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水平:常握“筆桿子”才有“兩下子”

有人講,戰爭年代靠“槍桿子”,和平時期靠“筆桿子”,調查研究是指導工作的最好武器。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想到的東西,不一定能說出來,說出來的東西,不一定能寫出來。只有寫出來的東西,才是思想精華,才可能是最完整最經得住推敲的東西。這就充分說明,我們的“筆桿子”都有那麼“兩下子”,都非常重要。每次參加“筆桿子”大會我都十分高興,大家往一處聚,人才濟濟,思想交流碰撞出的火花,隨時會產生寫作的靈感,讓我也受益匪淺,勝讀百卷書。

剛才,唐超副院長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總結了成績,指出了問題,提出了要求,很及時,很全面,我都贊同,請大家抓緊落實。對這幾年全市法院調研工作取得的成績感到欣慰,具體有三點感受。一是成在決心。2015年,我到郴州工作後,感到郴州的調研工作不是很突出,尤其是全國法院學術研討會上斬獲寥寥。為此,我們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調研工作的規定》,我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下定決心,重振信心,出重拳、用鐵腕,把調研工作作為硬仗來打,大力規範,全面激勵。二是貴在用心。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寫材料、搞調研是個費心費力的事,不用心、不用力,不付出一番心血還真搞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過去幾年,大家面對問題和困難,越挫越勇,鬥志昂揚,展現了硬作風,取得了好成績,在28屆、29屆全國法院學術研討會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兩級法院黨組是認可的。三是功在齊心。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拾柴火焰高。全市法院調研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也不是哪一家法院的功勞,而是全市兩級法院上下一心,通力協作的結果。以上這三點感受,可以說是我們過去幾年積累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們的制勝法寶,希望全市兩級法院一如既往的發揚好這些做法,一以貫之,一抓到底。

毛主席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曾經講過,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沒有十月懷胎,就沒有一朝分娩。習總書記也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我們是國家審判機關,主業是執法辦案,難免出現重審判、輕調研的問題。這裡面確實有一些客觀因素,法官辦案壓力大,分身乏術,然而更多原因還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我一直認為,調研是“更高水平的審判”,是審判過程的延伸,是將典型個案的解決經驗發展成為類型案件的處理辦法,兩者既是一種魚和水的共存關係,也是一種相互推動的促進關係,對提升法院整體工作百利而無一害。

今天,兩級法院分管調研工作的院領導都來了。藉此機會,對今後的調研工作提三點要求。一是營造新的氛圍。務必高度重視調研工作,強化調研人才培養、強化調研成果轉化。院領導要率先垂範,主動參與調研,撰寫調研文章,提煉典型案例,為全體幹警做好榜樣。把調研工作與審判執行等各項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給各個部門定任務、壓擔子,讓全體幹警重視起來,承擔起來,行動起來,形成全院、全員參與的“大調研”格局。二是樹立新的目標。今年3月,在全市法院工作會議上,我提出,要在全國學術研討會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劍指一等獎,這不是無的放矢,從去年情況來看,基本具備了衝擊全國一等獎的底子,我們這支調研隊伍,在全省法院都有一席之地,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席,實力非常雄厚。孫子兵法就曾講,“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目標追求的高度,決定了工作力度和發展速度,所以,要自我加壓,奮馬加鞭,一往無前。三是拿出新的思路。調研工作很辛苦,調研隊伍進進出出很不穩定,我們要關心、愛護、理解這支隊伍,真正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良好的待遇留人。要創新考核激勵機制,現階段物質獎勵這塊有所限制,可不可以獎勵,哪些可以獎勵,標準是多少,暫時都還沒有明確。中院黨組和我的意見是,一旦明確下來,就高不就低。還要雙管齊下,想方設法提高精神獎勵,中院給去年獲得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二等獎的兩位同志都記了三等功,激勵效果就很好。要關心調研人員的成長,搭建起審判和調研的“水龍互通”,在入額上予以傾斜,在提拔重用上予以考慮,全面激發調研工作熱情。

