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古詩詞30種(下)妙趣橫生長知識

趣味古詩詞30種(下)妙趣橫生長知識

趣味古詩詞30種(下)妙趣橫生長知識

聯珠詩

聯珠詩:又名頂針詩,是用修辭中的頂針格寫成的詩。頂針是用前一句或前聯的結尾詞語,來做後一句或後聯的起頭,使前後兩句頭尾蟬聯,上下遞補。聯珠詩最早見於漢樂府,後代多有續作。

平 陵 東 〔漢〕·無名氏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

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此詩出自《樂府詩集》,其中用了聯珠格,或可看作聯珠詩的初級形態。詩篇揭露官府用“綁票”方式,迫害和敲榨善良無辜的百姓。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唐〕·李 白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聯珠詩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每句蟬聯;二是每聯(或每小節)前後蟬聯;還有一種是每句都吟同一事物,某些詞語在句子中重複出現。


撥 不 斷 〔元〕·馬致遠

嘆寒儒,謾讀書。讀書須索題橋柱,題柱雖乘駟馬車。且看了長安回去。

這首小令選自《全元散曲》除首尾兩句外,都是聯珠格。慨嘆寒儒雖有仕進之心,題柱之志,卻無人賞識。


松 月 〔元〕·明 本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無窮。松生金粉月生免,月抱龍珠松化龍。

月照長空松掛衲,松回禪定月當空。老僧笑指松頭月,松月何妨一處共。

此詩先自趙翼《陔餘叢考》,作者明本,為元代詩僧。這首吟松月詩為聯珠體詩中的另一種格式,即每句都吟同一事物,某些詞語在句子中重複出現,而不是前後蟬聯。


頂 針 詩 〔明〕·吳承恩

半枕松風茶未熟,吟懷瀟灑滿腔春。春不榮華冬不枯,雲來霧往只如無。

無風搖曳婆娑影,有客欣憐福壽圖。圖是西山堅節老,清如南國沒心夫。

夫因側聽稱樑棟,臺為橫柯作憲烏。

此詩選自《西遊記》第六十四回,為唐僧與幾位長老在木仙庵的聯句詩,前一聯的末一字與次聯的第一字相同,前後蟬聯。


離合詩

離合詩:是一種分離、合併字形成字的詩。《滄浪詩話·詩體》:“離合,字相析合成文,孔融'漁父屈節’之詩是也。”常見的情形是,每四句離合一字。即每次句的第一字與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離出一個字,或一個偏旁,或某種筆劃,再與後兩句分離出的字、偏聽、偏旁、筆劃,合併成另一個字,故稱合離詩。也有六句離合為一個字的。


離合作郡姓名字詩 〔漢〕·孔 融

漁父屈節,水潛匿方;與時進止,出寺弛張。呂公磯釣,闔口渭旁;九域有聖,無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於匡;海外有截,隼逝鷹揚。六翮將奮,羽儀未彰;蛇龍之蟄,俾也可忘。玟璇隱曜,美玉韜光。無名無譽,放言深藏;按轡安行,誰謂路長。

前四句的第一句漁字,第二句水字,漁犯水字而去水則存“魚”字;第三句時(繁體)字第四句有寺字,時犯寺字而去寺,則存“日”字。“魚”與“日”字合為“魯”字。“呂公”四句,上聯離“口”,下聯離“或”字,合為國(繁體)字。以下類推。此詩前四句以“漁父屈節”起興,接敘姜太公垂釣於渭水之濱,過著隱居生活,後這周王賞識,有如雄鷹展翅,奮發有為。末敘君臣相待,並轡而行。


作離合詩 〔南朝宋〕·謝靈運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懷繾綣,口脈情亦傷。劇哉歸遊客,處子忽相忘。

“古人”兩句離“口”字,“加我”兩句離“力”字,“劇(繁體)哉”兩句離“刂”,六句詩離合為一個“別”字。全詩寫出了男女離別的場景,可見其匠心獨具。


獨韻詩

獨韻詩:是指詩詞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韻腳,也稱福唐體、獨木橋體。用同字作韻,堪稱奇特。獨韻詩少見,獨韻詞常見。


瑞 鶴 仙·隱括《醉翁亭記》 〔宋〕·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荒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遊也,山餚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籌也。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難,醉翁亭也。

短短一首《瑞鶴仙》,隱括了歐陽修《醉翁亭記》數百字的內容,且保持了原作的藝術風格,十分巧妙。


水 龍 吟 〔宋〕·辛棄疾

聽兮清佩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欽汝,寧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路險兮山高些!愧於獨處無聊些!冬糟春盎,歸來為我,制松醪些!其外芬芳,龍團鳳片,煮雲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樂,樂陶陶些!


