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丨毛澤東: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校史」出品

“聖地巍峨創學宮,崢嶸歲月育英雄”。本期「校史」欄目,將繼續講述陝北公學的主要人物。“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段話對每一名人大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你是否知道這段話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來跟隨「校史」欄目,回首那段崢嶸歲月,探尋這段話誕生的始末。

陝北公學的照壁和救亡圖存室的牆上,

用放大了的毛澤東手書字跡寫著163個字:

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

這是毛澤東於1937年10月23日為陝北公學寫下的題詞,也是他給陝北公學的歷次題詞中最長的一篇。雖然原件未能保存至今,但這163個字,

凝結了毛澤東對陝北公學的親切關懷和對陝公學員的殷切期望。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陝北公學的學員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各不相同,原本的思想觀念也有差異。將陝公學員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是陝北公學創辦後亟待明確的一個重要問題。

毛澤東的上述題詞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指導方針。早在1937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一週年紀念日時,毛澤東的講話就對此做出了回答,那是他第一次到陝北公學做講演。

“陝北公學主要的任務是培養抗日先鋒隊的任務。當著這偉大的民族自衛戰爭迅速地向前發展的時候,我們需要大批的積極分子來領導,需要大批的精練的先鋒隊來開闢道路。”毛澤東闡明瞭陝北公學的任務,並讚揚道,雖然陝公“一切物質設備都不好,但這裡有真理,講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鋒分子的場所”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演講中,毛澤東號召陝公學員要學習魯迅的政治遠見、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在抗日戰爭的洪流中,要像魯迅一樣,“用望遠鏡和顯微鏡觀察社會”,“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著一個目標奮勇地鬥爭下去,決不中途投降妥協”;要做“一株獨立支持的大樹,不是向兩旁偏倒的小草”;要“具備堅決的心”,“一點不避鋒芒地把鋼刀一樣的筆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鏗鏘有力的話語,給當時初入陝公的學員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這次演講,毛澤東沒有事先準備講稿,黨內也沒有專人負責記錄,當時延安唯一的報紙《新中華報》也並未報道。但來自紅一軍團宣傳隊的學員汪大漠認真地對當天的講話做了記錄和整理,並將之寄給了文學雜誌《七月》。隨後,講話記錄以《毛澤東論魯迅》為題,發表在了1938年3月1日出版的第十期《七月》上面。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正是在這篇演講的基礎上,毛澤東寫下了那段著名的題詞。而後在11月1日舉行的陝北公學開學典禮上,毛澤東做《目前的時局》(後定名為《目前的時局和方針》)的講話,再次強調了培養幹部的重要性,強調了陝北公學的重要任務:“我們要造就大批的民族革命幹部,他們是有革命理論的,他們是富於犧牲精神的,他們是革命的先鋒隊。只有依靠成千成萬的好乾部,革命的方針與辦法才能執行,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戰爭才能出現於中國,才能最後戰勝敵人。”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文字:陰志璟

設計:兔兒爺

校史故事丨毛泽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