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城市人扔掉的油梭子,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味

被城市人扔掉的油梭子,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味

油梭子,就是肥肉煉油後剩下的油渣子。正常的油梭子,應該是微黃色,黑了就是糊了,白就是裡面還有油。

有一句歇後語是:油梭子發白——短煉,說的就是欠火候,欠煉。

在過去的鄉村,很難有零食吃的,更別說是葷腥了。而油梭子,就既是葷腥,還可以當成零食吃的一種食物。

割肉的時候,不要瘦肉,要肥的,最好五指膘,可以煉油。

發白的油梭好吃,但是發黑了就不好吃了,苦。所以煉好油的油梭,應該是微黃,外面焦,裡面稍軟,散發著豬油獨有的香氣,稍灑上些鹽,就可以大快朵頤。後來條件好了,就倒些辣醬,那味道,無敵了。

在鄉村,油梭子除了孩子們當零食吃,還可以包餃子,拌在白菜或者酸菜餡裡,很好吃。現在飯店裡也有這道食譜。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剁碎了,做成豬油蔥花大烙餅,豬油味加上蔥香味,格外解饞。

現在知道油渣子的人不多了,而且再去飯店吃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雖然把油渣子做得更精細了,但是卻沒有了童年記憶裡的噴噴香,和期待油渣子出鍋上桌的那種興奮。

被城市人扔掉的油梭子,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味

被城市人扔掉的油梭子,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味

被城市人扔掉的油梭子,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