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法國是歐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蹟及鄉野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風情萬種的花都巴黎,美麗迷人的藍色海岸,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場等,都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

法國還有20多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以盧浮宮和聖母院為中心的巴黎塞納河濱、凡爾賽宮、楓丹白露、斯特拉斯堡、聖米歇爾山、香波堡等。下面就跟隨世界風俗網的介紹,來一起領略10個最值得一去的法國旅遊景點吧!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於1889年建成,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埃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

埃菲爾鐵塔佔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賽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分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115米,第三層274米;除了第三層平臺沒有縫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現已安裝電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層都設有酒吧和飯館,供遊客在此小憩,領略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全景:每逢晴空萬里,這裡可以看到遠達70公里之內的景色。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標誌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它和紐約的帝國大廈、東京的電視塔同被譽為世界三大著名建築。

埃菲爾鐵塔從1887年起建,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臺,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隻鉚釘,極為壯觀。

1889埃菲爾鐵塔風光集萃(20張)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式剪綵,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埃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埃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 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 直到紐約帝國大廈的出現。 它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 據說它對地面的壓強只有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麼大。塔的四個面上, 銘刻了72個科學家的名字, 都是為了保護鐵塔不被摧毀而從事研究的人們。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歷史背景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標誌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它和紐約的帝國大廈、東京的電視塔同被譽為世界三大著名建築。

1889年,法國大革命100週年,巴黎舉辦了大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博覽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爾鐵塔。它成為當時席捲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徵。

埃菲爾鐵塔的設計者是法國建築師居斯塔夫·埃菲爾。早年他以旱橋專家而聞名。他一生中傑作累累,遍佈世界,但使他名揚四海的還是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鐵塔。用他自己的話說:埃菲爾鐵塔“把我淹沒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當初,法國政府雖然決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鐵塔,但提供的資金只是所需費用的1/5。埃菲爾為實現他的設計,曾將他的建築工程公司和全部財產抵押給銀行作為工程投資。

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於,1889年3月31日這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大功告埃菲爾鐵塔(10張)成。埃菲爾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不過,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屬的,而且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由於鐵塔上的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所以裝配時沒出一點差錯。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中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可見設計之合理、計算之精確。據統計,僅鐵塔的設計草圖就有5300多張,其中包括1700張全圖。

建成後的埃菲爾鐵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終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如今,鐵塔上增設了廣播和電視天線,它的總高已達320米。站在塔上,整個巴黎都在腳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到1988年,“鐵娘子”已迎接來自五大洲的遊客1.23億人次。

19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為此巴黎鐵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紀念活動,重現了百年前埃菲爾率眾登頂的歷史場景:身著黑色禮服、頭戴寬邊禮帽、手持國旗的“埃菲爾”和30名“知名人士”、“建築工人”,在隆重的鼓樂聲中拾級而上。當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頂時,21響禮炮齊鳴,群鴿繞塔飛翔,彩色氣球飄上藍天。在鐵塔2層平臺的圍欄上懸掛著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的“慶祝鐵塔100歲”的彩色條幅。無數遊客翹首目睹了這一壯觀場面。

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經過20世紀80年代初的大修之後風采依舊,巍然屹立在塞納河畔。它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

埃菲爾鐵塔佔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賽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分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115米,第三層274米。除了第三層平臺沒有縫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現已安裝電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層都設有酒吧和飯館,供遊客在此小憩,領略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全景:每逢晴空萬里,這裡可以看到遠達70公里之內的景色。鐵塔的設計者埃菲爾先生當初交付圖紙時就曾說:“只有適當的油漆,才能保障這座金屬建築的壽命。”這句話對於鐵娘子的維護很是適用,它是不是同時也更適合於現今人們情感的維繫:細緻關懷,善始善終,這才是人間大美之所在。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巴黎的標誌

埃菲爾鐵塔(又譯“艾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著名鐵塔,坐落在塞納河南岸馬爾斯廣場的埃菲爾北端。1887年1月26日動工,1889年5月15日開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巴黎鐵塔還有如巴黎聖母院,盧浮宮,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一樣是巴黎的地標性建築。