醉太平 〔清〕·朱守方

鄰狗吠聲。池魚躍聲。蕭蕭葉墮階聲。聞空梁鼠聲。沉沉鼓聲。寥寥磬聲。

小樓橫笛聲聲。接長街柝聲。


翻韻詩

翻韻詩:是將通常的詞語顛倒過來,使之每句協韻,所以也稱“倒字詩”。內容多寓諷諭之意,詼諧有趣,令人發笑。


贈漳州崔使君鄉飲翻韻詩 〔唐〕·黎灌

慣向溪邊折柳楊,因循行客到州漳。無端觸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飲鄉。

本詩每句句尾均應倒過來理解。據說唐人黎灌是位狂士,他遊歷到福建漳州,常常在酒席上耍酒風,當地舉行鄉飲那天,招待人唯獨不請他,他就寫了這首翻韻詩,遞交崔刺史,同座的人看了都大笑,崔史君馬上派人將他招來。


倒字詩 〔明〕·無名氏

翁仲將來作仲翁,也緣書讀少夫工。馬金堂玉如何人,只好州蘇作判通。

此詩除句尾翻韻外,第二句的“書讀”、第三句的“馬金堂玉”、第四句中的“州蘇”分別是倒字。這位廕生,做蘇州監郡,也就是通判,地位僅次於州府長官,此詩諷刺他胸無點墨。


八音詩

八音詩:古代稱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為八音,代表八種樂器。八音詩就是將八音的名稱,依序冠於每句之首或每聯之首。現存的以〔南朝陳〕沈炯的五古《八音詩》為最早。


八 音 詩 〔南朝陳〕·沈 炯

金屋貯阿嬌,樓閣起迢迢。石頭足年少,大道跨河橋。絲桐無緩節,羅綺自飄飄。

竹煙生薄晚,花色亂春朝。匏瓜詎無匹,神女嫁蘇韶。土地多妍冶,鄉里足塵囂。

革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飈。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瓊瑤。


八 音 詩 〔唐〕·權德輿

金谷盛繁華,涼臺列簪組。石崇留客醉,綠珠當座舞。絲淚可銷骨,冶容竟何補。

竹林諒賢人,滿酌無所苦。匏居容宴豆,儒室貴環堵。土鼓與汙尊,頤神則為愈。

革道當在早,謙光斯可取。木雁材不材,吾知養生主。


八音歌·贈晁堯民 二首 〔宋〕·黃庭堅

金生寒沙中,見別會有時。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遲。絲亂猶可理,心亂不可治。

竹齋聞履聲,乃是故人來。匏苦只多葉,水深難為涉。土床不安席,象床臥燁燁。

革與井同功,守道非關怯。木直常先閥,樗櫟萬世葉。


盤中詩

盤中詩:是將詩句寫於盤中,屈曲成文,詞意迴環。它以晉蘇伯玉妻的《盤中詩》而得名。其中不少詩句可以倒讀,已是道地的迴文。此後仿作者眾,如唐初某女子有《鞶鑑圖·轉輪構枝八花鑑銘》,王勃稱它“藻麗反覆,文字縈迴,句讀曲屈,韻諧高雅”。唐會昌中,又有侯氏《繡龜形詩》。因此,《盤中詩》不妨認為是迴文詩的雛型。


盤中詩 〔晉〕·蘇伯玉妻

山樹高,鳥鳴悲。泉水深,鯉魚肥。空倉雀,常苦飢。吏人婦,會夫稀。

出門望,見白衣。謂當是,而更非。還入門,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階。

急機絞,杼聲催。長嘆息,當語誰?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還無期。

結巾帶,長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當治。妾有行,宜知之。

黃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為蘇,字伯玉。人才多,智謀足;

家居長安身在蜀,何惜馬蹄歸不數。羊肉千斤酒面斛,令君馬肥麥與粟。

今時人,直四足。與其書,不能讀。當從中央週四角。

相傳西晉人蘇伯玉出使蜀國,久而不歸,遠在長安的妻子便將所作之詩,按特殊形式寫在盤中相寄。這種別出心裁的做法顯然是為了喚起丈夫的歸心。而實際上,此詩本身就極富特色,它以措辭精練的三字句為主,且多處用民歌比興的手法,在勻稱的節奏中委婉推進感情的表達,吟來十分動人。其末篇,用七言點明盼歸主旨,語句舒展而醒目,最後揭示讀法,編排巧適,獨具匠心。


