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人物簡介

塗方達,從武職走出的90後“豬倌”!

在武職,他是叱吒風雲的學生會主席。畢業後,他婉拒國企主管崗位,毅然回到家鄉當起了“豬倌”,只為讓家鄉越來越美好!

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塗方達的養豬廠外景

塗方達,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遊與航空服務學院酒店管理專業2016屆畢業生。出身在農村的他,堅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2013年,他隻身進入武職求學。畢業那年,當班上同學紛紛選擇到知名大酒店或旅遊文化企業工作時,他卻婉拒了武漢一家待遇優厚的國企工作崗位,回到自己的家鄉辦起了養豬廠,成為村裡第一個回來創業的大學生。

“現在的農村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建設得越來越美麗了,但這麼美麗的鄉村,卻很難看到年輕人的面孔。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不能忘本,學了知識就應該回來。”提起農村的現狀,塗方達心裡發酸。“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大家都在大城市打工,美麗鄉村靠誰來建?家鄉是我的生命之根,是我一輩子的牽掛,相信在這裡,我同樣能幹出一番事業!”就這樣,塗方達毅然選擇了留下來,辦起了養豬廠,立志在家鄉這片熱土揮灑汗水,書寫一名青年黨員的無悔青春!

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塗方達在實驗室做檢測

2016年7月,塗方達帶著四處籌集的啟動資金回到自己的家鄉黃岡羅田。選場地、建廠房、搭豬舍、買設備……忙得不亦樂乎!與此同時,為了實現科學化養豬,他花3萬元到外地學習先進的養豬技術和管理經驗。他腦袋裡每天裝的都是養豬場一環扣一環的“大事”與“瑣事”,忙得飯都沒時間吃,一下瘦了16斤。所有的這一切,讓他深深體會到創業的艱辛和不易,但想到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便又幹勁十足。

歷經千辛萬苦,養豬廠終於建好了。當時的塗方達,首先考慮的問題不是幾年能收回成本,而是能為村民們做些什麼。很快,他就找到了答案。塗方達與村裡簽訂了扶貧協議,為當地村民解決家門口就業增收問題,並聘用村裡收入較低或家庭經濟困難的村民來廠裡工作。他購買了乾溼分離機給村民無償使用,把肥料無償送給附近村民種地,有些上了年紀的農戶不方便自己拉肥料,他就親自打包送上門。塗方達利用自己學習的科學養豬知識,無償為村名提供飼養管理、疫苗接種、季節驅蟲、豬病防治等服務……他說:“現在能力有限,等廠裡效益好了,我還能為村裡人做更多。”

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塗方達幫村民打包肥料

種豬買回來了,塗方達也成為了一名“豬爸爸”。“剛出生的豬寶寶很容易被豬媽媽壓到,我就睡在豬舍裡。只要聽見小豬叫,就馬上起身去‘救’它們。現在我已經可以從它們的叫聲中分辨出是搶奶吃叫喚還是被壓了叫喚。慢慢的,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也能從一兩個小時延長到三四個小時了。”提起自己的小豬,塗方達眼裡充滿了愛。

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塗方達的養豬場內景

隨著豬群的增多,養豬的困難也接踵而來。養豬場剛剛起步,為了減少開支和積累經驗,對豬群的巡視,小豬的疫苗接種、保健,母豬的飼料加工、餵養、查情、配種等等,他都親歷親為。當地的天氣從“五一”以後就開始熱起來,一直持續到10月。為了保護 豬寶寶不被汙染,他進廠前都要在消毒房悶一會,再穿上不透氣的防護服進入豬舍,一般人待不過3分鐘,但是他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

"去年的年三十我也是一個人在廠裡過的,員工都回家過年了,廠裡離不得人。我還記得,廠外年味十足、鞭炮齊鳴,我這就一臺沒有信號的手機和電視機陪著,為了聽個響,就把電視打開,沒有圖像,我就聽著電視信號的‘斯斯’聲過了個年。”這是他迄今唯一沒有和家人團圓過的一次新年,也是他過得最特殊的一個新年。

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塗方達巡查豬舍

經過近一年的苦心經營,本該是收穫喜悅的時刻,但突如其來的行情低谷卻給了他沉重一擊。“正月十八,第一欄豬終於可以出欄了,本是我最盼望的時刻,但心情卻很複雜,有付出多時終見回報的喜悅,更有行情低谷賣則虧本的憂愁。”

2018年,對所有的養豬戶來說都是近八年來最“黑暗”的時刻,整體行情不好,即使有貨源也賣不出價格,甚至出售都困難。塗方達的養豬廠每天都在負增長,儘管已經大幅壓縮了養豬規模,但存欄最多時也有近3000頭,每賣一頭豬就要虧200多元。如果現在不賣,只會虧得更多。怎麼辦?難道就這麼創業失敗了?“不行,我相信我能熬過去,必須堅持到底!”面對一天天的虧損,塗方達並沒有灰心。他說:“養豬業市場行情波動很正常,有高峰就會有低谷,共產黨員哪能禁不起點兒風雨?”面對困難,塗方達表現出的樂觀和豁達,讓人印象深刻。

武職校友創業記:他拒絕去國企上班,卻選擇回農村養豬,讓家鄉更美

塗方達和他的小豬仔

“能吃苦!”“有擔當!”“有魄力!”是塗方達大學時的分團委書記任超老師對他的評價。剛進大學時,他主動加入了旅遊與航空服務學院學生會,從一名自律部幹事做到學生會主席,每一項工作他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成了學弟學妹們眼中的“風雲人物”。通過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層層考察與篩選,2015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記得當初參加入黨宣誓儀式的時候,當誓詞唸完,我的眼睛就溼了。激動、自豪,更感覺身上有了擔子和責任。”第一次參加入黨宣誓儀式的每一個細節他仍然記憶猶新。大學時學生幹部的歷練,實習時主管崗位的體驗,入黨時的教育與培養,都在他的心裡紮下了夢想的種子。這顆種子雖然很小,卻很強大,他堅信不忘初心,才能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