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作者/ 高慶秀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猶記得去年上海電影節開幕論壇上,時任阿里影業CEO的俞永福與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談笑風生的精彩一幕。

俞永福說,阿里影業只做水煤電,不跟傳統影視公司競爭。但話音剛落,王長田說,有一天永福會收回他說的話,就像我收回之前說過的話一樣。

今天,同樣是上海電影節金爵獎開幕論壇上,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大麥網CEO樊路遠第一次在行業公開場合露面。

面對中影、上影、華誼和博納這些至少有19年曆史的影視公司老總,互聯網出身的樊路遠姿態相當謙卑,稱自己才剛剛入行10個月,對影視行業還不太熟悉,要跟各位大哥好好學習,論壇期間還不時在紙上做記錄。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但這種謙卑的心態,既無法掩飾樊路遠對阿里影業未來規劃的信念,也無法掩飾他的野心。

“除了做水煤電基礎設施以外,還要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無上限的投入,培養優秀編劇和製片人。”

在過去的4年中,阿里影業三次換帥。

第一任CEO張強,將阿里影業帶入影視圈,與跟各家大型影視公司達成資本合作,重視影視內容製作;第二任CEO俞永福,將阿里影業按照互聯網公司來規劃,一方面將阿里影業的定位調整為影視行業“水煤電”基礎服務角色。

今天,在上海電影節的論壇,以及論壇之後的媒體群訪環節,樊路遠無疑釋放一個很明確的信號。阿里影業會在繼續做好“水煤電”角色的同時,將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包括對編劇、製片人等人才培養。

互聯網產品出身背景是樊路遠的短板,確實會有對電影行業不熟悉的情況,但也同樣是他的優勢,他曾經是支付寶快捷支付產品的帶頭人,也是淘票票的創始人之一。

未來,阿里影業平臺產品方面,或許將迎來大跨步飛躍。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成立五大工作室,

對優質內容持續無上限投入

一番“唯IP論”“不跟專業編劇合作”的論調拋出後,立即把阿里影業推上風頭浪尖。包括束煥、史航、宋方金、汪海林等多位知名編劇聯名送給阿里影業一句話,走好,不送。

去年的上海電影節上,俞永福表示,阿里影業要做水煤電,不跟傳統影視公司競爭。也被業內解讀為,只做平臺服務,不做內容。

在內容創作方面的欠缺,一直是阿里影業的短板,但樊路遠想彌補阿里影業在內容開發商上落下的課。今日,他重申一點,沒有內容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阿里巴巴將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

“我對’IP’熱持有保留意見,但對劇本有高度認知。劇本是一劇之本,只有好劇本才會有好的導演看上,有了好導演才會有很優秀多演員聚攏過來。未來的影視創作中,編劇很重要,導演很重要,製片人很重要。這三個是真正讓影視作品成為好產品的鐵三角。”

從去年8月上任到現在,將近1年的時間裡,阿里影業在樊路遠的帶領下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不久前受到CDR消息影響,阿里旗下各業務板塊股價暴漲,阿里影業市值也達到300億港元。此外,阿里影業與開心麻花共同出品的《西虹市首富》也即將上映。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但這些變化都趕不上阿里影業悄悄成立五大工作室來的劇烈。

根據樊路遠描述,五大工作室的創作人才都是阿里影業自己培養的,他們雖然不是阿里背景,但已經加入阿里三四年時間,以前是從各個工作室招募而來。

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幾年時間,這也是阿里影業第一次披露自身體系內人才培養結果。

最早在《三生三世》影片探班中,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還曾經在順義的拍攝現場採訪過一位導演委培生,那是阿里影業A計劃中的第一批實習生,現在看來,正好過去兩三年的時間了。

工作室制度是自身缺乏創作人才情況下,更加有效的項目開發方式。

最開始是完美影視做了七大電視劇的電視劇工作室。後來,騰訊影業旗下也成立了大夢、黑體、進化娛樂三大工作室,負責不同類型的影片製作,而且還有各種外圍的衛星工作室,比如鈕承澤工作室。

“不同的工作室也負責不同類型影片的開發,比如言情、青春偶像、偵探等,公司會根據不同的劇本分到不同的工作室。但總體來說,還是要做一些正面向的電影,驚悚片或者恐怖片暫不涉及。”樊路遠透露。

此前,曾經不少片單都成為PPT項目,其中有部分原因是一些IP改編不成功。提到經典IP改編難度,樊路遠還呼籲現在的小說作者,除了創作小說以外,多寫寫劇本,培養一下這方面的能力。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繼續加大“水煤電”等基礎設施服務,

淘票票首當其衝

除了內容投入無上限以外,對淘票票的投入也無上限,後者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購票平臺。

如果你熟悉阿里影業的財報就會發現,從2016年到現在,阿里影業最大的虧損業務都來自於電影互聯網發行推廣,也就是淘票票的票補。但幾年下來阿里影業在淘票票上的投入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加激進。

