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騎士配不上總決賽!但詹姆斯從不信邪

東部決賽第七場,勒布朗最後一分鐘後場拿球起速,啟動火車上籃,一溜煙直奔籃筐時,莫里斯從身後雙手按肩;勒布朗繼續前進,他雙腿拽著自己+莫里斯合計接近五百斤的分量,脫韁而去,冉冉升起,還來得及化剛為柔(嗯,乾坤大挪移第七重心法……),拋一個低手,打三分。

那是全場比賽的縮影。凱爾特人將一切分量壓在勒布朗肩上,勒布朗一路扛過去了,破空而起。

——我不知道誰還記得那場球了。十二年前吧,2006年4月常規賽最後,騎士在衝50勝,在新澤西對網;基德+卡特+傑弗森帶隊把騎士壓到最後時刻,勒布朗最後一分鐘也是如此:開火車,掛著兩個人,打三分。全場安靜下來。網瞬間崩潰了,就像飛機繞著哥斯拉打了一圈,發現哥斯拉不動聲色拍了拍灰的感覺;或者,本世紀初,五六條胳膊掛在鯊魚身上,鯊魚轟地一聲扣籃,落地,掃視周遭,對方所有人底線發球前,集體沉默了那一下。

你聽得見對方心口破碎的聲音。

類似這樣的球會讓對手崩潰。就像上一場最後,那兩個右踝受傷後,垂死病中驚坐起的三分球。

但這場更可怕一點罷了。

史蒂文斯教練很用心了。比如:

——針對特里斯坦防守霍福德的優勢,將時間錯開,所以第二節霍福德有足夠時間欺負南斯,半場14分。

——騎士第一節三分球9投1中1助攻,上半場三分球17投2中5助攻7失誤。

——針對騎士第二節的無限換防,大打霍福德的背身,直到騎士祭出翼側夾擊。

——塔圖姆和杰倫第一節的兩個三分球,都是打騎士溝通不暢。

但第二節,騎士開始使無限換防逼單挑,第三節騎士用特里斯坦和夾擊黏住霍福德後,就只剩單挑了。所以凱爾特人下半場的英雄,是連續把持籃板球外帶蹭罰球的貝恩斯,是全場縱橫如飛的塔圖姆——第一節,是塔圖姆帶了領先;第四節,塔圖姆帶了凱爾特人最後一點光芒。

洛奇爾和杰倫的糟糕手感間接送了比賽,但沒法子:洛奇爾的手感留在上一場了,杰倫也足夠努力了。年輕人嘛,你沒法要求更多。畢竟他們走到這會兒,本身是奇蹟了。

傑夫·格林代替勒夫首發,19分8籃板,而且上下半場各一個反擊接勒布朗傳球打三分。勒布朗賽後很欣然說他是“my guy”,說他打得多好,“我很慶幸擁有他!”——十一年前,吉布森第六場三分如雨,騎士擊敗活塞晉級勒布朗第一次總決賽時,勒布朗也這麼說吉布森。

賽後格林愣在那裡。你知道,騎士是他待過的第七支球隊;你知道,2007年凱爾特人用選他的選秀權拿去交換了雷·阿倫,他去了雷霆,成了當時杜蘭特身邊的二當家,直到變成三當家,然後成為四當家,然後被交易——這意思是,今年總決賽,他都會遇到至少一個老隊友:不是杜蘭特,就是哈登——他在凱爾特人時,KG還誇說他會成為球隊王牌呢!——但最後,是跟著勒布朗,他才進了總決賽。

勒布朗結結實實打滿了48分鐘。上半場一度失誤很多,隊友投不進空位籃,他接管著,而且堅持推反擊。到下半場,隊友們手感開了,勒布朗第三節的兩個三分球,第四節持球單挑霍福德,都打得很巧:他得最大程度節省體力,將體力留到最後,就像當年的皮爾斯,完全的地板流。

