需買房者心裡焦急不安。


房子去库存的目的真达到了吗?​一些剛需和改善住房條件的家庭一看房價越來越高,有些地方甚至一房難求不得不採取搖號方式銷售,便只好咬緊牙關出手買房。雖然是在焦灼狀態之下做出的決定行為,擔負了一大筆房貸,但看到自己買的房子不斷漲價反而變得欣喜和踏實。

房子去库存的目的真达到了吗?​上週,《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發佈,中國和美國公司首次在排名前十的數量上打成平手。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連續6年排名第1和第2位。除了工行和建行,入圍前10的中國銀行還有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平安保險集團。建設銀行近6年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情況,2012年是1.53萬億,到2017年已經上漲至4.2萬億,6年翻了2.75倍。另外,6年來,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也一直在上升,並沒有因為房地產調控政策而減少。
房子去库存的目的真达到了吗?​這說明,居民現在買房基本都已經進入到了“銀行按揭時代”,就是炒房客也是能貸則貸,與不斷提高的房貸利息相比銀行利息在他們眼裡已經不算什麼了。而且原來本是為剛需或者改善居住條件的人,有的在嚐到"房子的甜頭”後也開始倒房,覺得比上班強多了。

房子去库存的目的真达到了吗?​所以,儘管各地借城鎮化的東風靠引進人才、棚戶區改造消化了大部分房地產庫存,但個人感覺已經消化了的這部分房子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在落在了炒房者的手中,只是從A的名下變為B的名下,從一手房變成二手房而已。
房子去库存的目的真达到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