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木工所含的概念和範圍也非常多,對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做對比之前,需要排除以下幾類廣義上的木工:

1、現代木工,受技術革新衝擊,無論中西都要使用現代化工具,機器設備雖然是西方首先發明,但是現代中國的木工對機器設備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所以此貼不談使用機器部分。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2、工廠普工,雖然這群人也被成為“木工”,但是其實是沒有什麼木工技能的普通工人,他們需要完成的就是流水線上某一兩項設定好的操作,一般普通人培訓個把小時就能操作的重複木工活。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3、裝修木工,現代人最廣泛能接觸到的木工,此類木工國內外當然也有區別,但是主要使用工具是氣槍釘和手持電圓鋸,也排除在外。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所以我這裡想要和大家探討的木工,是能將木料從原材料(或者木材市場可購買的方塊毛料)加工到成品,基本上不依賴使用電動工具的傳統木工,也叫不插電木工。


區別一、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首先最直觀的區別就是:使用的工具。

木工工具類別非常多,不過大體上可以分為這麼幾類:刨、鋸、鑿、刀斧、量具、夾具、打磨工具等

中式工具:以各種型號的刨子、鑿子為主,工具相對簡單、數量和型號也相對少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中式工具

西式工具:相信這只是他們工具的一部分,各種型號大小的鑿子、刨子、鋸子、錘子等等,恨不得每一個功能都需要一件工具來完成(我覺得中西式木工工具的區別與中西廚師的區別有點類似,技術和菜餚味道可能相差不大,但是工具的檔次和種類遠遠拉開了距離。)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西式工具

(以下以木工刨子為例,對中西式工具做簡單對比)

中式刨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中式刨

西式刨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西式刨

1、材質不同:中式工具的刨子,刨體部分以木製為主,西式以金屬為主(也有部分木頭)

原因:中式工具選擇木製刨體,主要是因為取材、加工、製作、修整等更方便,而且老一代木工的工作方式一般都是走南闖北,揹著一麻袋工具,扛著木工凳就到各家各戶去打製傢俱,所以需要工具要足夠輕,不能太笨重。

2、調節性能不同:中式刨子的出刀量的調節,完全需要憑經驗,無法精確操作,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相對門檻較高,而西式刨子,因為增加了一個調節刀片進出的螺桿裝置(如圖右邊黃色部分),對於初學者來說調節的交互感的確很好,很容易操作。but...需要實現這樣的裝置,需要更多複雜部件,再如下圖,西式刨子可能有這麼多部分組成。中式刨子的雖然交互設計差一點,但是起碼程序簡單,代碼數比較少,但是使用好卻很難(有朋友說做木工和寫程序很像)。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3、操作方式不同,西式刨子一般用前後手,前手把控方向,後手用力,要求工作臺面相對高而平,中式刨子則用兩手握刨,食指壓刨,靠經驗和力道把控方向,一般工作臺面相對低,且有一定斜度。

中式操作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西式操作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區別二、手法技藝

手法技藝,一方面和工具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製作的技術和理念有關

1、中式木工更加依賴於經驗,西式木工更加依賴於工具。

西式木工滿屋子的工具,真的可以做到一個工具只做一個功能,刨平鋸直只要有工具和附件幫忙,即使初學者也能大致做到位;而中式木工的工具沒有西式多,很多工具能完成多項任務,但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掌握這些工具的使用,做到更準確的刨平鋸直。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很多人學中式木工堅持不下來,就是被這樣的門檻打敗的,沒有強大的抗挫敗能力,是很難將中式木工學下去的。而學好西式木工,首先你需要是個工具黨(這點很重要,工具一定要夠好,好的工具能讓木工變得更簡單有趣),其次需要掌握和維護這些工具,所以沒有做好燒錢準備的,還是慎玩西式手工,買劣質低價的手動工具,最後都是兩敗俱傷,工具扔進了垃圾桶,興趣也被打擊沒了。

2、中西榫卯性格差異大,榫卯技法中式更高超,西式則在旋木雕花、曲木技術上更強。

中國古代建築大部分都是木質框架,因此中式木工的榫卯連接技巧更加高超;而西方建築以石材為主,木工僅僅負責房頂和傢俱部分,西式木工的傳統榫卯相對簡單,把更多技術放在旋木雕花、曲木技術等上面。

