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群書治要》講座第22講01節

發佈的政令,就是要為天下福,沒有偏私。他的起心動念,念念在為天下人謀福利,這就稱為道義。

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上下相親。謂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謂之信。除天下之害。謂之仁。仁與信。和與道。帝王之器也。】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鬻子》。

『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發政”就是發佈政令,施行政治措施;“施令”就是施行教令、施行政令。

這個“道”,我們前面講過,它是宇宙人生的本體,它生長了萬事萬物,所以這個道無處不在。天法道而天無私覆,地法道而地無私載,那人法道呢?君主法道呢?他發佈的政令,就是要為天下福,沒有偏私。他的起心動念,念念在為天下人謀福利,這就稱為道義。道義之君,必然是“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就像鄒穆公一樣為天下人所愛戴。

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鄒穆公他在做國君的時候,自己吃飯不講究多種多樣的美味,自己穿的衣服也不講求多姿多彩。他對自己的要求很刻薄,但是對老百姓卻非常寬厚。可以說是做到了“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親愛這些百姓就像一位慈父一樣。

他是怎麼發佈政令的?鄒穆公有一個命令,餵養野鴨、大雁一定要用秕穀,而不能夠用粟米(這個粟米就是脫了殼就是小米)。等到糧倉裡的秕穀全都用完了,他就派人到民間用小米,用這個粟米去換秕穀,結果兩石的小米才換一石的秕穀。官吏們覺得這樣做實在太浪費了,就向他請示:說“我們給人家兩石的小米,卻只換了一石的秕穀來餵養這些野鴨和大雁,那還不如直接用小米去餵養牠們,這不是很好的嗎?”

鄒穆公怎麼回答的?鄒穆公說:“你說得不對。為什麼不對?你知道嗎?百姓是光著脊背辛勤地耕作,不敢懈惰,才種植出這些粟米,難道是為了要餵養這些鳥獸嗎?粟米是上等人的食物,怎麼能用來養鳥?你只知道算小帳,卻不知道算大帳。周朝有一個諺語說『囊漏貯中』,什麼意思?就是盛糧食的口袋漏了,但是這個糧食還是漏在更大的容器裡。你沒有聽說過這個道理嗎?君主是百姓的父母,我們把糧倉裡的小米轉移到百姓的家中,難道這就不是國家的小米了嗎?讓鳥吃這些秕穀,為的是不傷害我們國家的粟米。小米在我們倉庫裡還是在人民那裡,對我有什麼區別?”他的意思就是說,這些小米在我的國庫裡,還是轉移到人民的手上,對我來說意義是一樣的。人們聽了他的話就知道了,他們所私積的糧食和公家的糧食是一體的,這才是真正的富國之道。

正是因為鄒穆公發政施令都是為了天下人謀福利,而不是出於自私自利,是一位有道之君。所以鄒穆公過世的時候,鄒國的百姓都非常地哀傷。即使是鄒國四鄰的人民,知道他過世了,也全朝著鄒國的方向表示哀思。民間連彈琴瑟的聲音都聽不到了,直到一年之後才又重新聽到了琴瑟的聲音。

所以賈誼對此評論說:“故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就是說,一個國君能給人以仁愛之心,人們對他回報的也同樣是仁愛;能夠給天下人帶來福祉的人,他自己的福氣也自然會到來。

從這裡我們看到了,鄒穆公發佈政令,他是關心到天下百姓的福祉,為天下百姓著想,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偏私、自己的喜好,所以他也受到了天下人的愛戴。這個叫道義。

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民不求而得所欲,謂之信』。人民沒有提出要求,做領導者的、做君主的就已經看到了他的需求,說明什麼?說明他有仁愛之心。他的心念念都關心著人民的福祉,念念想把百姓給帶好,所以這個叫“信”。如果一個君主能夠主動地看到百姓的需要,在百姓沒有提出要求的時候,就對他很關心,滿足他潛在的、內心的需要,這個民眾肯定是對他感恩戴德都來不及。

就像我們看到很多的企業家,這些員工可能來到這個企業就是為了來掙工資、養家餬口,沒有想到這裡來學傳統文化、來學夫妻相處、來學兒女教育、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但是他們的老闆看到了,看到了一個人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不僅僅是要有物質上的保證、經濟上的收入,還必須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所以送他們去參加免費的傳統文化的學習。這些員工被感化了,“民不求而得所欲”,他對領導者的回報是什麼?一定是忠心,竭盡全力地為領導去付出,不講條件了。這個都是以心換心的結果。

『除天下之害,謂之仁』。能夠除天下之害,這個叫做“仁”。在《大學》上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做人民的父母、做人民的領導者,應該是什麼樣態度?人民喜好什麼,自己也喜好;人民厭惡什麼,自己也要厭惡。那人民喜歡什麼?人們喜歡人際關係和諧,人倫關係穩定,每一個人都過上幸福、安樂、安全的人生,不要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做領導的就要興起道德教育。人民不喜歡顛沛流離、不喜歡戰爭,做領導的也要解民之憂、濟民之困,不要動不動就挑起戰爭。所以你看在歷史上,周武王伐紂、湯王伐夏桀都是解民於倒懸,都是能夠為天下人除害,這都被稱為“仁君”。

當然,這個“天下之害”不一定是在外面,可能就是君主本身。為什麼說是君主本身?如果這個君主利慾薰心、驕奢淫逸,為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慾望,一定會去盤剝、殘害百姓,傷害百姓的利益,所以他本身就成了天下之害。而他為了驕奢淫逸,每一天滿足自己的慾望、放縱自己的慾望,心思肯定也不在治理國家、治理天下、滿足老百姓的需要身上,國家肯定治理不好,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也看不到。所以,領導者本身必須首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說:“克己復禮為仁。”克除自己的私慾,克除自己的習氣,恢復到禮的要求上,這個才稱為仁。而“克己”,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就像《了凡四訓》上講改過要發三種心,要有羞恥心,要有畏懼心,還要有勇猛心。在講到要有勇猛心的時候,他說:對於自己小的過失,“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抉:挑出,挖出;剔剔:剔除:對於自己大的過失,“如毒蛇齧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對於自己身上的小過失、大的過失,都要速速地給它斷除。就像一條毒蛇把你的手指頭給咬到了,如果你不把這個手指給砍掉的話,這個毒擴散到全身,自己的性命都難保,所以要沒有絲毫的猶豫,要無絲毫凝滯。

所以我們看大雄寶殿裡邊,供的是大英雄。什麼樣的人是大英雄?就是能克除自己煩惱習氣的人,這樣的人才被稱為大英雄,不是戰勝千軍萬馬的人。一個人戰勝自己是最難的,一個人能夠戰勝自己,也就是無所不勝了。所以這一個害,不一定是外在的人事物,可能就是這個君主自身的習氣。

最後說,『仁與信,和與道,帝王之器也』。這個仁愛和誠信,和睦與道義,都是帝王治國的法寶。

做領導的,必須先克除自己的私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