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徵,那麼,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就是現代巴黎的標誌。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週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並建造一座象徵法國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徵方案裡,選中了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埃菲爾的設計:一座象徵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埃菲爾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埃菲爾鐵塔的奇蹟

一般而言建築都是在學習前作的基礎上提升的,例如想要蓋一座10層的高樓最好先研究一下8、9層的建築。而對於埃菲爾而言就沒這麼幸運,之前沒有任何的建築能夠達到鐵塔的高度。

為了完成鐵塔的建造,埃菲爾設計了許多具有創造性的技術:

●和當時其他的大型建築工程不同,埃菲爾預先在自己的車間裡面製造好所有的部件。也就是說,當這些部件被送往工地的時候,能夠很快速的安裝完畢。

●鉚釘孔預先以十分之一毫米的容差製作完畢,使得20個鉚接小組能夠每天裝配1650個鉚釘。

●建造鐵塔的每個部件都不超過3噸重,這使得小型起重機得以普遍應用。

三個瞭望臺

法國人說,埃菲爾鐵塔是“首都的瞭望臺”,事實的確如此。它設有上、中、下三個瞭望臺,可同時容納上萬人,三個瞭望臺各有不同的視野,也帶來不同的情趣。一個世紀以來,每年大約有300萬人登臨塔頂,俯瞰巴黎市容,歎為觀止。

最高層瞭望臺離地面274米,若沿1652級階梯而上,差不多要一個小時,當然也可採電梯登高。這裡最宜遠望,它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幅巨大的地圖,條條大道條條小巷劃出無數根寬窄不同的線。全巴黎盡在腳下,當白天視野清晰時,極目可望60公里開外。

中層瞭望臺離地面115米。有人說,從這一層向外張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確,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綠蔭中的盧浮宮、白色的蒙馬聖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傍晚登塔,則見夜色如畫,繁燈似錦,翠映林蔭,那些交織如網的街燈,真如雨後珠網,粒粒晶瑩。這一層還有一個裝潢考究的全景餐廳,終年都是顧客盈門,座位必須提前預訂才行。

最下層瞭望臺面積最大,相當寬敞,設有會議廳、電影廳、餐廳、商店和郵局等各種服務設施。在穿梭往來的人群中,好像置身於鬧市,而忘記這畢竟是57米的高空。從這裡觀賞近景最為理想。北面的夏洛宮及其水花飛濺的噴水池、塔腳下靜靜流過的塞納河水、南面戰神校場的大草坪和法蘭西軍校的古老建築,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風景畫。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驚人之舉

1.1891年,巴黎的一位麵包師踩著高蹺走了636級,爬到了鐵塔第一層。

2.1911年,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爾德的法國裁縫師,穿著自己設計的有彈簧的蝙蝠翅膀形狀的披風,從鐵塔頂端的護牆上往下飛。但不幸的是,他自制的“披風遠征號”在飛行時失控,他在一大批觀眾的面前飛向了死亡的地獄。他以巨大的力量撞在地面上,撞開了一個足足有30釐米深的大洞。事後,醫生檢查了他的身體。醫生說,雷菲爾德也許在撞到地面以前就已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3.1923年6月,一位名叫皮埃爾·拉布裡克的法國作家從第二層頂端沿著鐵塔騎自行車回到地面。

4.1926年11月,為了給住在附近的兄弟留個好印象,一位名叫萊昂·科洛的法國人企圖駕飛機穿越兩個塔墩之間的間隔。他幾乎成功了,但在最後時刻,他被太陽光照花了眼。因此,他只好向左轉,接著撞到了一根無線電天線,飛機馬上著火了,萊昂也命喪九泉。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在盟軍快要從德國人手裡奪回巴黎前,一位美國飛行員做了跟萊昂一樣的一次飛行壯舉,這次他成功了。

6.作為鐵塔75歲生日慶祝的一部分,一支登山隊攀登上了鐵塔——他們沒有用任何梯子!

