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動畫電影,講述一隻醜醜的蜥蜴的沙漠探險之旅中遇到的種種驚險、刺激場景,這是一部主要拍給成年人看的英雄主義題材動畫電影。

這部電影充滿了惡搞式的幽默,對話生動活潑,妙語連珠。影片中有著大量向經典西部片致敬的橋段,黃沙滾滾的小鎮、酒吧、鐘樓、12點決鬥、左輪手槍、落日奔馳、充滿西部情調的音樂等等,讓你看到每個鏡頭都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電影的主要情節

魚缸的世界,狹小的空間,小蜥蜴蘭戈做著他的英雄夢,像個神經病患者一樣發著夢,幻想著英雄的故事。他無所事事、他天真自大,他以為頭頂那一方天空就是全世界。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直到一場車禍打碎了他安穩的小世界,將他生生拽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他曾經的認知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被一點點瓦解。這隻乾癟的小蜥蜴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就被天空中盤旋的鷹給盯上了,他的逃亡看上去又慫又萌,還帶著點兒孤獨和絕望,小蜥蜴窩在汽水瓶中度過沙漠中第一晚的畫面看起來說不出的心酸和落寞。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在沙漠中,他遇見了小蜥蜴豆豆、小鎮的各種動物居民、烏龜鎮長等角色。身邊環伺強敵,小鎮居民的懷疑以及他心底的自我懷疑讓他的前行之路充滿了驚險和猶疑。他曾深深懷疑自己,甚至開始動搖了他做英雄的夢想,就在他最絕望的時候,遇到了“西部之魂”(酷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人物),就像是宿命的指引,再一次將他推向了英雄的道路上,這一次,他成為了真正的英雄。蘭戈識破了鎮長的詭計,找到了水源,為小鎮居民帶來了幸福。

動畫外衣下的英雄主義內核

在美國的歷史上,西進運動曾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闢了道路,是美國曆史中輝煌宏偉的一頁。但是,輝煌的背後,卻有著許多血腥殘忍、不堪回首的往事。美國的現代文明碾過美洲土著居民的血肉之軀,強佔他們的故土家園,卻還恬不知恥得標榜著文明的推進。就像電影中的鎮長,他壟斷了小鎮的所有水源,讓小鎮的居民生活在困頓和絕望中,生存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種奢望,而鎮長卻自詡正在建立新的文明,是在順應時代的發展。無疑的,這是一種殘忍而又寫實的狀況,現代文明正是建立在無數人的血淚與屍骨之上。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很多西部牛仔、騎兵題材的電影都是以西部開拓作為歷史背景展開的。在那個現代文明混沌初開,民主與法治在還襁褓之中嚶嚶哭啼的年代,不夠完善的民主政治尚不能解決人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那是一個異常需要英雄的時代,人們需要能夠帶領他們、幫助他們的英雄。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因此,在美國西部牛仔電影中,主角往往是能夠帶給人們希望,扶危濟困,為了他人命運捨生忘死的傳奇人物。《蘭戈》動畫外衣包裹的正是英雄主義的內核,那是一種憑藉一己之力對抗時代巨輪的無畏精神。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而言,他們是倒退的、是錯誤的、是逆流的,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他們又是值得敬仰和歌頌的。

美國人的“俠客”精神

美國人的英雄主義與我們的有所不同,在我們的觀念中,順應時代發展、犧牲個人利益保全大局才叫英雄。而美國人的觀念中,更加重視個人,強調對個人利益的保全,哪怕他為救一個人或者一群人違背了時代發展的趨勢,他仍然是英雄。在這裡,沒有恢弘的大局觀,只有人性的冷暖。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其實,蘭戈本就不是一個英雄,初見時他又慫又萌,一路上喋喋不休、妙語連珠,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個體。但是,命運卻推著他一步步向前走,貌似無能卻總能化險為夷,心地善良,他的勇敢總要外人來推一把才能迸發出來。電影中,將蘭戈的英雄行為歸結為使命的召喚,在英雄主義虛榮心的驅使下,蘭戈實現了尋找自我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電影中,蘭戈的一句話我印象深刻:沒有人能夠走出自己的故事。是的,不是英雄成就了時代,而是時代造就了英雄,用我們中國武俠片中的一句概括那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美國英雄主義題材的作品相比大義當先的俠客精神顯得更加具有情味和溫度。

西部電影框架下的沙漠童話——電影《蘭戈》中的西部之魂

在3D橫行的年代,是個差不多特效的電影作品都敢用3D圈錢的年代,這部拍得還不錯的2D電影顯得極其珍貴。另外,這部電影中充滿西部風情調調的配樂由漢斯·季默操刀,貓頭鷹樂隊的冷旁白與蘭戈的無厘頭相映生輝,也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