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最容易引起誤會的4大矛盾,你家遇到過哪個?

很多媽媽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產假就到了,不得不去上班,每個媽媽都想在家裡陪伴孩子,但是要賺錢,所以不得不去上班。這時候年輕父母就會讓家裡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帶孩子,老人帶孩子無疑給上班賺錢的年輕人一個溫暖的支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兩代人的磨合,隔輩的思想衝擊,緊接著各種矛盾會隨之而來。年輕人尊重長輩對這個小家的奉獻,但是在育兒經驗上面會產生很大的衝突。但是,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時候對老人家合理的育兒方法也要好好學習哦!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最容易引起誤會的4大矛盾,你家遇到過哪個?

另外以前的育兒方法和現在有很多的不同,這也是隔代教育茅盾的主要原因。時代在進步,很多以前的教育孩子舊方法早就被現代科學研究過是錯的。現在提倡科學育兒,與此同時老人可能也會委屈,我們以前就是這樣把你帶大的啊。寶媽寶爸們要做到的就是給予理解,然後平時潛移默化的給老人一些建議,還可以給他們一些專業育兒文章看看,平時多一些交流,讓老人家也感覺被重視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老人帶孩子,我們常遇到的這些矛盾吧,看看你家有沒有?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最容易引起誤會的4大矛盾,你家遇到過哪個?

早吃鹽VS適當時候吃鹽

媽媽:“寶寶一週歲以後才可以吃鹽。”

老人:“越早吃鹽越好,不吃鹽沒有力氣。”

鹽是絕大多數人最早接觸的調味品,其實從生理需要的角度看,寶寶用不著那麼早吃鹽。過早吃鹽容易讓寶寶習慣鹹味,對沒有鹹味的食物不感興趣,形成挑食、偏食的毛病。根據研究,孩子在一歲以內,腎臟無法充分代謝血液中的鈉元素,所以如果過早、過多地給寶寶吃鹽,會對寶寶的消化系統和腎臟代謝系統產生負擔,確實有害。同時,寶寶的味蕾非常豐富而敏感,是需要培養的,所以要讓他能夠很好的體味到食物本身的味道,再慢慢轉向其他食物。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讓寶寶儘可能吃得清淡一些、健康一些,對寶寶將來的飲食習慣都會有非常好的影響。

不能吃零食VS吃很多零食

媽媽:“不能吃零食,零食裡含有添加劑還有防腐劑,會影響寶寶的身體。”

老人:“寶寶喜歡吃就給他吃,這東西比飯好吃多了,又不是吃不起。”

小寶寶都喜歡吃零食,都喜歡和零食做朋友,不管是什麼零食,都愛不釋手。寶寶開心的時候喜歡吃零食,不開心的時候更喜歡吃零食,每當寶寶傷心的時候,家長只要拿零食一逗,寶寶立馬就露出笑臉了,所以零食還是媽媽照顧寶寶的小幫手。但是家長也要知道零食是威脅寶寶健康的天敵,老人覺得給孩子零食是寵愛,但是父母會覺得零食對身體有害,變相的害寶寶。。其實,零食裡面含有很多添加劑,最好別吃,甚至會因為寶寶腸胃功能還不完善而引發消化系統疾病。年輕父母最好上網蒐集一些新聞,文章給老人看,並且和老人好好聊聊,多給老人講講這方面事情。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最容易引起誤會的4大矛盾,你家遇到過哪個?

要啥給啥VS該給的給,不該給的一律不給

媽媽:“不要什麼都給他,很容易把他寵壞的。”

老人:“寶寶那麼小,家裡又不是買不起,不能苦了孩子。”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最容易引起誤會的4大矛盾,你家遇到過哪個?

尿布和紙尿褲

媽媽:“紙尿褲用著方便,乾淨衛生。”

老人:“紙尿褲不透氣、又費錢,還是用尿布好,以前老一輩都是用尿布。"

老一輩的人帶孩子都是用棉布,很多節儉的老人都是把家人的棉背心、內衣、床單等裁剪成小片,洗乾淨後作為尿布使用,覺得這個實用型比較大,而且布料比較舒服,貼身。但是棉布的尿布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衛生狀況不過關,經常換洗給新手爸媽帶來家務壓力等。育兒理念不同,老人家怕小孩子嬌嫩的皮膚長時間被紙尿褲裹著,會導致瘙癢、紅屁股等,不利於孩子的健康,但是年輕一代人覺得紙尿褲既方便、乾淨,又能為寶寶的隱私部位作好衛生防線,即便貴一點,也要給孩子用。紙尿褲成為典型的老人家與年輕人兩代人育兒觀念衝突的代表,所以無論是老一輩還是新手爸媽都需要對紙尿褲建立一個客觀的認識。其實,只要勤於更換,使用方法得當,不管是紙尿褲還是布尿布,對寶寶來說都是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