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多管齊下狠抓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院落乾淨,房屋整齊,公路開到村口,出行很便捷。”這是良慶區大塘鎮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區村民們對新環境的由衷讚美。走入小區,寬闊平坦的村道與錯落有致的新居展示著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從貧瘠大山搬出來的貧困戶住進了新房,生活一派喜氣洋洋。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去年,貧困戶羅孟耀從十多公里外深山中的百樂村搬到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區,不僅分到了一套房,還按政策拿到了補償款。新房裡,電視、冰箱等家用電器應有盡有,讓羅孟耀對新生活充滿了期待。

“真的要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羅孟耀滿懷感激地說,過去住在山上,不僅生活環境差、交通不方便,收入也很不穩定。而移民安置小區乾淨整潔,毗鄰南北二級公路和南寧現代工業產業園,無論是生活環境、交通條件還是就業環境,都比山上好很多。

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區解決了大塘鎮243戶568人的住房問題。小區在2017年底建設完成了該鎮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30套住房,搬遷130戶303人,貧困戶搬遷入住率達100%。“項目的建成,一方面讓貧困戶擺脫了交通閉塞、路途不便的環境,極大地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有望依託附近的南寧現代工業產業園,讓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確保搬遷後有穩定收入來源。”大塘鎮黨委書記謝歡說。

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區是我市易地移民扶貧搬遷及其後續扶持工作的一個縮影。

作為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貧瘠山區脫貧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一場浩大的移民搬遷工程在我市積極推行。面對路不通、水不通、無產業這些自然條件的制約,我市不斷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緊緊圍繞“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業有崗位、遷出能穩定”的奮鬥目標,多管齊下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使移民搬出了新生活,經濟發展獲得了新支撐,脫貧攻堅找到了突破口,通過搬遷實現了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老家在馬山縣白山鎮古腰村的脫貧戶黃玉文今年農曆新年前住進了縣城荷花苑小區一套面積為80多平方米的3房住宅,徹底擺脫了老舊的房子和惡劣的生活環境。

古腰村地處大石山區,山多地少,“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黃玉文的老房子年代久遠、年久失修,“每當颳風下雨,家裡都會漏水,而且山區土地只能種些玉米,正好夠自己吃。”黃玉文說。得知馬山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後,黃玉文提交搬遷申請,並最終落戶縣城,“現在我也跟城裡人一樣,住進了小區,住進了樓房。”黃玉文笑道。

迄今為止,我市2016、2017年計劃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60102人,分佈於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良慶區4個縣區。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2016、2017年共28個項目已建成19個,竣工住房14148套、竣工率96.18%,幫助47329人搬入新居,開始了新生活。

為層層壓實安置點建設工作的責任,有力有序地推動移民搬遷工作,我市按照“市包縣、縣包點”的責任制,採取“包建設進度、包工程質量、包資金監管、包搬遷入住、包後續產業發展、包就業創業、包穩定脫貧、包考核驗收”的“八包”模式,全市共安排包點處級領導45名、專門工作班子成員163人,駐點協調解決工作落實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