“宰相起於州郡,猛將發於行伍”,調研工作最能考驗人,也最能鍛鍊人。放眼看了一下,來參加這次調研培訓的同志,很多都是年輕人,大家能積極投身到調研工作中,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年輕時也和大家一樣點燈熬夜,奮筆疾書,更親歷了寫材料、搞調研痛並快樂著的過程。有人這麼調侃寫材料的“筆桿子”,他說,你看他年紀不大肚子大,眼睛不亮腦門亮,我猜他肯定是寫材料的,而且寫了好幾年。雖然是玩笑話,但都八九不離十。簡直是“筆桿子”尤其是那些搞了十幾二十年的“老杆子”的素描相,而這幅尊容都是長期枯坐不動、冥思苦想造成的,說明寫材料搞調研真的很苦、很累、很費心血,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頂住了、熬住了,就一定能苦盡甘來。至於怎麼搞好調研,寫好材料,等會還有省法院的專家授課,我在這裡先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經驗,和大家聊一聊,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第二,要敢於接受三大考驗。搞調研是個苦差事,磨鍊過程非常長,苦不堪言都可能,很多同志都是滿負荷運轉,超負荷運轉。但是,所謂文火燉豬腳,慢工出細活,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過一番痛徹心扉的磨鍊,又怎能換得破繭化蝶的嬗變。所以,要敢於接受各種考驗,歷練人生,實現人生價值。一是要耐得住清苦。調研工作的苦與累,作為過來人,我對大家的苦處是深有體會的,十分理解。苦在哪裡?一方面是身苦。我看了一下參加培訓的名單,很多同志都不是調研專幹,而是來自其他綜合崗位或者是審判部門,本身工作起來,沒日沒夜,加班加點是常態,一年到頭沒有節假日,不分上下班,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少,如果再擠出時間來搞調研、寫材料,就更加苦上加苦了。另一方面是心苦。相信綜合崗位寫材料的同志都深有同感,大家不是領導,卻要說領導的話,無職無權,卻要操領導的心。一個材料沒寫出來,你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玩也沒心思玩;材料寫出來後,在領導沒批閱前,你的心都是懸著的,忐忑不安,生怕通不過挨批評,經常處於緊張的狀態。所以,沒有好的心態,沒有工作的激情還真就當不了“筆桿子”,攬不了這瓷器活。因此,我們必須要具備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發揚“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把奉獻當成一種生命常態,把付出當成一種生活習慣,視職業為事業,視事業為生命,敬業樂業,勤勉努力,滿腔熱情地幹好工作,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付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搞好調研工作。二是要受得了委屈。有本事很能幹、善團結好相處、懂修養忍得住,是前行路上的三道門和三道坎,跨過去了就別有洞天,絆住了就會栽倒摔跤。在搞調研和寫材料的過程中,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接到調研任務以後,就立即向審執一線的同志去要素才、要數據、要米下鍋,但是別人不冷不熱、不緊不慢,甚至惡語相加,一句“案子都辦不過來,哪有閒工夫”“你是寫材料的,不會自己寫”等等,讓我們百感交集、百般無奈,喝了墨水、留了汗水,還要吞苦水。面對這些委屈、不公和誤解,千萬不要受不了、熬不住,四處找人“要說法”,生氣賭氣“撂擔子”,而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忍辱負重,顧全大局。三是要經得起誘惑。作為法院人,研究室的同志和參與課題的同志,在調研過程中或多或少要參與機要事務,查閱機密文件,瞭解審判秘密、黨組決議的機會比較多,掌握的機密信息也較多。還有的同志是領導秘書,工作在領導身邊,儘管職務不高,權力不大,但因其位置特殊,隨時可能面對各種誘惑。這就需要我們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面對誘惑不自亂心神,面對利益不喪失立場,面對小節不放鬆警惕。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增強政權意識、憂患意識、防患意識,自學遵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保密守則》,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不該問的不問,不該傳的不傳。

作者系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羅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