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冰島更要堅定“校園足球”

隨著冰島隊在自己的世界盃處子秀中逼平強大的阿根廷隊,這個彈丸之國迅速成了世界的焦點和球迷的重要談資。這個全年絕大多數時間都處在低溫中的國度,足球水平是如何實現質的飛躍的呢?一個答案是舉全國之力發展足球,全民熱愛足球。自從2000年前後冰島足協制定並實施“振興足球計劃”開始,過去的將近20年間,足球在這個國家找到了位置,冰島足球也在世界足球版圖上找到了位置。(6月18日《北京青年報》)

北京時間6月16日晚,首次打入世界盃的冰島隊對陣阿根廷。對於世界足球來說,冰島隊如其名,確實有點“冰”,而阿根廷是經久不衰的大熱門。就是這樣的對壘,最後雙方1比1戰平。冰島足球隊一直被戲稱為“雜牌軍”,足球隊裡幾乎人人有兼職:主帥哈爾格里姆松是一名牙醫,神奇門將哈爾多松是一名導演,右後衛塞瓦爾松是一位“倒鹽工”……

有一種奇蹟叫“冰島”。關於冰島隊,有著各種各樣的段子。其中一個是,如果把冰島人口刨去女人、太老太小、幹其他工作的男人,剛好只剩下冰島足球隊的23人。調侃的背後,有著難以啟口的尷尬,在“本屆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剩下的全去了”的戲謔中不難找到答案。

任何一種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區別在於可能不止一種原因,可能沒有找到原因。“冰島奇蹟”也是如此。這個人口不足34萬的國家,一年中7個月都是冰天雪地,完全能夠證明“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而在對冰島足球的觀察中,最亮眼的就是“振興足球計劃”。

雖然冰島人有熱愛體育的傳統,但在過去更多是“傳幫帶”式的家庭足球教育。從2000年開始,冰島足球開始了現代化發展之路,在歐足聯幫助下,對外加強交流學習,對內加強青訓培養。在硬件上,同樣摁下了“快進鍵”。現在冰島擁有300多塊球場,全部免費開放,即便是耗費巨資修建的地下或者恆溫球場,同樣不收一分錢。冰島人對足球的熱愛也是發自內心,超過10%的冰島人到俄羅斯支持自己的球隊,震耳欲聾的“維京戰吼”,已然說明很多。

“似曾相識燕歸來”,對於冰島的“振興足球計劃”,其實我們並不陌生,也正在這麼做。2015年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在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上,方案提出各地中小學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加大學時比重,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現有5000多所基礎上,2020年達到2萬所,2025年達到5萬所。這同樣體現了“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的理念,表明了“把我國足球事業搞上去”的決心。

誠然,現在中國足球並沒有表現出應有模樣,並沒有完全滿足球迷嚮往,但就校園足球來說,確實在向前走著,當然,面臨的阻力並不小。有人開玩笑,要想中國足球真正走出去,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足球列入高考範圍。這固然是調侃,也可以看出現行教育體制對足球發展的制約。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能氣餒,不能懈怠,而是應該堅定信心,堅決沿著“三步走”的戰略走下去。如果我們的校園足球起來了,我們的職業球員更多一些職業意識,我們的身邊更多一些免費球場,我們的球迷更多一些純粹興趣……不敢說我們的足球一定會走多遠,起碼要比現在強。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學習冰島更要堅定“校園足球”。“冰島奇蹟”啟示我們,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圍繞“緣故”做加法,真正做到全力發展足球,全民熱愛足球。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時間是20年前,其次是現在。“恨鐵不成鋼”沒用,“對外找依託”沒勁,既然找到路了,那就堅定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