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近日,1架雙機身的大型無人機試飛照片在網上出現,從外形來看,應該就是2015年開始在網上曝光的“神鵰”大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神鵰”無人機早已試飛的傳言一直未得到證實,現在出現的照片則是首次基本確認了“神鵰”大型無人機試飛。

“神鵰”無人機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採用前翼和機翼將兩個機身連接起來的樣式,就像2架無人機拼接在一起,這種佈局在世界上獨一無二,因而被戲稱為“雙頭鷹”。據分析,“神鵰”的翼展非常大,有50米之巨,機身長度在25米,起飛重量接近20噸,是典型的龐然大物,採用噴氣動力,比美國的RQ-4“全球鷹”大型無人偵察機還要大得多(“全球鷹”的機身長14.5米,翼展40米,最大起飛重量14.63噸)。“神鵰”的這種獨特設計很明顯是為了高空長航時的需要,而且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傳統的單機身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為了獲得很大的升力和較低的翼載荷,機翼就必須做的很長,但是這樣一來,機翼下垂變形就比較嚴重,從而造成嚴重的金屬疲勞。而且機翼越長,機翼和機身結合部所承受的力就很大,也就容易損傷結合部甚至造成機翼斷裂而影響飛行安全。特別是在飛行過程中,如果遇到強氣流,還會造成長長的機翼力矩放大,產生很大的扭力,導致無人機失控,“全球鷹”以前的失事墜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美國“全球鷹”大型無人偵察機

“神鵰”通過將兩個機身用機翼連接在一起,就擁有了兩個力學支撐點,理論上翼展可以做到單機身無人機的1.5倍,而且機翼和機身結合部更牢靠。

由於翼展增加以及雙機身結構,“神鵰”的載荷能力和航程也會明顯增加。與此同時,“神鵰”的大翼展還能提供更大的升力,使其升限超過普通的高航空長航時無人機。有分析稱,“神鵰”的實用升限在20000米以上,與有人駕駛的高空偵察機相當。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神鵰”無人機在機身後部的兩個垂尾之間連接部裝有1臺渦扇發動機,型號可能是國產的渦扇13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靜推力51.2千牛,加力推力86.37千牛。不過,無人機一般用不到加力,所以其採用的渦扇13可能是非加力型號。但也有分析認為,渦扇13是基於俄羅斯RD-93發動機研製的,靜推力還是較小,而且耗油率也比較高,並不是很理想的發動機。因此,生產型“神鵰”可能採用國產渦扇19發動機,其靜推力有所提高,而且耗油率下降,能夠讓“神鵰”飛得更快、更遠。其航程可能達到13000公里以上,續航時間至少在25小時,達到高空長航時超遠程偵察的水準。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關於“神鵰”無人機的用途,有不少分析認為它會充當反隱身預警機的角色,利用兩個機身來裝兩個波段的保形天線有源相控陣雷達,來實現對低空小目標,如隱身戰機、巡航導彈的探測,提高我軍的預警能力。但是,對隱身飛機探測,雷達要工作在米波波段,而這種雷達天線普遍很大很重,不是20噸左右的無人機所能攜帶的。因此,“神鵰”作為反隱身無人機的角色存疑。不過,“神鵰”的雙機身的確擁有比美國“全球鷹”更強的載荷能力,可攜帶更多的雷達偵察設備、光電偵察設備、先進的雙向數據鏈和衛星鏈、目標指示系統、電子偵察系統、通信中繼設備等,承擔戰略偵察、導彈預警、中繼引導、中繼通信等多種任務。多架“神鵰”分佈戰區則可以起到低軌道軍用衛星的作用,當然,我國發展的戰略級無人偵察機不止“神鵰”這一種,還有成飛所設計的那個佈局更奇特的連翼“翔龍”大型無人偵察機,都突破了傳統結構佈局的限制,可見,在戰略無人偵察機這個方面,我國又面臨豐收季節!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比美國“全球鷹”結構更好的雙機身大型無人偵察機首見飛行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