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淨空法師開示

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淨空法師開示。成就自己第一樁事情就是斷煩惱,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修行修什麼?就是修這個。在哪裡修?日常生活當中修。看到一樁心裡喜歡的事情,感到很快樂,這很快樂是煩惱習氣,起用了,作祟了。要趕緊把這個快樂降溫,不要得意忘形。

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淨空法師開示

不能說沒有快樂,要有適當的度數,不能過分。沒有也不行,過分了也不行,所以講求中道。微微笑一笑就可以了,不要手舞足蹈,得意忘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想開口罵人了。趕快把這個念頭放下,保持溫和。不要有不愉快的臉色,這就是修行,這就是佛事。如何學得能跟菩薩一樣,恩怨平等。

對於冤家對頭跟自己的親人,用平等心對待,這個人是菩薩,這個人是覺有情。所以修行在哪裡?在生活當中,飲食起居之間。吃飯的時候,不要挑剔自己喜歡吃的。喜歡吃的就是煩惱,就是分別執著。要放下、要隨緣,不要挑剔。舌頭知道五味,酸甜苦辣鹹,知道。要不知道那叫麻木不仁,那錯了。知道而不起這些作用,對一切味道是平等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什麼都好,這是菩薩行。

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淨空法師開示

穿衣、待人、處世、工作覺而不迷,做得非常快樂,過得非常幸福。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自己不快樂,別人也受罪,每個人心情都不會舒暢。所以修行一定要曉得,是在生活當中修,在待人接物當中修,在處世當中修。依什麼?就是依三寶,最高指導原則。覺而不迷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淨而不染是皈依僧。

你看三寶代表的是覺正淨,這是佛教化眾生,上面對等覺菩薩,下面對無間地獄。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要掌握住,今天學佛同修都受過三皈。有沒有掌握到原則?沒有。甚至於這三皈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只知道我皈依三寶,我就是佛的正式的弟子,我就入佛門了,不見得。

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這叫真功夫,淨空法師開示

章嘉大師早年告訴我的標準,佛教重實質,諸佛菩薩重視實質,不重視形式。有形式沒有實質,世間人承認你,佛菩薩不承認。真正乾的人,沒有受過正式三皈的儀式,世間人不承認是佛弟子,佛菩薩承認。你念佛,佛會來接引你,佛菩薩承認,這個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