迴文詩

迴文詩: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迴文詩回覆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廣義的迴文體詩,包括詩、詞、曲、賦、箴銘等,狹義的則專指回文詩。迴文詩是中國文苑一奇葩,很多是古代婦女在不能直言幽情暗恨時之苦心之作。其中以奇巧多變、文彩斐然而著稱的,當推前秦蘇蕙的《璇璣圖》。朱存孝《迴文類聚序》雲:“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

前秦蘇蕙的《璇璣圖詩》,可說是中國古代女子才情與苦難的象徵。據《晉書》記載,蘇蕙之夫竇滔在前秦為官,不幸被徙流沙,蘇氏因極度思念,故創制此詩。此詩共841字,縱橫反覆,皆成章句,是言可順讀、反讀、橫讀、斜讀、交互讀、蛇行讀、退一字讀、疊一字讀、間一句讀、左右旋讀,皆成詩詞,構思奇巧,曠古絕後。每首詩語句節奏明快,對仗工整,韻律和諧。如訴如怨;情真意切。據說,從中能得出三、五、六、七言詩若干首。明孝宗時,起宗道人把璇璣圖分解為七個分圖,讀詩達三千五百七十二首。後來康萬民讀詩達四千二百零六首,乾隆四十六年,扶風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風縣誌,言其讀詩達九千九百五十八首。至今尚無定數。讀之,傷感處催人淚下;愉快處,使人破涕而笑;真可謂妙手天成。故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有詩稱讚雲:千詩織就回文錦,如此陽臺暮雨何?亦自英靈蘇蕙子,只無悔過竇連波。


茲僅錄組詩數首以饗讀者:

仁智懷德聖虞唐,貞妙顯華重榮章。臣賢唯聖配英里,倫匹離飄浮江湘。

欽岑幽巖峻嵯峨,深淵重涯經網羅。林陽潛曜翳英華,沉浮翼逝頹流沙。

岑幽巖峻嵯峨深,淵重涯經網羅林。陽潛曜翳英華沉,浮翼逝頹流砂鱗。


邵南周風,興自後妃。衛鄭楚樊,歷節中圍,詠歌長嘆,不能奮飛。

齊南雙發,歌我哀衣。曜流華觀,冶容為誰?情微宮羽,同聲相追。

詩情明顯怨,怨義興理辭;辭麗作比端,端無終始詩。


嗟嘆懷,所離經。遐曠路;傷中情。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

葩粉光,珠曜英。多思感,誰為榮?

懷所離經,傷路曠遐。君房幃清,朗容飾華。光珠曜英,誰感思多?

寒歲識凋松,貞物知始終。仁賢別行士,顏喪改華容。


嗟嘆懷所離徑,遐曠路傷中情;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

楚樊厲節中閒,多思感誰為榮?周風興自後妃,葩紛光珠耀英。

長嘆不能奮飛,雙發歌我袞衣;華觀冶容為誰?宮羽同聲相追。


象這樣的詩可以組成很多,有興趣時不妨自己嘗試一下,去發現新的讀法。


四言迴文詩 〔南朝宋〕·賀道慶

陽春豔曲,麗景誇文。傷情織怨,長路懷君。

惜別同心,膺填思情。碧鳳香殘,露曉金屏。


春遊 五言迴文詩 〔南朝齊〕·王 融

枝分柳塞北,葉暗榆關東。垂條逐絮轉,落蕊散花叢。池蓮照曉月,幔錦拂朝風。

低吹雜綸羽,薄粉豔妝紅。離情隔遠道,嘆結深閨中。


六言迴文詩 〔南朝梁〕·蕭 祗

青山映雪含思,碧草抽菸系情。屏香夢愁月落,棹蘭吟苦風清。

零珠淚紅軫促,慘雲娥翠杯停。聽君唱我離恨,聲悲心悽骨驚。


四時迴文詩四首 〔唐〕·薛 氏

花朵幾枝柔傍砌,柳絲千縷細搖風。霞明半嶺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樹松。


涼回翠簟冰人冷,齒沁清泉夏井寒。香篆嫋風青縷縷,紙窗明月白團團。


蘆雪覆汀秋水白,柳風凋樹曉山蒼。孤帷客夢驚空館,獨雁徵書寄遠鄉。


天凍雨寒朝閉門,雪飛風冷夜關城。殷紅炭炎圍爐暖,淺碧茶甌注茗清。


蘇軾的反覆詩圖

歷代不少有才之士紛紛想模仿“璇璣圖”創作詩歌,以與蘇蕙平分秋色;但最終除了作出一些“迴文詩”外,僅有宋代大學士蘇軾創造的一種“反覆詩”,尚有一些“璇璣圖”的意韻,全文排列見下。

