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我加了一個小姐姐和她閒聊了幾句,因為見在我身上掙不到錢也就不願過多的和我浪費時間,也因為她發的朋友圈內容過於裸露,我把她屏蔽在了另外一個世界。直到一年多以後我無意點開了她的朋友圈,那些胸和美腿不見了,只剩下一條朋友圈,“上岸,好好休息,愛我的人都要幸福快樂呦”,她還配了一張自己手的圖片,她剛做了新的美甲。她這樣的一句話讓我感動,或者說這句話給了我內心很大的衝擊。”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小姐姐”的朋友圈

她上了這個岸,又或是下了那個海,趙寶琛認為這個女孩其實一直處在一種漂泊的狀態。他把這句話,這個女孩對自己,對他人的這句祝福放到了船隻上,放到了一個輪渡上面,每天上下班的人們坐上船,從渡口的一邊到另一邊,而這句話在珠江邊上不斷地提醒著人們。趙寶琛說:“我們沒有辦法去刻意改變什麼,但我覺得我可以去強調它,去強調一個事實,這個就是我僅此能做的事情。”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2016年畢業後的趙寶琛在廣州一邊工作一邊進行藝術創作。在和上一家公司的老闆發生了一些爭執後他辭職了,把自己悶在工作室裡進行著《上岸》這件作品的創作,對於那個階段的自己他是這麼描述的,“在那個階段其實我是感覺到慌張的因為你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整個人處於焦慮的狀態”。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做完《上岸》這個作品之後,趙寶琛就“下海”了,他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創意類工作,先是公司員工,再做一陣兒藝術家,做完作品又成了上班族,“兼職藝術家”是趙寶琛對自己現在身份的定義。這件事也使趙寶琛清楚了自己在幹什麼,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情,“因我用我自己的方法我用我自己的一種判斷來去做一個我要去做的事情。一個藝術家可以通過他的一個行動和一個感知去做事情。”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我拿此生賭明天,你用青春換真情”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中國,在改革開放的指引下商業領域蓬勃發展,最大限度的帶動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繁榮景象。而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也在那時火遍大江南北。但同時因為相應的政策甚至文化沒有跟上,導致因過度追求純粹的商業化,而使得整個社會顯得非常浮躁,一些不正常的現象,也就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逐漸開始滋長蔓延。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趙寶琛把《瀟灑走一回》中的一句歌詞“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改編之後創作了他的畢業作品《瀟灑走一回》,作品將很多燈箱高低錯落的放置在展廳裡,同時配以disco球和音樂MV,營造出九十年代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他用“我拿此生賭明天,你用青春換真情”來反映當下社會大環境下底層人們的一種訴求。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趙寶琛製作的《瀟灑走一回》MV

在趙寶琛看來,《瀟灑走一回》這首歌一定程度上成為許多隻追求利益,不計較人文的商人在那個時代的哲學護身符。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那個時代商業風潮中不計後果,只看眼前的一種時代特徵的反應。他說:“其實我們都處於一個下海的階段,包括我自己的工作,人們在社會資本的壓迫下,迫於生存和需求“下海”,不計任何後果的單一的去追逐利益,在這樣的一個結果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是人們本身注意不到的。”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2018年趙寶琛獲得了第六屆明天雕塑獎,YT藉此機會和他一起聊了聊他藝術創作背後的故事。

YT:為什麼雕塑這種創作形式會吸引你呢?

趙寶琛:其實所有東西都是雕塑,不是雕塑吸引我,而是我需要用一些東西來告訴別人“事情是這樣的”。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趙寶琛演講現場

YT:那為什麼會選擇雕塑系的學習呢?

趙寶琛:其實覺得當時的自己太傻了,雕塑系的教學系統裡特別的迷戀材料、視覺和工藝,但其實雕塑也好,繪畫也好,廣告字也好,無非是一個載體,聲音、文字、視覺都可以來表達自己的觀念。藝術家會選擇合適的“材料”來作為載體進行創作。就像我們很難說木心不是一個藝術家,但他一輩子都用文字去進行創作。但借這個機會我還是想特別感謝一下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的主任、教授陳克老師,感謝他。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趙寶琛和陳克老師

YT:為什麼會一直在廣州這個城市?

趙寶琛:我本身的關注點就是廣州這個城市。這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輕工業高速發展出來的城市,它也是一個老的對外貿易的通商口岸。這個城市本身就很市井,接地氣,人們早上起來喝早茶喝到下午再喝下午茶,包括你去買一塊布,去買一塊材料,只會說哎我們講講價,去談談價格。它不關乎於政治,不關乎於其他東西。這個城市更多的強調生活。這在一線城市中是很難得的。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趙寶琛演講現場

而我恰好作為一位藝術家生活在這裡,在觀察著他們,在從中發現一些我想拿到的東西。這件東西可能是一件素材。我的創作只是一個切片,它的前邊和後邊,包括人們對它的消化理解,可以說是對它不同的理解,從而促成了一個作品,所以在我看來我只是提供了一個個切片,一箇中期的素材,在這個作品裡,我覺得觀者對於一個東西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後他們再去做的事情可能是對作品的一個延續。

YT:平時除了工作你喜歡做什麼呢,也會給予你創作的靈感嗎?

趙寶琛:平時我很喜歡到處逛一逛。其實我有很多特別好玩的圖片,那些圖片大部分都是偷拍的。它可能出自地鐵,可能出自公交車,可能出自於一個樓道。比如有一張圖片是一個老頭穿了一個印著特別大的Hello Kitty的T恤套了一個西服,我覺得一定要拍一張。就像你看到地鐵裡面一個菜籃子掉在地上被人們踩得稀爛沒有人去撿起來,它就擺在那變成了一個景觀。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YT:最近有沒有嘗試一些新的創作形式,或與之相結合?

趙寶琛:我最近一直在做一個彈幕。我想嘗試著將我的作品安一個彈幕裝置,可以讓人們實時的在上面評論。你很難想象在一個展覽裡面有一幫人在你的一個影像上面一直在瘋狂的發彈幕,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這只是一種展示形式並不是作品的內容。我還蠻希望看到這些東西的。作品是我提供的切片,你看不到它後面的東西,現在就是我想把後面的東西儘可能的看到一點,所以覺得彈幕是個不錯的方式。

這些雕塑作品厲害了,靈感來自於一個失足少女

關於尋找雕塑的明天——2018明天雕塑獎

“尋找雕塑的明天”為先鋒創作者構建平臺,讓年輕的他們講述各自關於雕塑的故事,暢談面對藝術創作時的激情與思考,不迴避面對進入社會的焦慮,以及面對藝術時所遭遇的迷茫。講述關於一件作品,關於一段經歷,關於一種看待藝術的方式,關於一個雕塑的故事。

創立於2013 年的“明天當代雕塑獎”已經成功舉辦六屆,成為中國重要的雕塑藝術推動平臺。2018年,“尋找雕塑的明天”2018明天雕塑獎 藝術新星演講秀”由四川美術學院、明天文化主辦,雲圖呈現,5位終審評委,與現場400位學生、觀眾及線上300萬觀眾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助力“明天雕塑獎”成長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雕塑文化推動平臺。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