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力的教育:放養

這些年,放養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樂、要自由、要釋放他們最完美的天性、要讓他們獨立自由地成長。

看上去很美,實際卻糟糕得透頂。

這些年,放養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樂、要自由、要釋放他們最完美的天性、要讓他們獨立自由地成長。

看上去很美,實際卻糟糕得透頂。

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養”,他們眼中的放養,其實是放棄、是放縱,最後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最無力的教育:放養

《不平等的童年》一書中寫道:

至少在一定範圍內,美國精英階層普遍實行協作培養,大致可以理解為“圈養”,而工人階級和貧民實行的育兒方式才是順其自然的成長,也就是我們說的“放養”。

其實,被你們捧上天的“放養”,不過是美國底層人民無奈的選擇罷了。

就像大部分的中國人一樣,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教育他們的孩子。

背後而且更嚴峻的現實是:放養出來的孩子,根本沒有實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競爭,放養的代價可能是,你將永遠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

“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其實,任何國家都一樣,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