“反覆詩”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開始,左旋右旋,讀之皆可,能得五言絕句三十首;圈內十字交叉的十三個字,順讀、橫讀、逆讀,可得七言絕句四首;以中間的“老”字為樞紐,左右上下旋讀,又可得詩若干首;若將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隨意迴旋,取其壓韻,還能得詩若干首。據說以這二十九字反覆變化,可讀出七、八十首詩來(按,我已經讀出一百多首,見下。),可以說是神奇巧妙,與“璇璣圖”異曲同工。然而,從氣勢上,變化的花樣和難度上,它仍難與“璇璣圖”相提並論。蘇蕙用一腔幽情創制的“璇璣圖”真能稱得上千古之絕唱!


迴文詞

迴文詞:始見北宋,這與宋詞創作繁榮有關係。元明迴文詞極少。此後清詞繼起,迴文詞可宋代匹敵。據資料現存的迴文詞有以下幾種形式:一、上片下片都隨句反覆;二、同一詞調由末尾倒讀,其中有的是下片為上片的倒讀,有的是全篇從末尾倒讀,倒讀時,有的句式不變,有的句式改變;三、借讀迴文:次句從前一句中借用幾個字,回讀成句;四、倒讀後成為另一詞調;五、倒讀成為詩(也有詩改為詞的);六、迴環韻:上下片按同一詞調同句倒讀,成為另一首詞。


西江月·泛湖 〔宋〕·蘇 軾

雨過輕風弄柳,湖東映日春煙。晴蕪平水遠連天,隱隱飛翻舞燕。

燕飛翻飛隱隱,天連遠水平蕪。晴煙春日映東湖,柳弄風輕過雨。

這首詞描寫泛舟湖上所見春景。其上下片互為迴文,意義相仿,但因景物出現次序不同,意態便有分別。上片寫雨後初晴,下片則為因晴轉雨,全詞表現出晴雨之間的反覆變化,同時也暗示了泛湖人的悠然心境。


迴文詞《虞美人》改回文七律詩

時來冷雨秋涼峭,醒夢詩懷繞。月明辭淚怨愁情,夜寂,斷魂歸恨客心驚。枝疏落葉枯殘日,雁唳馳風疾。苦聲悲笛暮船徵,遠岸,露堤幽樹玉蟬鳴。


迴文七律

時來冷雨秋涼峭,醒夢詩懷繞月明。辭淚怨愁情夜寂,斷魂歸恨客心驚。

枝疏落葉枯殘日,雁唳馳風疾苦聲。悲笛暮船徵遠岸,露堤幽樹玉蟬鳴。


迴文曲

迴文曲:有了回詩和迴文詞,自然也有迴文曲,它始於元代,這與元代散曲創作的興起有關,現存的很少。


迴文曲·普天樂 三首 〔元〕·仲龍子

普天樂·自 況

竹敲風,虛簷轉月,素秋天爽氣新,疏花菊老含清露。梧庭瘦影,梧庭瘦影,影瘦庭梧。

迴文倒讀:梧庭瘦影,影瘦庭梧,影瘦庭梧露。清含老菊花疏,新氣爽天秋素,月轉簷虛風敲竹。


普天樂·歡 情

鳳鸞交,濃歡密愛,弄花將嫩葉攀,恐怕匆匆忙迎送。逢難易別,逢難易別,易別難逢。

迴文倒讀:逢難易別,易別難逢,易別難逢送。迎忙匆匆怕恐,攀葉嫩將花弄,愛密歡濃交鸞鳳。


〔明〕李開先《詞謔》:

迷迷悶悶沉沉睡睡,眉雙蹙,蹙雙眉。沉沉悶悶迷迷睡,垂淚珠、珠垂淚、垂珠淚。呀,實事成虛,虛事成實。怕離別、別離怕、怕別離。腰圍瘦減,瘦減腰圍。鳳期鸞、鸞期鳳、鳳鸞期。


捲簾燕兒落 李知其

難離別,情萬千。眠孤枕,愁人伴。閱庭小院深,關河傳信遠。魚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腸斷。

倒讀則成:斷腸中,月明看。南天雁,和魚遠。信傳河關深,院小庭閒伴。人愁枕孤眠,千萬情,別離難。


藥名詩

藥名詩:是在詩詞中嵌用中藥名,聯綴成篇。


藥名詩 〔南朝齊〕·王 融

重臺信嚴敞,陵澤乃閒荒。石蠶終未繭,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詠,楚蘅搖遠翔。韓原結神草,隨庭銜夜光。