2017年,阿里影業的銷售及市場費用為人民幣11.87億元,是2016年5.24億元的兩倍多。僅僅2017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阿里影業共在淘票票身上投入了20.36億元。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慶幸的是,大投入之下,淘票票的成長也顯而易見。此前淘票票曾經宣佈,2018年第一季度,躍居在線售票平臺首位,市場份額增長至43.6%。根據最新財報顯示,互聯網宣傳發行業務在本期內錄得了26.59億元,佔比高達80.50%。

當然,淘票票的盈利來源並不僅僅來自於在線售票業務,參與電影的投資與發行,或許使其在本期內盈利可以大量增長的原因。

在今天的論壇上和會後的群訪中,樊路遠兩次提及今年春節檔,淘票票作為《紅海行動》以及《唐人街探案2》的聯合發行方。再往前推,淘票票還參與了《芳華》以及《追龍》等同樣口碑票房雙贏的頭部影片發行。

相比淘票票何時能盈利,樊路遠更關心作為互聯網服務平臺如何為用戶提供公平服務。

不久前,《後來的我們》受票務平臺操作出票的事件引發了電影行業內廣泛討論;前一段時間,導演丁晟也曾經用公開的方式對光線傳媒宣發費用的使用上提出質疑。

一時間,電影數據透明化成為行業話題。實際上,在此之前,阿里影業就已經推出了“燈塔計劃”,力求通過阿里雲等阿里自有的內部工具和影片數據體系將“燈塔”打造成一個公開透明的互聯網數字媒體宣發平臺,讓宣發變得更加高效和精準。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阿里影業&阿里雲“燈塔計劃

樊路遠舉例說,淘票票是行業內唯一可以把製片方事實票補數據展示出來的平臺。“以前你投媒體的費用沒法查看,現在可以跟劇片方的需求去投,成本是大幅度下降的。”

可以說,打廣告,搶排片等傳統宣發方式已經無法更有效的拉動觀眾走進影院,互聯網生態下的電影市場需要更智能化、精準化的宣發模式。而為用戶提供平臺服務,做水煤電等基礎設施是阿里影業這類互聯網電影公司的長項。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燈塔開發規劃,熱力站、大V寶、爆米花指數和試金石線下服務目前已上線,後期的1.1版本還將添加紅包通、試金石、點映寶,2.0版本推出萬店齊發、八爪魚限量內測,未來還將實現用戶招募、明星直播、淘影問答等更多的功能。

簡而言之,燈塔將成為影片與觀眾的互動平臺,用技術改變效率的模式。此外,阿里影業現在對娛樂寶的思路有些變化。

“我們進行了一些調整。比如我們一些電影電視劇回款週期比較長的項目,會在資金上做一些支持。這種行業內都在做,但是一直沒有形成體系化,我們通過我們的平臺給他提供一些幫助。”樊路遠說。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對影視投入方面,

BAT才是影視行業的打工者

在基礎設施方面,樊路遠是可以大有可為的。畢竟他是互聯網背景出身,當初請他來做阿里影業的CEO也是看中他在產品研發方面的能力。

在本次群訪活動的採訪間可以看到三個易拉寶,除了淘票票和燈塔平臺以外,第三個就是阿里魚。樊路遠認為,阿里魚是整個阿里集團所有衍生品彙聚的地方,國外衍生品產業鏈已經很成熟,今後很多東西,阿里影業也會慢慢做起來。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在內容方面,阿里影業的策略是不著急,繼續堅持。

阿里影業此前的項目開發步伐都比較慢,4年前,文化中國曾經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等人有20部片約,但直到2017年才上映了一部《擺渡人》。

按照集團給阿里影業的製作節奏,每年做出8部左右的影片。但現階段,對於阿里影業來說,完成目標壓力山大。

樊路遠說:“做內容要有堅持,你看《前任1》《前任2》都沒有爆,但是《前任3》爆了。所以你不能說,老樊來了,明年就出5部票房超過20億票房的電影,這也不太可能。”

今天的論壇上,他拋出一個自己對電影行業的疑惑:

一個IP轉化成劇本需要兩年,劇本打磨一年,一共3年,從製作到播出,有需要一年,整個過程可能需要4-5年,像《無問西東》創作了7年之久。看起來,這個行業真的不賺錢,但為何還是有大量資本持續投入?

最後他自己回答這個問題說,就像小時候看完《少林寺》之後會覺得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一樣,有一種狹義精神在裡面。電影可以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精深支柱。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丨專訪阿里影業樊路遠

在樊路遠看來,當物質文明達到一定程度,你不能天天打遊戲吧?頸椎病都打出來了,而且還不跟別人溝通。“人是群居動物,大家一起看看電影和演出,這才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而不是僅僅打遊戲。”

以前博納影業CEO於冬有句名言,“將來影視公司都要為BAT打工”。但在樊路遠看來,在資本和時間投入上,BAT才是這個行業的打工者。

“不管阿里影業也好,還是優酷也好,僅僅優酷去年就投入了100多億到行業中;阿里影業去年在基礎設施方面也是投入了幾十億,包括內容建設中去的。只有這樣,才能把行業用商業推動起來。”

到今年為止,博納已經成立19年,華誼兄弟成立24年,而阿里影業才剛剛成立4年。但樊路遠有信心,在10年之後再返回頭來看阿里影業,一定覺得它是一家有價值的公司。他堅信,電影行業一定可以升級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