7.1968年,有人將一頭奶牛吊上了塔頂,以此來鼓勵人們多買牛奶、黃油和奶酪之類的乳製品。

8.每年,鐵塔都要完成一次自己的壯舉——自動升高。因為在炎熱的夏天,鐵塔會因受熱膨脹而自動升高約17釐米——但在天氣變冷時,鐵塔會自動收縮至正常水平。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旅遊指南

門票:使用電梯到達鐵塔一層,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4.3歐元/人,12歲以下3歲以上兒童2.4歐元/人;使用電梯到達鐵塔二層,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7.7歐元/人,12歲以下3歲以上兒童4.2歐元/人;使用電梯到達鐵塔頂層,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11歐元/人,12歲以下3歲以上兒童6歐元/人;使用樓梯到達鐵塔一層二層,25歲以上成人3.8歐元/人,25歲以下成人3.0歐元/人;所有門票對3歲以下兒童,一律免收。

開放時間:09:30-23:00(1月1日到6月15日,9月3日到12月31日);09:00-24:00(6月16到9月2日)。

到達方式:乘坐42、69、72、82、87公交車可到達。 

飲食:在鐵塔的一層和二層,有餐館,分別為ALTITUDE 95(鐵塔離地高度95米處)和LE JULES VERNE(鐵塔離地高度125米處),為遊客提供餐飲服務,此外,在鐵塔入口處,還有小吃店和冰激凌店。

購物:在鐵塔入口和鐵塔一層、二層等處,設有紀念品商店。

紀念品:建議在鐵塔上購買小型金屬模型。這種模型雖然非常昂貴,大概5-10歐元一個小的鐵模型,但做工很精緻。在黑人的手裡買,一歐元可以購買到六七個,但十分粗糙,還要謹防小偷。但是紀念筆、本、橡皮、相框之類的建議在塔上購買。除塔上以外地方很難再購買到。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建成於1345年。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巴黎聖母院》中將其稱作“石頭交響樂”。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築物已經有兩百年曆史,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築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築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教堂形體方正,儀態莊嚴。正面朝西分三層,高69米,底層並排三座桃形大門洞,左為聖母門,右為聖安娜門,中為最後的審判。門上佈滿了雕飾,描述聖經的故事。門捲上是長條壁龕,放置著古猶太和以色列28王的雕像。

聖母院後殿始建於137O年,它不但是整組建築的終端,而且它本身還創造了一種影響到每一部位結構的動感,從高低腳拱到肋狀構架,都體現了這種動感。

聖母院位於市中心的西堤島上,塔樓是環顧巴黎的最佳地點,可眺望塞納河上的風光及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

交通:地鐵4線Cite站。

門票|開放時間: 教堂免費,塔樓5.5歐元,老人、學生、18-25歲青年3.5歐元,18歲以下免費,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免費。

開放時間:

教堂:週一至週五8∶00~18∶45,週六和週日8∶00~19∶45;

塔樓:10月至3月10∶00~17∶30,4月至6月、9月9∶30~19∶30,7月至8月9∶00~22∶00。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盧浮宮博物館

盧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藝術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象。其中最重要的鎮館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還有:《狄安娜出浴圖》、《丑角演員》、《拿破崙一世加冕禮》、《自由之神引導人民》、《編花帶的姑娘》等。 這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法國國王繼承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是一座玻璃金字塔,它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金字塔建成時引起巴黎人的強烈不滿,但他們很快接受了它,現在它已經成為巴黎最新的熱門景點之一。

交通:地鐵1、7線,Palais Royal Musee du Louvre站。

門票|開放時間:9歐元,下午15點之後和週六全天5歐元,每月第一個週日免費。 週一至週三9∶00~22∶00,週四至週日9∶00~18∶00,週二閉館,節假日閉館。

友情提示:售票大廳有免費的中文遊覽圖。每到免費日參觀者會非常多,最好一早去排隊。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巴黎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巴黎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

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蹟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勳章、獎章。另外,還有兩間配有法語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臺,從這裡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人。”據說,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這裡都會點起不滅的火焰。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招展飄揚。

到今天,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鬥。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下通過;而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塞納河

塞納河是法國最大河流之一,在巴黎市區河段長度約20公里。塞納河橫貫巴黎,人們通常把北岸稱為“右岸”,把南岸稱為“左岸”。現在,“左岸”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而成了藝術青年、-族的註冊商標。