中式榫卯結構複雜,但又內斂含蓄,連接形式一般都會隱藏在裡面,並讓木頭的端面儘量少漏在外面。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中式木工——粽角榫而西式榫卯結構雖然簡單,但張揚外向,也能體現一種結構之美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西式木工彎曲木技術,蒸汽熱彎和層板冷壓等曲木技術為現代木工奠定了基礎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3、五金件的使用

中式木工對五金件的感情是複雜的,因為市場普遍對於帶五金件的傢俱有歧視,覺得榫卯傢俱就是最好的,五金件連接的傢俱就是比較差。其實這和五金件本身的質量有很大關係,國內高品質的五金件比較少,價格也高。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就不一一詳述。相對中式木工,西式木工更接納五金件的使用,包括用釘子做部分結構的連接。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4、膠的使用和表面處理

中式木工不用膠,這是一種誤讀,榫卯接合雖然很牢固,但是很多地方該用膠水去加強強度的,還是需要使用。以前的傢俱使用天然的動物膠,但是這些膠水一般都怕水怕熱,對於使用環境有比較嚴格要求,保養成本也高。自化學膠傳入國內,對膠的使用已經不分中西了。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表面處理是為了保護木頭,讓木頭的乾溼穩定增長使用壽命,中式木工傳統的做法主要以生漆和燙蠟為主,現代木工的處理方式也已經不分中西了,主要以木蠟油、清漆、硝基漆等等為主。


區別三、木材用料及用材習慣

傳統中式傢俱一般以硬木為主,高檔的傢俱會使用名貴的紅木,如海南黃花梨、紫檀、雞翅木、酸枝等,普通的以一些本土材為主,南方紅櫸、榆木、柞木、楸木等;

西式傳統傢俱,名貴的有桃花心木、柚木等,一般常見木材如紅櫻桃木、胡桃木、橡木、楓木等木材。

西方人到底用不用紅木?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一位非常厲害的美國華裔木工陳潮洋師傅,他說以前其實西方也會使用一些紅木,但美國歐洲這些地方不生產紅木,所以也都是以非洲或者南美進口的紅木為主,但是後來大部分紅木被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定義為非環保木材,實行全球禁運,為的是保護熱帶雨林瀕危樹木資源,現在在美國幾乎也見不到紅木的身影了。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恰恰相反中國作為全球紅木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擁有紅木傢俱依然被視作財富和地位的象徵,中式傢俱的用材方式,還會一直有紅木的身影。不過近年也有好的現象,很多獨立設計師帶領國內新的傢俱設計潮流,他們普遍是持抵制紅木消費觀念的,提倡使用更環保更經濟的普通硬木,將傢俱的價值體現在設計上,而不是木材本身的名貴與否。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區別,還有一些其他區別,比如社會地位,中國木工的社會地位明顯要低於西方,沒有哪個中國的父母願意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木匠。工匠自古也不是中國人嚮往的職業,而僅僅是謀生的手段。中國傳統木匠的工作往往居無定所,一年當中可能幾個月在一戶人家打傢俱,下一個月又換到另外一家,過著漂泊的生活。而西方的木匠,社會地位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相對中國木匠會高很多,往往都會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木匠鋪。當然社會地位還會取決於工藝的水平。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人才培養方式,國內一般以師徒製為主,師傅帶徒弟延續了幾千年,這種方式師傅的個人經驗與品行,對於人才最終的培養起到決定性作用。西方以前雖然也是師徒制,但上個世紀以來慢慢轉向職業學校教育,木工作為職業技能科目在發展,也更加科學化與標準化。

普及度,也就是木工愛好者的數量,國內木工愛好者其實還處在一個萌芽的狀態,開始慢慢有很多人喜歡木工,嘗試去了解木工。而西方特別是美國德國這些相對發達國家,木工作為愛好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十年前美國一家媒體做過一次調查,普通美國人的業餘愛好中,第一位是高爾夫,第二位就是木工,而且家家戶戶都有車庫木工房,自己動手做點東西完全不是個事,這一點國內木工愛好者們則還任重道遠。

探討: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有哪些區別?

國外木工愛好者為自己做的工具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