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從4月開始,前快的創始人陳偉星多次公開怒懟EOS,一次比一次狠。陳偉星除了快的創始人的標籤,他還有天使投資人的標籤,是幣圈、鏈圈的網紅一號人物。

陳偉星愛懟人,從懟朱嘯虎到懟李笑來,幣圈大佬幾乎被懟了遍,再到這次對BM,每次都惹來許多的討論,過去,有人說他是個耿直BOY。但是,最近這股風口好像突然間逆轉了。

不過大象君始終認為,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作為同是幣圈一員,幣圈懟懟陳偉星,究竟所為何事?

首先看一下,陳偉星懟EOS的言論。

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這一段話長是夠長了,邏輯卻有待商榷,要麼就是認知水平真的很低,顯然以陳偉星的智商不是認知水平的問題,那麼就是故意趁熱度為了黑而黑,關鍵裡面還隱含有某種意思"只准你BM圈錢發幣,不準其他人圈錢發幣?"實在有些讓人費解。

不過這都輪不上大象君來懟,陳偉星的言論,迅速引起了各種EOS大佬們反駁,一時間,陳偉星再次被架上"腳手架"。

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A、金馬懟陳偉星

金馬在朋友圈轉發了陳偉星相關言論,並有評論:

a,天天研究割韭菜理論,配得上評論EOS?

b,長點心吧,還打車鏈?

記得金馬之前發過一篇長文舌戰群黑,把那些黑EOS的所謂的幣圈大佬一頓狂懟,這次金馬雖然沒有長篇大論,但是這兩句話也讓人看得過癮。

另外說句題外話,區塊鏈世界發展太快,如果不能快速更新認知,真的是會落後很快,從之前金馬那篇長文,大象君發現很多傳統的幣圈大佬認知水平已經跟不上了,反而很多幣乎上面的作者的認知水平非常高而且領先,因為幣乎真是一個保持區塊鏈認知水平不會落後的平臺,幣乎提高了我們的認知水平。

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B、老貓懟陳偉星

a,EOS本來就公開說明不賣給中國人,手裡持有的都是自己想辦法買的好不好?現在倒好了,40億美金全是中國人的錢了。我朋友對他的評價非常到位。

b,打民族主義牌的,不是傻逼就是壞人,好像全世界就他值錢,實際上用群體挾持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因為他知道寫成全世界的錢就沒人看了,所以可以不顧事實。

c、石墨烯是bts的概念,操作系統是一個很中性的詞,超級節點,鏈的爸爸是我發明的詞語,似乎這些和EOS無關,別人不能說話咯?就你嘴巴大?打車鏈你為啥叫鏈?不叫打車應用?

d、最危險的不是壞人,而是那種明明壞,卻偽裝成耿直的人。

貓叔總是能找到關鍵,逐條對陳偉星的言論進行了反駁,言語犀利,結論就是大家要小心這個偽裝成耿直的人。

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C、李笑來懟陳偉星

顯然被懟過的李笑來也看不下去了,雖然沒有正面的提到陳偉星,但是言語間,幽默的透露出了對此人的鄙視。

"買了個域名,shareos.io,沒準哪天一高興,我就基於EOS發個公鏈,叫共享鏈,共享汽車、共享房產、共享自行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啥啥啥,只要是共享經濟,就可以上鍊。。。又沒準,我已經開始幹了?"

打車鏈熱度攀升,號稱媲美諾貝爾獎。。。

一邊是陳偉星懟EOS和各大佬懟陳偉星,另外一邊陳偉星的打車鏈熱度迅速攀升。什麼是打車鏈,按照陳偉星的說法"一個由勞動者和消費者共享的平臺,而非資本家控制的平臺。用基於區塊鏈的燃燒模型,取代基於資產負債表的收入模型,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級的偉大社會實驗。"

媲美諾貝爾獎?滴滴都不敢這麼說,"基於區塊鏈的燃燒模型,取代基於資產負債表的收入模型",燃燒模型?是什麼,而且似乎收入模型並不是打車鏈這種共享經濟項目通證經濟設計的關鍵。

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雖然打車鏈目前什麼還沒有,只是一個概念,但是有一個新聞卻讓大象君大吃一驚,幣安旗下Binance Labs宣佈成立10億美金的社會影響力基金,陳偉星的打車鏈是幣安Labs的首個孵化項目。不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假,但無疑從打車鏈熱度上看陳偉星還是成功了。

幣圈懟懟陳偉星 何來無緣無故的“恨”?

最後,大象君認為區塊鏈目前離實體經濟項目還很遙遠,目前連內容平臺這種虛擬資產項目的通證經濟都還在初始發展階段,而現階段做打車鏈這種深度參與實體經濟的區塊鏈項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時機遠沒有成熟。因此,無論是哪個平臺支持它,還是要謹記老貓的話,小心偽裝成耿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