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也瘋狂|北京3年房租70萬是什麼稅?你的認知稅!

数字也疯狂|北京3年房租70万是什么税?你的认知税!

北京萬科敢於製造新聞,也善於新聞神轉折。

一個月前,當180萬十年房租一次性付清的大新聞被拋向市場後,迅速在全國地產界引起了一場天價租金大辯論。

北京萬科與萬科翡翠書院處在這場風暴的中央。全北京的地產商都十分關注它,它的樣板價值體現在兩點:

1,作為全自持的百億級地塊,萬科翡翠書院的這個方案,會不會因為高租金震盪輿情,被政府喊停?

2,萬科翡翠書院的這套租賃安排,能買單的人有多少?

前者測試政府態度,後者測試市場態度。

一個月後,昨天下午,北京萬科翡翠書院曝光了一組數字:

截止5月13日,一共推出72套房源,面積段自90平米三居至180平米複式四居,獲得了超過80%的出租率。這些租戶中,大部分選擇了十年租期,少部分選擇了三年與五年。但是,相同的是,先支付20%,然後在2020年底交付時,一次性付清尾款。

今天來看,大家的擔憂大多落空,一夜之間,新聞神轉折。

政府既沒有喊停,市場反而相當踴躍。因此,這份成績單對政府與市場的測試初步成功,不僅給之前拿了高比例自持的開發商吃了定心丸,也給未來北京土地的出讓熱情,又一次充了值。

塵埃落定後,我們要善於總結新聞。這一總結,你就發現了很多前期辯論中的盲點。

大致有七個。

1,翡翠書院是一個低密度產品,即使參考政府限價進行銷售的話,主力戶型單套總價也得1500萬起。也就是說,很多辯手未必是目標客戶。

2,翡翠書院定位不是一個剛需產品,而是高端改善產品。也就是說,不能用剛需租房思維來腹誹高端租客。

3,媒體很喜歡引用十年180萬的說法,但是其實,翡翠書院租期有三種選擇,按照90平米三居三年租期計算的話,三年大約70萬租金。媒體天然喜歡引用大的數字。

4,就算十年180萬租金,按月折算,每月租金不會超過2萬元。假如你在北京海淀租一套90平米的精裝修新房,各種總配置齊全,單月租金最少也要1.5萬元。相比之下,改善生活居住的性價比很高。

5,翡翠書院十年內租金鎖定,不得調漲。北京租房普遍狀態是每年一價,罕有降價。

6,翡翠書院是萬科高端產品系翡翠系的升級版,未來教育預期很高。它地處碼農聚集地,科技精英與管理層眾多,相當於杭州版的未來科技城。也就是說,意向客戶高度鎖定,這些客戶願意拿錢去提前購買優質的居住體驗。

7,北京市關於企業自持商品房租賃管理的145號文件中,第五條明確寫道,企業自持商品房租賃實行市場化機制,不限定承租主體,租金價格由租賃雙方根據市場水平協調確定。你看,政府是給出活路的。這條規定相當重要,是北京長租市場能夠發展的基石。

這六大盲點,其實是六個基礎事實。你要辯論,一定確保自己是在這些事實基礎上進行,否則雞同鴨講,永無共識。

很多人拋開這些基礎事實,隔空罵戰,我深度懷疑,是刻意為之。目的就是把大家的智商與眼界拉低到與他們一樣的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甚至有人給北京萬科戴上了一頂,故意拉高北京市房屋租金水平、影響社會穩定的大帽子,這就有點冷幽默了。

今天本文不在於繼續挑起辯論,藉著這些數字,談談心裡話。

在這組數字出爐前,北京萬科應該壓力蠻大的。百億的地塊,如果不能順利出租,走出破局路徑,天量資金沉澱在那裡,對任何一家開發商都如泰山壓頂,僅此一個項目的財務成本,便可以拖累一個城市公司的數百位員工,導致年終獎泡湯。

在這件事情上,北京萬科大概要面對四個對手。

第一,合作伙伴。

土地是聯合體拿的,萬科操盤,拿地已經接近兩年了,各個破局方案也想了很多,總歸要給自己的合作伙伴一個交代。

第二,政府。

土地的規劃條件與限制條件,白紙黑字,拿地前就明確寫好了。既然各家開發商搶地搶到了100%自持的程度,那麼就要規矩來。其中,不得散售,一次性租金不得過10年,不得對外承諾70年後產權歸屬,等等,是核心條款,不得違背。萬科任何解決方案,都必須止步於這條紅線。

第三,客戶。

不客氣說,這首批70名客戶,一定是克服了內心傳統的買房認知,說服了家裡人,奔著開發商的遠期承諾,帶著老婆孩子,打算歡歡喜喜住到一個高品質的社區裡。

所以,開發商沒有理由不特別珍惜這批客戶。北京萬科,你有機會吃下北京全自持商品房的第一個螃蟹,也希望你能不負機會不負客戶。

從今後歷史的角度看,我把這一批客戶稱之為,中國長租市場上第一批有先鋒與試驗精神的人,他們對這個年輕行業的認知啟蒙作出了身體力行的貢獻,怎麼評價,都絲毫並不為過。

以租戶而非業主的身份,出現在開發商提供的高端社區裡,同樣過的幸福,其實向全社會傳遞了一個很有穿透力的認知信號:既然有錢的人都可以租房改善,我們普通人為何寧可節衣縮食也要買房為難自己呢?

或許,心態的改變,認知的鬆動,就是這樣一點點開始的。

第四,輿情。

公允地說,輿情本不應該是北京萬科考慮的對象。但是,第一個標本嘛,遭遇全方位的掃描,質疑與討論,不見得完全是壞事。

只是,政府對房價調控已經杯弓蛇影了,若租房議題一旦被輿情帶歪,很容易破壞掉一個本來很有破冰價值的方案,對於開發商同行借鑑方案,對於政府部門樹立長租樣本,對於全社會創新居住解決方案,都是福利最大公約數的損失。

上面四大對手,是一個新生兒必須面對的挑戰。

通過租房來解決居住的大討論,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它的對手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安土重遷的心理傳統,今日之破局,是一次昂貴的熱啟動。

十年後,回顧今日,這個萬科案例,很可能是一個被高度議論、卻被低估了長期價值的樣本。

總之,北京萬科展示了它對新事物、新思維破局與捕捉的能力,這是一個有底蘊的開發商很見功夫的一面。

「掌聲」送給你們。但是,希望帶來的不是行業內一片「漲聲」。

從未來看,住房市場是分層次的,而租賃市場也會分出層次的。

不過,幸運的好消息是,買房可以囤積,而租房需求卻沒有人願意囤積。一旦民眾對租賃的認知,成功升級換代,很可能給持續十年不改熱度的房價輸出一款有效的降溫方案。

前文閱讀提示:

一勺言 | 如何有深度地批評滴滴?

首波高清大圖流出,顏值2000萬+的翡翠書院,月租3萬嫌貴?更貴的是你亟待升級的認知

数字也疯狂|北京3年房租70万是什么税?你的认知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