只有三個時刻,他全速發力時,瞬間抖擻出十二年前的爆發力:蓋掉洛奇爾的那一下;被莫里斯拽著上籃那一下。千斤神力,瞬間迸發。

以及,第一節塔圖姆那個反擊底角三分球,騎士只有他一個人嗅到了危險,急速回追了——其他人都在愣神。

堅持,同時,聰明。所以到最後,看到他還行有餘力時,凱爾特人潰了。

從一切角度看,這都像是一場宿命之戰。

——勒布朗已經連贏了23個東部系列賽,最後一次在東部輸球:2010年對凱爾特人。

——勒布朗過去十年沒輸過第七場,最後一次輸第七場:2008年,波士頓花園,他與皮爾斯宿命對決的夜晚。那天他45分,皮爾斯41分。

——今天皮爾斯也來了,就在場邊,看著塔圖姆蹭犯規時就微笑;莫里斯的兄弟也來了……

——上一個東部冠軍八連的球隊,應該就是凱爾特人1957-1966年間的凱爾特人:他們連拿八個總冠軍,包括十個東部冠軍。勒布朗在波士頓花園,拿到自己連續第八個東部冠軍。

當塔圖姆在第四節那記扣籃後與勒布朗撞胸對視時,真像是當年皮爾斯歸來與勒布朗對決,像幼獅挑戰老獅王的權威。但勒布朗隨後就接管了比賽:用一個十年前使過的開火車,終結了一切。

范甘迪賽後說,帶領這支騎士進總決賽,是勒布朗迄今為止的最大成就。沒問題。2001年艾弗森帶費城、2003年鄧肯帶馬刺,2011年德克帶小牛,那些獨臂擎天的傳奇,那也不過如此了。

1969年,拉塞爾拿到生涯第十一個戒指後接受採訪,被傑克·特懷曼問“這場比賽對你而言一定很重要吧”時,他說了句“傑克”,然後就呆住了,無語矗立。今天勒布朗在賽後被多麗絲·伯克追著問時,也是笑呵呵來了句“多麗絲”,然後,呆住了,好一會兒,語無倫次地說了點“現在我感受太多了”之類,你看得出,他當時確實情緒太複雜了。

勒布朗不是拉塞爾那種不愛社交的人,他一向賽後滔滔不絕言辭便給,新聞發佈會上還能秀記憶力;實際上,後來誇傑夫·格林時,勒布朗口若懸河。

但就是在賽後第一時間採訪時,他愕住了,像當年的拉塞爾一樣。血汗、痛苦、希望與勝利,相互交織。

1969年那支凱爾特人常規賽只有48勝,東部第四(耳熟嗎?)那時的拉塞爾與哈弗裡切克、瓊斯們,完全是憑著記憶、經驗、尊嚴與心將他們託到湖人三巨頭之上的;就像這一場的勒布朗一樣:這支騎士並不太配不上進總決賽,但他們進去了。具體原因,我們也都看到了。

這支騎士配不上總決賽!但詹姆斯從不信邪

這支騎士配不上總決賽!但詹姆斯從不信邪

我開頭提到的,勒布朗那個掛著兩個人開火車打三分讓對方絕望時,對面是2006年的網。現在已經十二年過去了,是大多數球員一整段職業生涯。

橫跨十二年,還能身上掛著人,把對方心理打沉了,想想這意味著什麼——這裡還是波士頓花園,NBA歷史上最堅韌的花園;凱爾特人這群孩子還是本季東部最堅韌的球隊。

打過球的都知道,到那種時刻,比如,勒布朗朝籃筐衝刺,肩上搭著莫里斯雙手時、面前有霍福德的干擾時、前方有斯瑪特准備造犯規時,已經想不到那麼遠了;賽後的百感交集是百感交集,在當時,就像塔圖姆第四節終於拋開猶豫,不管不顧地那記突破扣籃似的:偉大球員只是在毫無思考餘地時,下意識地拼命向前。

【本文由“籃球談心”發佈,2018年05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