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自己不上戰場,怎能指望員工提起槍?

我們平時肯定見過不少這樣的情況,管理者經常會抱怨底下員工不給力,做事不積極。尤其是當企業發展不順利的時候,管理層常常會發出類似的感嘆。

人是最為個性化、最難以標準化的

,因此,人員管理是一個複雜的體系,以至於不少人不願意做管理而只願意做研究、做技術。領導怎樣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領導自己不上戰場,怎能指望員工提起槍?

員工的工作熱情

搞清楚員工為什麼要在你手下幹活?

核心的三個東西無非是:薪酬、成長、交朋友。

員工希望獲得更高的薪酬來改善生活;更希望能夠有一個有能力有見識的領導來向他學習,這種對未來的期望,繼而產生奮鬥的激情。

再者是交朋友,交志同道合有人格魅力的朋友,建立自己的精神能量圈。這以上三個東西缺一不可。

定哥認為,三流的領導當鞭子,二流的領導當指揮,一流的領導當導師。

導師既指導工作前進,又指引為人處世。你的工作態度和方法,直接影響著員工的工作態度和方法。

優秀的領導,善於將三個核心的東西

“薪酬、學習、交朋友” 結合起來,給予員工在職場,在你手下工作的“最佳性價比”,員工不跟著你,跟著誰呢?

你必須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做領導的以身作則,不斷精進,方能讓員工打心底地信服,與你同行。

帶隊伍是個種花得花,種豆得豆的活兒。

每一個優秀員工的成長,背後一定有一個悉心栽培他的領導。

你對員工一絲不苟、責無旁貸的言傳身教,那麼一開始,他們自己就能自覺培養愛崗敬業的品質。

相反,如果你都沒有兢兢業業地工作,天天鶯歌又燕舞,又怎麼能怪員工消極怠工?

自己不上戰場,怎能指望員工提起槍?

領導自己不上戰場,怎能指望員工提起槍?

自己不上戰場 怎能指望員工提起搶

有些領導自己不跑業務不瞭解一線,卻指望下屬全權代理,自己做“甩手掌櫃”,這怎麼能做的好呢?

多年來,定哥就在內部倡導,人人都是客戶經理,人人都要具備業務思維。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也都是運營經理。所謂的leader,也一定不能脫離一線脫離業務。

定哥以為,一個企業的最高領導,首先,他就是這個企業最大的客戶經理。

不僅指揮打仗做管理,還要深入到客戶中去,幫業務人員站臺。

比如,銀行的行長,就是銀行最大的客戶經理;券商的老總,就是券商最大的客戶經理。

我們帶團隊的永遠不要奢望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做管理,尤其是做業務管理,沒做過業務的,很難做到優秀,那是因為你缺乏業務思維和習慣的訓練,永遠隔著一層皮,看問題也不會那麼透徹全面。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優秀企業,總部重要業務管理崗位幹部的選拔,一定要求有一線帶團隊經驗。

還有一點就是跨界創新,資源整合,作為領導,你要走在前頭。

作為管理層,你手中有更多的資源,無論是拜訪優秀企業還是組織行業交流,領導會比員工有更廣更優的圈層資源。

其次,你的視野和認知更開闊,能提煉的有效信息更多、更有價值。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如果你連分享溝通這件事都不親自去做,指望著員工向你彙報,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是逐漸衰減的,接受到的二手信息,有效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未來一個企業的開放程度,決定著這個企業是否優秀。

說到底,現在是“流量為王”的時代,誰不斷滲透內容輸出價值觀,誰就有機會搶佔用戶心智,掌握“主動權”。

做為一家券商,未來沒有線上抓取流量的能力,就沒有存在價值。

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而如何精細化地提高引流、轉化能力,提高流量利用效率才是接下來工作的重點。

有樣學樣,如果你都這麼“低調”了,又怎麼能指望員工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營銷展業呢?

讓你的下屬成為你的頭號“粉絲”

領導自己不上戰場,怎能指望員工提起槍?

聰明的管理者,還善於利用“個人魅力”,塑造個人的品牌,對員工、客戶形成強大的吸附功能。

於是管理起團隊來,自然舉重若輕。

你的知識、能力、胸懷和視野,你工作時候的勤奮刻苦,才能真正吸引有思想、有能力的員工。

同時,有了更為優秀的領導作為榜樣,員工才能照見自己身上的不足,努力成長。

當這些具有卓越判斷力的員工,開始模仿你的

一舉一動,並快速成 長、日趨優秀的時候,他們其實早已成了你的頭號粉絲,你亦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許多。

恭喜你已經成功地把指揮官與士兵的關係,巧妙地轉化成了粉絲追捧偶像的主動、愉悅的關係。

這樣和諧的上下級關係形成,能夠大大減少情緒的摩擦,提高溝通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有了大批優秀的追隨者,就有了號令一發,天下雲集響應的可能性。

於是,一個有鮮明氣質特徵的團隊自然形成,對整個團隊來說,做事情自然開始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傳統的以結果為導向的“狼性文化”雖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太聚焦於事,少了些溫情,已難以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思維”的要求。

凝聚力的打造,不僅基於共同的事業目標,更基於共同的價值認可。

注重企業培訓、業務協同作戰、健康運動

等手段持續強化團隊建設,管理者對員工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真心真意地愛護、關心、引導。

證券行業正處於,由傳統向互聯網經營模式改革銜接的關鍵時期。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的高調介入,傳統金融模式一路唱衰的今天,作為一名證券企業的管理者,更應該有危機意識。

只有認清自己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並以身作則,為企業員工營造一種拼搏奮進、積極向上的工作、

文化氛圍,才能帶領大家闖出一片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