藥名詩始於南朝齊,現存最早的即王融的這首詩。全詩每句詩中都嵌用了一箇中藥名。(重臺、陵澤、石蠶、垣衣、秦芎、楚蘅、神草、夜光〔錦草別名〕)


藥名詩 〔南朝梁〕·蕭 綱

朝風動春草,落日照橫塘。重臺蕩子妾,黃昏獨自傷。燭映合歡被,帷飄蘇合香。

石墨聊書賦,鉛華試作妝。徒令惜萱草,蔓延滿空房。

此詩用了十個中藥名。橫塘:諧音莨菪,又名斷腸草。


答鄱陽客·藥名詩 〔唐〕·張 籍

江皋歲暮相逢地,黃葉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詩向松桂,心中萬事喜君知。

這首詩中共用了五個中藥名,除“半夏”為直接嵌用外,地黃、枝子(梔子)、桂心,都是離合前句句首字而成,而“喜君子”則是中藥名“使君子”的諧音。


荊州即事藥名詩八首 黃庭堅

1、四海無遠志,一溪甘遂心。牽牛避洗耳,臥著桂枝陰。

2、前湖後湖水,初夏半夏涼。夜闌鄉夢破,一雁度衡陽。

3、千里及歸鴻,半天河影東。家人森戶外,笑擁白頭翁。

4、天竺黃卷在,人中白髮侵。客至獨掃榻,自然同此心。

5、垂空青幕六,一一排風開。石友常思我,預知子能來。

6、幽澗泉石綠,閉門聞啄木。運迤胡奴歸,車前掛生鹿。

7、雨如覆盆來,平地沒牛膝。回望無夷陵,天南星斗溼。

8、使君子百姓,請雨不旋復。守田意飽滿,高壁掛龍骨。


歇後詩

歇後詩:指詩句中引用成語或現成語句,字面上只用前面部分,結尾一字省去,而其本意卻在後面省去的一字,故稱“歇後”。


歇後詩 ·無名氏

拋卻刑于寡(妻),來看未喪斯(文)。止因四海困(窮),博得七年之(病)。

既折援之以(手),全目請問其(昏)。且過子游子(夏),棄甲曳兵而(奔)。


北詩選自清代獨逸窩退士所輯《笑笑錄》。全詩實為“拋卻妻,來看文,止因窮,博得病,既折手,全目昏,且過夏,棄甲奔。”

明代褚理齋曾為夏五家的塾師,夏五個頭很矮,他妻子卻長得很高。兩人站在一起時,夏五身高只到他妻子的胸部,於是塾師作詩一首相嘲。如下:

夏五先生罔談彼(短),夏五娘子靡恃已(長)。 有時堂前相遇見(面),剛剛撞著果珍李(柰)。


剝皮詩

剝皮詩:是指套用前人名詩並賦予新意的仿擬之作。唐朝詩人崔顥的名詩《登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此詩一經魯迅之手,便活剝出《吊大學生》這首傷今感古之作:“闊人已乘文化去,此處空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專車隊隊門前站,晦氣重重大學生……”


顛倒詩

顛倒詩:選前人的詩,一字不改,只顛倒一下詩句的次序,意思就可以完全不同於原詩。宋朝莫子山,某日到山上去遊玩,見前面不遠處有一寺廟,便禁不住吟起一首唐詩來:“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隨後,他進入寺內與和尚交談,發現那和尚談吐庸俗。於是他在壁上題了一首詩:“又得浮生半日閒,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


集句詩

集句詩:是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數家的詩句,重新組合拼集而成的詩,並表現一個新的意境。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晚年喜用此體。如他的《招葉致遠》詩:“山桃溪杏兩三栽,嫩蕊商量細細開。最是一年春好處,明朝有意抱琴來。”這首詩依次取自唐代雍陶《過舊宅看花》、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各一句。


題畫詩

題畫詩:即畫上題詩,是我國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形式。一幅好的畫作,配上恰當的題詩後,會更有價值。董必武同志書法甚好,常有人請他題字。他在何香凝所畫的《墨梅》中題詩曰:“花寒不落墨常新,勁挺疏枝最有神。端的雙清樓主作,化身如願暗香真。”“雙清樓主”為何香凝老人的號,在這首詩裡,董老借贊梅花歲寒不凋、勁挺有神,頌揚了何香凝老人的高尚品質。


趣味古詩詞30種(下)妙趣橫生長知識

趣味古詩詞30種(下)妙趣橫生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