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大佬都不斷談到“AI改變了生產力,區塊鏈改變了生產關係”,那麼區塊鏈為什麼能改造生產關係?

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解釋下生產關係指的是什麼?

生產關係指的是生產者、生產資料和生產成果之間的多邊關係,即:原材料是誰的,生產過程如何分工的,生產出來的東西又該如何分配。

接下來我從生產關係、區塊鏈兩個角度解釋原因。

在生產關係一側,區塊鏈技術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改變生產關係。區塊鏈天生就是為了解決多個主體間合作記賬的問題,技術上必須考慮可能出現的節點故意破壞數據一致性的情況(也就是常說的拜占庭容錯)。

所以我們說區塊鏈技術提供了在新的生產關係下,不同主體合作開展業務的新能力。

在區塊鏈一側,區塊鏈能改造生產關係,本質上是因為它在建設一種更加共贏的機制。

其中最根本動力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實現了優化資源配置,這是權責劃分的顆粒度細化的結果。

區塊鏈四大驅動力

還有區塊鏈之所以能夠改造生產關係,原因如下:

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1、加密算法的代碼代替了商業體系中的傳統契約,因為商業體系的契約變化會引來一系列的變化;

2、區塊鏈經濟實現了資本的廣義化,讓過去隱形的價值通過顯性的方式表達出來,建立了所有者、生產者、使用者的統一,從而達成了共贏;

3、實現資產廣義化。對於一公司來說,有很多用戶、大量數據、很優秀的技術人員和產品經理,或者你有很多很好的創意和想法,這些對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價值,但在傳統的財務報表上沒法體現。

但有了區塊鏈以後就不一樣了,一切都可以用通證固化下來,Token的價值裡,把這些隱性的資產終於第一次顯性地表達出來了。

4、只有顯性地表達出來,才能更有利於我們把這種資產的價值發揮出來,對價值進行評估,以及可能的價值交換。

細化權責劃分的顆粒度。傳統世界很難做到權責界定明晰,除非是賣非常標準化的產品,要不然產品的賣方永遠是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

但未來我們有了區塊鏈,可以很大程度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無論是發現哪方面有問題,都可以約定好,然後自動執行。

當然這個需要結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最終消除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這就是權責劃分的顆粒度細化的效果。

以上四大原因是袁煜明院長在GMIC北京2018數字經濟峰會上發表的演講中,對於區塊鏈深入的講解。

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

下面我用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來分析一下,就會更加容易理解為什麼很多人都看好能夠改變生產關係的技術了。

互聯網早期時代,人們接入網絡的終端設備主要是個人電腦,但是電腦比較笨重,所以人們只能在固定的地點才能上網。由於不能實現隨時隨地上網,互聯網更像是一種獲取信息的工具,瀏覽器則是人們使用網絡的主要入口。

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從技術角度看,接入網絡的終端變得更加小巧,上網更加便捷,這樣的直接影響是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要是消費關係)——消費者和互聯網服務商之間可以隨時隨地保持溝通,同時還增加了位置信息等關鍵的數據。

於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從技術上看,各種APP也取代了瀏覽器成為人們使用網絡的主要工具。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這種技術看上去變化不大,依然是TCP/IP網絡,只是從有線變成了無線,但是商業模式上發生了重大變化,新型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糾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移動互聯網直接改變了生產關係。

小結

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熱鏈——在我國量子技術科研機構大多數是國有的,一方面由於發展起步較早,得到了國家的傾力支持,以至於他們在技術、工程和實驗能力、基礎設施及資源上天然具有比民用企業更明顯的優勢。而另一方面,新興的商用公司看到量子技術在民用領域的普惠和普適性,有可能給自己所處的產業帶來革新或是產生一個完全新的增量市場。

現有的專利系統、技術保護體系,使得技術資源在企業間的流轉不暢,另外與國資背景的科研機構合作的合同協議模式過於繁瑣和低效,無法保障技術持有方,可以分享到技術成果成功轉化後的利益,從而導致最貼近市場需求的公司得不到急需的技術及資源去服務市場,最終結果就是錯失了量子技術應用的服務的時效性。

要打破這一共識壁壘,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通證系統。通證(俗稱代幣),即可流通的數字加密權益證明。它的高效的流通性,使通證系統可以保證技術分享的簡約化, 同時由於通證本身數目的確定性,技術分享帶來的行業發展可以直接由通證的價值增長來體現,這也保障了量子技術分享方的分享技術的利益,從而從根本上打破利益分配帶來的共識壁壘,可以在量子力學+交叉學科研究內部,形成共識。

熱鏈基金會以“區塊鏈+量子技術”為契機,以量子思維的基因,以量子技術商業化協同為使命,建立的社會經濟學模型,就是要利用熱鏈的通證系統建立量子產業領域的生態鏈,讓每一位參與者和貢獻者都獲得公平的回報,通過這種社會經濟模型吸引更多的資源體參與量子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建設,達到政府、科 研、轉化、投資之間的和諧。

熱鏈的生態圈建設目標是,推動量子技術研究機構跨學科應用拓展,與國內和國際企業和投資機構間加強協調,建立夥伴關係。除此之外,熱鏈還會建立創新中心,聯合學術界和工業界,讓量子技術商業化。能夠促進量子技術產業的發展,使其成為中國各行各業科技進步的底層橫向支撐層,將是整個聯盟持之以恆的奮鬥目標。

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