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已走到懸崖邊上 小黃車真的要完蛋了嗎?

這段時間以來,關於ofo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公司裁員、業務縮減、供應商欠款、資金鍊緊張、高管離職等境況不斷被媒體爆出,各種傳聞有板有眼,彷彿下一秒小黃車就會倒閉似的。

無風不起浪,眼見一浪高過一浪,我們不禁要問,小黃車真的要完蛋了嗎?

目前輿論的關注焦點主要聚集在ofo到底有沒有挪用用戶押金的問題上。

一方面媒體信誓旦旦的說肯定挪用了,一方面ofo說絕對沒有挪用。一方沒有確鑿的證據,另一方又不肯公開數據證明自己,雙方各持一詞,誰也無法證明自己。

其實有一個辦法很容易證明ofo到底有沒有挪用押金,那就是所有ofo用戶集中時間全部都去申請退還押金,一旦出現這個情況,ofo的真實情況必將暴露在公眾面前,關鍵是,操作起來幾乎不可能,所以ofo打死也不承認自己存在挪用用戶押金的情況。

押金問題一直是共享單車揮之不去的陰影。從2017年底開始,就不斷有共享單車企業挪用押金的消息傳出,酷騎單車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

不管ofo自己承不承認,資金鍊緊張已是不爭的事實。緊張到什麼程度,說的直白一點,已經到了決定ofo的生死時刻了

ofo已走到懸崖邊上 小黃車真的要完蛋了嗎?

小黃車選擇背道而馳

就在小黃車陷入經營危機的同時,6月11日,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摩拜單車宣佈在全國百座城市實行全面免押金政策,且無任何條件限制,無需信用分。雖然免押金範圍多為二三線城市,但此舉無疑是宣示自己可以不依賴收取用戶押金來存活的信號。

此前,哈羅單車曾在3月份也宣佈實行全國免押金的政策,不過要求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行業三巨頭中的其他二位都在跟隨政策實行免押金,而ofo卻背道而馳。不但沒有繼續推行免押金騎行,反而大幅度縮減信用免押金城市。

5月31日,ofo小黃車悄然宣佈,取消南昌等20座城市的信用免押金服務,信用免押金政策實行城市僅剩下上海、 杭州、廣州、深圳、廈門等5座城市。

在政府提倡免押金騎行、同行加速免押金業務覆蓋的大背景下,ofo收縮免押金城市無疑是在跟時代潮流唱反調。

一系列策略顯示,ofo確實缺錢了。最明顯的策略就是從上個月起,ofo開始出售車身廣告,這背後折射出ofo對資金的極度渴求。

不過這樣做的結果恐怕只會讓自己的境況雪上加霜。一方面,對手都在推行免押金,自己卻還在收取押金,無疑是等於把用戶推給對手;另一方面,北京市相關部門早就明確不允許共享單車企業設置車身廣告。近日,上海也在出臺相關法規“禁止車輛上設商業廣告”。上海的跟進似乎也預示著接下來全國各地陸續出臺的相關規定中,車身廣告都將“凶多吉少”。

資金問題是ofo當前面對的最大問題。當摩拜投入美團的懷抱, 哈羅單車得到了阿里的扶持之後,始終未能形成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如果接下來無法快速找到新一輪融資,等待它的命運就只剩下賣掉自己。

小黃車矇眼狂奔留下的後遺症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其實共享單車這兩年的日子都不好過。經歷過大洗牌之後,倒閉的倒閉,停運的停運。而ofo一開始就是在玩一場冒險遊戲,從早期盲目擴張,到與摩拜進行價格戰,ofo的燒錢速度讓人咂舌。雖然燒錢遊戲拖垮了眾多二三線玩家,但是自身也幾乎喪失了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今年2月,ofo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換取了阿里巴巴17.7億元的借款;3月,ofo又宣稱以股權+債權的方式,獲得阿里領投、螞蟻金服等跟投的E2-1輪8.66億美元融資,其中包含了之前的借款。

而共享單車走到現在,始終沒有實現盈利,包括運維、公司運營、生產成本等都是燒錢的大頭,按照ofo的燒錢速度,E2-1輪的融資也燒不了太久,依靠用戶騎行得來的收入更是杯水車薪。這也難怪,ofo連賣車身廣告和重新收取用戶押金的活都開始幹了。

移動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佈的《2018年Q1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 ofo的市場覆蓋率近52%,同時,ofo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1204萬,居行業第一位。

小黃車的市場佔有率有目共睹,本來發展前景極好。無奈戴威一直渴望公司保持獨立發展,在和大股東滴滴鬧僵後,另一個大股東阿里也退而求其次扶植哈羅單車。

在同行都有靠山的前提下,不願意受資本控制的戴威處境越來越慘,現在ofo的一些盈利舉措更像是臨死前的垂死掙扎。

外面的很難進來,ofo自己又很難走出去,ofo陷入到自己的圍城中。

ofo接下來該怎麼辦?

雖然ofo宣稱在部分城市已經實現盈利,但和龐大的開支相比,這點收益還遠遠不夠。目前來看,ofo小黃車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解決資金問題,若想依靠自己來扭轉當前的局面,幾乎不可能,因為巨大的資金缺口僅靠用戶使用單車的收費根本無法填補,而ofo探索其他的盈利方式目前來看效果也不理想,在缺錢和自己無能造血的情況下,必須依靠外來資本,賣掉自己成為目前唯一最好的辦法。

關鍵是,誰會來接盤呢?

也就是說,即使戴維現在想賣,ofo現在未必能找到合適的接盤手。

好在ofo在一線城市的佔有率非常高,而這些城市的單車數量或多或少已經趨於飽和,甚至有的城市還在清退。一些城市已經明令宣佈限制投放,禁止新增單車投放。這意味著,其他品牌單車想進入,要麼等ofo死掉,要麼通過其他分式來進入這些城市,這也是ofo的優勢所在,如果現在賣掉,或許還能賣個不錯的價錢。但留給戴維考慮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畢竟多考慮一天,賬面上的錢就會少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