乘塞納河的遊船欣賞兩岸,可以看到諸多名勝,如盧浮宮、大宮和小宮、奧賽博物館、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等。

遊船:11歐元,日遊夜遊均可。推薦傍晚落日時分,最為浪漫。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楓丹白露宮

楓丹白露宮位於巴黎東南65公里處,森林環抱,是巴黎人最喜愛的遠足目的地。楓丹白露宮原是一座皇家狩獵行宮,在弗朗索瓦一世和享利二世時期被擴建成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宮殿中最重要的一座。直到19世紀它的修繕擴建都未停止過,眾多著名的建築家和藝術家參與了這座法國曆代帝王行宮的建設,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都在這裡留下了痕跡。

現存的建築有13世紀聖·路易時期的一座城堡主塔,六個朝代國王修建的王府,五個院落,以及四座代表四個時代特色的花園。但建築外部仍保留著傳統的法國哥特式風格。

楓丹白露皇宮的主要建築是兩層樓群,房間數不勝數,而這些樓群又以一個個漂亮的內廷花園隔開。其中最有名的是白馬庭院,拿破崙就是在這裡告別了跟隨他戎馬生涯20年的將士們,因此,“白馬院”也稱“永別院”,可以說是楓丹白露宮最富有歷史意義的房間。

楓丹白露宮還有一間中國廳,是第二帝國時期歐也妮王后建造的。玻璃櫥窗內陳列著香爐、金玉飾品、牙雕、玉雕、瓷器等藝術珍品,還有不少明、清時代的繪畫。這些珍寶多是從圓明園搶掠而來。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目前開放參觀的主要有馬蹄樓、弗朗索瓦長廊、小教堂、寶座殿、舞會廳、黛安長廊、拿破崙的客廳,以及皇帝皇后們的臥室、書房、套房、客廳等等,還專門闢有一個拿破崙一世紀念館。

交通

從巴黎里昂車站搭乘前往蒙特涅(Montereau)方向的火車,在楓丹白露站下車,車程40~60分鐘。再穿過地下道搭乘公共汽車,車程約15分鐘。

門票|開放時間

有兩條線路可選擇:大殿線路5.5歐元,包括文藝復興展館、皇帝寢宮、辦公大廳、中國館等;小殿線路3歐元,主要是拿破崙一世博物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免費。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日。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

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法語: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是法國巴黎一個著名地標,位於巴黎西部拉德芳斯商業區著名的歷史軸線末端,與埃菲爾鐵塔成為法國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建築之一。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也常被稱為大凱旋門(La Grande Arche)或新凱旋門。

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於1989年7月14日正式揭幕,並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以紀念法國大革命200週年,當年的七大工業國組織高峰會也選擇在這裡舉行。對外開放則是從1989年8月26日開始。新凱旋門完成後,成為貫穿巴黎市區歷史軸的一部份。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立方體(高110米、寬108米、深112米),從建築結構的角度來看,新凱旋門外表像是一個四維的超正方體(一個超立方體)被投影到三維的空間中。

新凱旋門有一個預力混凝土的框架,外表則是覆蓋著玻璃與來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大理石,並由法國的土木工程公司布依格(Bouygues)所建造完成。新凱旋門中間則有一片“雲”,建築師當初設計的目的是保護訪客可以不受到風雨的侵襲。“雲”是採用工程師彼得•瑞斯(Peter Rice)的設計,使用鐵氟龍材質,並以纜索來支撐覆蓋鐵氟龍的布。

凱旋門的兩側都是政府機構的辦公室,面積約為87000平方米。屋頂的部分則是一個展覽中心。安裝在欣凱旋門兩側門柱之間的幾部通體透明的圓柱形全景觀光電梯可將遊客帶至100多米高的新凱旋門頂部,從這裡可以俯視由著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命令他的首席園藝師安德雷•勒諾特(Andre Le Notre)所建造的歷史軸線,也可以望見凱旋門、香榭麗舍田園大道、協和廣場、杜伊樂麗花園與10公里外的盧浮宮。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位於巴黎以西20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華富麗和充滿想象力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建築群總長580米,包括皇宮城堡、花園、特里亞農宮等。

