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術後瘢痕妊娠風險大

剖宮產術後瘢痕妊娠風險大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國家二胎政策放開後,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逐年增加,所造成的產科大出血、難治性產後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宮破裂、胎死宮內等風險明顯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多次流產史和對前次剖宮產的不慎重選擇。

剖宮產子宮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宮產史的孕婦,受精卵或胚胎著床於子宮下段剖宮產切口瘢痕處。是一種少見的特殊部位的異位妊娠,為剖宮產的遠期併發症之一。其可導致難治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宮破裂、產褥感染等,甚至危及孕婦及胎兒生命。國外學者的研究報道CSP的發生率為1:1 800-1:2 216。

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在不同的孕周有著不同的名稱,在孕12周前稱為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在孕12-27周稱宮內中孕,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胎盤前置狀態,胎盤植入;在孕28周後稱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兇險性前置胎盤。而隨著孕周的增加,妊娠期間大出血、子宮破裂、產褥感染、子宮切除等的風險逐漸增大。

剖宮產術後瘢痕妊娠風險大

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時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子宮下段在非孕期長約1cm,是聯繫子宮體和子宮頸之間最狹窄的部位 ,稱為子宮峽部,其上端為解剖學內口,其下端為組織學內口,在此處子宮內膜轉變為宮頸粘膜。妊娠期子宮峽部逐漸伸展變長,妊娠末期可達7-10cm。

正常位置胎盤應該附著在子宮底或體部,子宮底及體部肌層厚而有力,分娩時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再向子宮下段擴散,宮縮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逐漸減弱,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處收縮力最差或無。故分娩時正常位置的胎盤剝離後胎盤剝離面血管能迅速關閉,減少出血。若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或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處,因為收縮力差,胎盤剝離面血管不能迅速關閉而極容易發生大出血。

剖宮產術後瘢痕妊娠風險大

剖宮產手術的切口選擇多數在子宮下段,子宮下段肌層薄,收縮能力差。如果前次是剖宮產,則子宮下段瘢痕癒合,肌層更加減少,收縮力更差。而如果胎盤附著在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處,胎盤絨毛血管為獲取營養深入或穿透肌層甚至子宮漿膜層達子宮附近臟器(如膀胱等),發生胎盤植入。隨著孕周增加,子宮增大,子宮下段被動拉長變薄,可發生自發性子宮破裂,分娩時子宮下段缺乏肌層或肌層被胎盤絨毛破壞而收縮力極弱或喪失,血管豐富而不能及時關閉是造成難治性大出血的原因,子宮可能因肌層嚴重缺失或大出血無法控制而面臨切除風險。當患者有兩次剖宮產手術時,而兩次剖宮產的子宮切口可能不在同一處,增大子宮下段瘢痕癒合的面積及瘢痕妊娠的機會,子宮下段肌層更加減少,收縮力更差,分娩時大出血風險更大。

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時磁共振檢查(MRI)非常必要。MRI能提高對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診斷的準確率,有助於瞭解胎盤侵入子宮肌層的深度、局部血管分佈及是否侵犯膀胱等宮旁組織。對圍術期管理、剖宮產術中出血的估算、剖宮產術式的選擇有很大幫助。

剖宮產術後瘢痕妊娠風險大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風險極大,所以建議重視孕期營養管理,提倡第一胎陰道分娩,降低第一胎剖宮產率,兩次剖宮產術後的患者一定做好避孕措施,儘量避免再次妊娠,避免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的發生,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若孕早期發現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除外孕婦及家庭原因,建議儘早終止妊娠,減少妊娠風險。

(婦產科 王慧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