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鬥 我幸福|王金超:紮在西部貧困大山裡創業

我奮鬥 我幸福|王金超:紮在西部貧困大山裡創業

我奋斗 我幸福|王金超:扎在西部贫困大山里创业
我奋斗 我幸福|王金超:扎在西部贫困大山里创业

放棄在北京舒適的工作生活條件,一頭扎進西秦嶺山區的貧困鄉村創業。2014年,剛從南昌大學畢業不久的“90後”王金超做出這個選擇時,著實讓父母吃了一驚,也讓身邊的人“大跌眼鏡”。

儘管父母一再反對,王金超還是懷揣著夢想,邁開了西部考察的步伐。他駕車從西安出發,沿著絲綢之路一路向西考察。“以前對西部的概念是黃土高原、乾旱荒涼,沒想到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的隴南,生態很好且沒有工業汙染,感覺非常適合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於是我決定在這裡發展。”

隴南市禮縣是先秦文化和中華原生文明的搖籃,也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片區縣和全國蘋果生產重點縣。王金超說,到禮縣考察前,他在網上聯繫到了鹽官鎮龍池村的黨支部書記劉世強。經過考察,他認為龍池村非常合適發展特色農業,特別是有機蘋果的種植。2015年10月,他們在龍池村註冊成立了以果樹種植為主、養殖業為輔的盛德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剛涉足農業,一切都要從頭學起,為此我和團隊購買了很多專業書籍,虛心向技術人員請教,邊學邊幹,逐步豐富完善自己的農業知識。”王金超說。

“這幫年輕人剛一來就想著怎麼為我們這裡的老百姓乾點事,幫他們增加收入,帶動他們致富,讓我們村“兩委”的一班人都很感動。”劉世強說,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一次性流轉了村裡2200畝撂荒地,流轉期限30年,流轉費3年一付,群眾每年每畝地能拿到180元土地流轉收入。至今,合作社蘋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00畝。

我奋斗 我幸福|王金超:扎在西部贫困大山里创业

在王金超的心裡,做大做強合作社、帶動鄉親奔小康既是他們當初決定來西部創業的初心,也是如今盛德合作社向前發展的核心理念。經過近3年實踐,盛德合作社已形成了“有機種植、生態養殖、和諧共存、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如今,合作社每年都帶動龍池村及周邊村莊的農戶增加務工收入130萬元以上。同時,合作社的養殖項目也已啟動:去年4月從山東汶上縣引進了3000只蘆花雞進行養殖,生產出的有機雞蛋於今年年初開始銷售,主要銷往北京,市場行情非常好,每顆雞蛋最低的售價達到2.7元;9月,合作社開始建設羊場,第一期已養殖500只小尾寒羊……王金超說,隨著合作社的不斷髮展,他們將會更好地帶動當地農民群眾脫貧增收。下一步,他們將鼓勵吸引更多農戶以土地等生產資料入股合作社,並嚴格按照合作社生產流程進行蘋果的標準化種植,帶動他們擺脫貧困增收致富。“我們的目標是在龍池村打造一個有機蘋果的生產基地,並以基地為核心,輻射帶動當地的蘋果產區。”王金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