皇宮中有三個展室:一號展室主要展示精美壁畫和重要人物的雕像,二號展室展出宮內的帝王用品,三號展室主要放映一部200年來巴黎歷史的影片。

宮殿西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漂亮的花園之一,大運河碧波盪漾草坪、水池、噴泉和林蔭道組成變化多端的幾何圖形。 

皇宮中最著名的房間是鏡廳。鏡廳四面牆上都嵌有落地鏡,面向庭園的一面有17扇落地窗,讓房間更顯開闊明亮。在夜晚的舞會上,廳中點燃數以百計的蠟燭,巨大的玻璃鏡反射燭光,房間亮如白晝。

戰神廳牆面以昂貴的高布林織品裝飾,懸掛著路易十六王后等王室成員的畫像。此外還有歌劇廳、禮拜堂、戰事廳、王妃廳等500多間大小廳堂,裝飾風格各不相同,但都極盡奢華。

每年5月至9月,每月第一和第三個週日的下午有1.5小時的噴泉表演,是花園中最令人激動的表演項目。

交通:RER C線Versailles Rive Gauche站,下車後步行約15分鐘。

門票|開放時間:皇宮7.5歐元,花園免費。平日09∶00~19∶00,週一10∶00~18∶00,皇宮09∶45~17∶00。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維克多•雨果之家

維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 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在83年的生命中,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他一生留下的大量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文化財富的一部分。

如果理解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是瞭解他的生活的話,那麼,巴黎的維克多•雨果之家可能就是希望理解雨果的人不可錯過的一個地方。維克多•雨果之家即雨果故居博物館,位於巴黎孚日廣場,於1605年建成,著名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32年到1848年之間的16年居住在這裡,如今這裡再現了這位大文豪一生的幾個重要階段的生活場景。

1902年,雨果百年誕辰之際,在忠實的朋友和支持者保羅•莫里斯(Paul Maurice)的建議下,巴黎市政府將這個公寓改造成雨果故居博物館。保羅•莫里斯除了向市政府捐贈了大量雨果生前使用過的傢俱和物品,雨果的繪畫、詩歌、書籍和手稿等東西以外,同時也向不少藝術家,包括雕塑家羅丹定製了以雨果為主題的藝術品。雨果故居博物館於1903年6月30日開始向公眾開放。

正是保羅•莫里斯捐贈的這些傢俱和雨果-時帶走的那一部分構成了今天雨果故居博物館內主要展覽物件,重新構成了雨果生前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的氣氛。所以,可以說,參觀雨果博物館也就是瀏覽雨果的一生。博物館的七個廳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也就是雨果一生最重要的三個階段,就如作家本人在《行動與話語(Acte et Paroles)》裡劃分的那樣:-前,-中和-以後。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位於巴黎最有名的第16區,主要致力於收藏20世紀的藝術作品,其館藏的精美藝術作品展現了法國乃至世界現代藝術走過的百年曆程。

法國10個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位於著名的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的東翼,這棟建築是為了1937年的國際藝術和科技展覽而建立的。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建立於1961年,收藏了20世紀各種類型的8000多件藝術作品,除了其展覽20世紀歐洲傑出藝術家的作品之外,這裡每隔6周還會舉辦一次現當代藝術展覽。館內的藝術作品主要來自巴勃羅•畢加索、亨利•馬蒂斯、弗拉芒克、費爾南德•萊熱、喬治布拉克、畢卡比亞、莫迪裡阿尼……等許多世界知名的藝術大家。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2010年5月20日,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內發生-事件,包括巴勃羅•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Le pigeon aux petits pois)、亨利•馬蒂斯的《田園》(La Pastorale)、喬治•布拉克的《埃斯特克附近的橄欖樹》(L'Olivier Près de l'Estaque)、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的《風扇前的女人》(La Femme a l'Eventail)與費爾南德•萊熱的《熄滅的蠟燭》(Nature Morte aux Chandeliers)在內的五幅總價值5億歐元的作品失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